从记忆到日常
——传统荣昌夏布工艺画的当代审美价值研究

2019-10-23 05:24李超
关键词:夏布荣昌书画

李超

图1、夏布仿古画《紫色天香》 作者:赵金平

经历代夏布纺织艺匠的传承与创新,荣昌夏布的生产制作工艺和品质始终保持着“轻如蝉翼、薄如宣纸、细如罗娟、平如水镜”的臻美境界。与标准化的机器织布相比,纯手工编织而成的夏布在肌理和色泽方面表现出自然而质朴的效果,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被广泛用于服装、绘画、书法、折扇等日用产品和工艺品。夏布所制作的工艺美术品因古朴厚重、典雅秀丽、清新大气而赢得人们的青睐。

一、传统荣昌夏布的“活化”

荣昌夏布工艺品的产生得益于荣昌地区发达的夏布生产工艺。当代荣昌夏布工艺产品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夏布工艺的书画艺术品;二是夏布工艺画延伸产品,包括夏布刺绣、夏布书画装饰伞、夏布扇等;三是以装饰图案(绘画)为特点的夏布工艺产品,包括服饰、包、围巾、坐垫、靠垫、杯垫、桌旗、蚊帐、床上用品等[1]。艺术设计和织、染、绣、绘、印等工艺赋予了夏布更多的艺术附加值,使其从传统中得到活化,以当代工艺美术的新面貌登堂入室,为现代人所喜爱。

(一)夏布书画艺术品

夏布书画艺术品是夏布工艺画的主要产品。夏布书画艺术品是以夏布为书画的媒材,用画笔、染料完成的书画工艺美术品。这一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利用了夏布独特的纹理、天然的色泽、挺括的材质、质朴的质感,将传统中国书画艺术与悠久的荣昌夏布文化进行融合。夏布书画艺术品利用了传统手工夏布具有纤维韧性强、耐腐蚀等特性,改变了传统纸质书画不易保存的弱点,成为继宣纸画和绢画之后的第三种中国书画载体,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艺术家、设计师和手艺人在传统手工夏布上的艺术创作,使原本平凡的荣昌夏布变为珍贵的艺术品,从而促进了夏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发展,扩展了夏布的市场前景。

在创作题材上,夏布书画艺术品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和书法。夏布的自然纹理和质朴、坚韧的质感,在表现山水、花鸟类题材中,能够自然地反映出天然淳朴、趣味盎然的意境;在表现人物题材,特别是佛、道人物时,利于表现古朴、深远、沉稳的独特效果。夏布的一般幅宽有33厘米、60厘米、100厘米等,长度可达数十米,适宜中国书画创作的幅面选择多样,可满足各类题材的创作需要。

由于夏布书画艺术品的幅宽大小、陈列方式及产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装框式夏布画、卷轴式夏布画、折扇式夏布画、屏风式夏布画等装裱陈列方式。这些夏布书画艺术品从内容到形式上都独具匠心,其品种与价位能满足各类人群需求,既可收藏又能装点家居,受到企事业单位和市民、游客等消费群体的高度欢迎。重庆壹秋堂夏布坊的夏布画《吊脚楼》摆件和夏布画《青花》卷轴被选为中东欧地方领导人会议礼品、亚洲戏剧人联盟高峰论坛礼品等。荣昌夏布书画艺术品及夏布工艺画已成为重庆市旅游特色品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并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荣昌夏布书画艺术品中的特色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类:

1.夏布仿古画

“中国夏布画古朴,质感效果好,着色效果好,视觉感观好;不易损坏,不易变质,能长久保存;其自然独特的肌理效果形成了原创作品的唯一性,形成天然的防伪标志,保证了原创作品的真实性和不可复制性。”[2]

