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在幼儿园晨间体育锻炼活动中的实践

2019-10-31 08:17童孝嫱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实验幼儿园
幼儿100 2019年27期
关键词:混龄结伴同龄

文/童孝嫱 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实验幼儿园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如今二孩家庭越来越多,家庭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孩子的生活方式,逐步由一孩独处变成二孩间相互照顾、相互学习。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改变,我们认识到,同龄交往和异龄交往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同龄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混龄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同时,在幼儿园实际的教育组织中,同龄交往与异龄交往是共生共存的,两者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年龄混和的情况下,与自己年长或年幼者的友谊并不会取代同龄幼儿间的友谊,反而是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补充同龄幼儿间的交往。

混龄式晨间体育活动(简称晨锻)是指通过提供多种小型体育器械,将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两两结伴,使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环境共同参与活动的一种体育锻炼的方式。我们在晨间体育锻炼中,吸纳了混龄式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混龄式体育锻炼活动,打破了原有大带小班级与同伴的局限,让幼儿与混龄同伴共同参与体锻活动,增强社会性交往。

一、多样的结伴方式

结伴是混龄式晨锻中最基本的要求,在传统晨锻中以同龄幼儿个体参与为主,幼儿往往玩着玩着就会两两或者多个伙伴共同参与同一平行游戏了。在混龄式晨锻中,如何结伴,怎样结伴,这些问题是开展活动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实施中我们首先在教师间进行了调查,听取教师的意见,然后根据中、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采取三段式进行。

1.固定结伴班级、固定同伴。

幼儿在园的生活都是以本班同伴接触为主,对跨年级的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比较陌生。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另一个伙伴即将与自己共同游戏,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大班幼儿年长一岁,认知能力与社会性相比中班孩子来说要强一些,他们乐于接受小他们一岁的弟弟(妹妹),也乐于和弟弟(妹妹)一起活动,但是中班幼儿在记住哥哥(姐姐)名字、模样上明显有差异,常会出现忘记自己结伴的哥哥(姐姐)是谁的情况。所以刚开始进行混龄式晨锻活动时采用固定结伴班级、固定同伴的方法比较合适,如:大一班与中一班结伴、大二班与中二班结伴,固定班级后,教师再根据班级孩子的能力进行搭配,如性格开朗的哥哥(姐姐)与个性胆小的弟弟(妹妹)结伴,动作稳定性好的哥哥(姐姐)与稳定性较弱的弟弟(妹妹)结伴……这样的结伴方式,帮助幼儿熟悉了游戏同伴,大班与中班孩子间也逐步建立起初步的感情,这也为交换同伴,让幼儿与不同的伙伴快乐游戏打下基础。

2.交换混龄结伴班级、固定同伴。

当中、大班幼儿熟悉了混龄式晨锻结伴方法后,我们采取交换混龄结伴班级、固定同伴的方式,如:大一班结伴中二班,大二班结伴中一班……班级更换带来的是原结伴同伴的更换,但是由于有之前结伴的经验,幼儿很快就能找到新伙伴共同游戏了。

3.再次交换混龄结伴班级、不固定同伴。

这是三次结伴方式中最自主的一次,幼儿在前两次交换的基础上,更加自由和自主地选择晨锻的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每天都可以和新的伙伴一起游戏,非常开心。有的孩子当想选择的同伴没来时,会关心地询问老师:我的哥哥(姐姐)