夏布的本色很接近古代中国绘画作品的陈古之色,在临摹古画时不必再对其进行做旧处理,即可使作品具有古旧之感。荣昌县著名画家何君哲开创了夏布仿古画。在何君哲先生的仿古画作品中,有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历史长卷,仿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的《五牛图》,以及宋元山水、古代仕女等各类仿古画。也有仿近现代画家的作品,如徐悲鸿的马。另有一些结合大足石刻文化的原创作品《佛像图》系列,画幅以赭石为基调,设色与夏布色彩协调统一,夏布的质朴、纯净与佛像深沉而慈祥的表情相互融合、相互衬托,使观者的内心沉静下来,在表现石刻的同时亦注入打动人心的力量。何君哲先生认为,他创作的夏布画,仿古作品尽可能去接近原作,原创作品则尽可能触动人心[3]。赵金平的作品《紫色天香》(图1),其色调与夏布色调、肌理相融,拙朴之中尽显雅致。

图2、夏布双面画《万壑松风图》 作者:赵金平、姜荣

图3、茶汤染色夏布画《松风清香图》作者:赵金平、姜荣

2.夏布双面画

荣昌夏布双面画首次问世是在2009年重庆召开的“西旅会”上,展出的作品《万壑松风图》(图2)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赵金平与重庆市荣昌县云宝夏布有限公司(原为荣昌祥云阁夏布艺术扇庄)姜荣共同创作的。经过三年的实践与工艺发展,荣昌夏布双面画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200910104734.3)。

荣昌夏布双面画充分利用夏布独有的天然纹理、古朴的色泽、半挺的材质、通透的质感等特性,融合传统双面刺绣的艺术效果进行的双面立体中国画创作。制作方法包括轮廓印制,夏布正反两面着墨、补墨,正反两面着色、补色和补墨等几个步骤。在夏布画着墨及着色过程中,交替采用色度深浅不同的毡垫作为双面夏布画的基准参考色,在技术上解决了夏布双面画双面效果不易一致的难题,实现夏布双面画图案着色均匀细腻、层次分明的艺术效果,在开创了一个新的画种的同时改变了中国画只能单面欣赏的历史,提升了夏布画的艺术价值。

3.茶汤染色夏布画

荣昌县云宝夏布有限公司的姜荣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赵金平还共同研发出“茶汤染色夏布画”(图3,专利号:201210272964),包括用绿茶的茶汤喷洒、乌龙茶的茶汤喷洒、绿茶的茶汤渲染、普洱茶的茶汤渲染、提醒加重和局部染色等步骤,而得茶汤染色的夏布画。该技法的创新实现了茶道与夏布画的完美结合,染色的夏布画成色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空间。

4.夏布摄影

夏布与摄影的关联,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媒介结合的创作,使荣昌夏布实现功能性上的当代转换。同时,在科技至上的图像时代,手工制作的夏布表面具有独特的肌理,使作品无法复制,既保证了艺术品的独一无二,也使观者产生新的审美感知。图像与载体的全新组合,产生出独特的视觉语言,对传统手工艺和艺术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重庆艺术家傅文俊的夏布观念摄影作品《荣昌大荣桥》被联合国世界人民理事会珍藏。该作品采用荣昌夏布作为成像载体,以荣昌的宋代古建筑“大荣桥”为题材创作而成。其夏布观念摄影作品《幻化》(图4)也被美国肯尼迪家族收藏。

5. 夏布浮雕艺术画

夏布浮雕艺术画是以夏布为媒材,通过剪刻、绘制、拼贴等工艺手法表现题材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表现具有多层次的立体感,具有色泽统一和谐的整体效果(图5)。

(二)夏布工艺画延伸产品

1.夏布扇

夏布扇是夏布与传统制扇工艺相结合的夏布工艺品,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折扇代表性传承人陈子福先生于1998年始创。陈子福先生以荣昌手工夏布为扇面材料,凭借娴熟的制扇技艺和借鉴传统书画装裱技术,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从配料、温度、粘贴、上色等方面进行反复实验,研制出荣昌夏布折扇制作工艺。荣昌折扇以精致典雅、美观适用、小巧玲珑、易于携带、清暑消热等特点而闻名,配上色彩天然、肌理质朴的手工夏布扇面和书画艺术形式,更增添了荣昌折扇的独特性和收藏价值。陈子福先生创作的夏布折扇画形象生动、色彩艳丽,既有写意的气韵之美,又有设色凝练厚重的效果,其创作题材包括山水、花鸟、经典故事和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内容,很好地表现出传统文化的内在寓意美。

图4、夏布摄影《幻化》 作者:傅文俊

图5、夏布浮雕艺术画《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重庆壹秋堂夏布坊所制作的夏布书画折扇被选为2010年中国重庆长江·美国密西西比河高峰论坛指定礼品。此外,壹秋堂还针也对女性消费者设计了夏布团扇(图6)、夏布芭蕉扇,既可作书画工艺品收藏,又可乘风纳凉。

2.夏布书画装饰伞

夏布书画装饰伞(图7)是在传统油纸伞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的夏布工艺品。夏布阳伞通过绘画工艺制作,其独具的装饰功能使行走在阳光下的撑伞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夏布材料的阳伞比油纸伞更加美观且耐用,上油涂层的夏布伞也有很好的挡风遮雨功能。

3.夏布刺绣

重庆是蜀绣的重要产地之一,将传统的巴渝蜀绣和荣昌夏布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开创性意义。夏布刺绣运用了蜀绣细腻的技法,在色泽自然、质地粗犷、经纬分明的夏布上呈现出绣面平整、线迹精细、色彩丰富的刺绣画作,形成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夏布刺绣质朴而不失高雅,成为蜀绣工艺品的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包括山水、花鸟、虫鱼、走兽、人物等题材,同时也被应用于服饰、鞋、帽、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手帕等生活用品,为夏布工艺画延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景。

夏布双面绣是蜀绣双面绣技艺在夏布刺绣工艺品中的体现。双面绣有同形异彩双面绣、异形异彩双面绣,双面绣屏风也有屏风摆件和大屏风两种形式。双面绣屏风实现了从多维空间欣赏作品,使作品与欣赏者更具有场景感,由此增强了刺绣技艺和艺术表现的感染力。夏布双面绣《唐寅湖山一览图》(图8)以传统工笔画的表现形式,利用了夏布的自然本色,产生出一种的朦胧韵味。

(三)夏布工艺画为装饰的产品

1.夏布服饰

夏布服饰将中式传统与时代流行相结合,在古老与传统上融入现代的文化符号、流行的艺术格调,经典、时尚而舒适,麻质衣料的自然色泽与装饰点缀,风格朴实浑然一体。壹秋堂的夏布中式服装款式设计显得简略大气、优雅质朴,具有一种平民化的大家风范,优良的工艺及精美的装饰更使服装呈现出优美的光泽,传统夏布的质感具有返璞归真的气质和自然的亲和力。

2.夏布包

荣昌夏布包有民族风夏布盘扣包、夏布老土布拼布包、夏布流苏包、夏布贴花包、夏布绲边包、夏布翻边包等系列,并以钱包、手包、单肩包、斜挎包、电脑包、收纳包、双肩包等功能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实用需求。制作上既保留手工夏布返璞归真的质感,还结合盘扣、刺绣、编织、绲边、植物染色、印花、烫画等特色工艺,通过混搭、嫁接,让荣昌夏布和其他传统工艺“联姻”,使多种工艺文化的碰撞产生出美妙的火花。壹秋堂夏布坊研发的夏布包成为亚洲艺术节的指定礼品包,得到国家文化部及30多个亚洲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同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庆馆礼品。

3.夏布围巾

荣昌夏布围巾解决了夏布的软化和染色两个技术难题。夏布围巾结合传统植物染和刺绣工艺,包括夏布渐变围巾系列和绣花围巾系列。植物染取法自然,符合绿色生态的环保趋势。在疏朗挺括的夏布上绣花,令夏布围巾的细节更加丰富。

4.夏布家居用品

夏布家居用品包括床单、被罩、抱枕、毛巾、门帘、壁挂、手袋、信插、桌旗、杯垫、灯笼、台灯、笔记本、相册等。用夏布制作的家居用品,既经久耐用,又具有装饰作用,使人在质朴唯美的环境中摆脱都市工作生活的嘈杂与拘谨。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夏布工艺画的审美价值

夏布工艺画是利用传统手工技艺纺织而成的苎麻平纹布制作的工艺美术品。苎麻纤维透气性好、质地坚实、色泽古朴,可以作为工艺美术品种的基本媒材,有极好的开发价值。夏布工艺画结合了夏布的材质特点和多种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

图6、夏布画团扇

图7、夏布书画装饰伞

(一)坚韧平实的材质美

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微量元素,对金黄葡萄球菌、绿浓扦菌、大脑杆菌等起到抑制效果,并且纤维坚韧,强力大而延伸度小,因此还有抗菌抑菌、防腐耐磨的功能[4],同时耐热耐晒,防紫外线功能极佳,被誉为“千年不烂软黄金”[5]。与纸和绢布相比,夏布坚韧平实,因此,夏布画不易损坏和变质,更利于长久保存。

(二)纹理交错的肌理美

夏布纺织经过绩麻、纺线、编织等多道传统生产工序,夏布表面凹凸不平,其经纬纹路纵横交错、疏密有别,形成的肌理效果具有唯一性。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张夏布,因此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幅夏布工艺画。夏布画的天然机理具有不可复制性,既是作品的防伪标志,又具有一种古朴厚重的肌理美感。

(三)天然质朴的色彩美

传统浆漂工序并不能使夏布完全漂白,夏布因此呈现淡草黄本色和浅淡的织纹斑痕,这种天然质朴的材质美和肌理美,使夏布本身就具有艺术价值。夏布的天然色泽能够使夏布画的画面色彩形成很好的统一效果,具有丰富而不杂乱、明丽而不浮华的特点。

由于夏布的苎麻纤维材料特性,夏布画无法实现像宣纸张上的笔墨浸染效果,但结实坚韧的夏布可以反复晕染而不易损伤画面。夏布在水中的固墨、固色效果最好,在水中固墨、固色时间最长,画面最不容易损坏;绢在水中的固墨、固色较差,在水中固墨、固色时间较短,画面较易损坏;宣纸在水中的固墨、固色效果最差,画面最容易损坏。因此,在夏布上创作的中国画,其画面的色彩保真度和着色效果均优于绢画和宣纸画,特别适合表现浅绛及青绿设色效果,能充分展现夏布天然底色的魅力。

(四)因材施艺的工艺美

手工夏布与丝绸、棉布等质地细腻的机纺布相比,其质地与色彩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究的质朴之美。在夏布上作画,具有与宣纸截然不同的效果。宣纸作画,微妙的墨色变化具有很强的偶然性,而且不宜反复涂改。夏布作画,由于苎麻纤维的特性,没有宣纸的笔墨浸润效果,但夏布的坚韧牢稳固的布面,可通过勾、皴、擦、染、点等技法和破墨、破水的反复调整,以实现“丰富而不散乱、厚重而不死板”的理想效果。夏布画的这种可控性体现了夏布画制作中因材施艺的工艺特性。夏布画制作还根据夏布的特点结合织、染、绣、绘、印等多种工艺,这些作品均体现了夏布画因材施艺工艺之美的审美特征。

如今的夏布已不再是单纯的布料,新型夏布产品朝着艺术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作为历史记忆中的传统文化载体,荣昌夏布正在演化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对象,创造出与当代生活更契合的美学风格。

猜你喜欢
夏布荣昌书画
吕继成:给荣昌陶注入新活力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重庆荣昌: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研发中心8月建成
伍艳辉夏布山水画作品欣赏
夏布遇上扎染
中国(重庆)眼镜产业园推介会在荣昌顺利举行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小小书画廓
夏布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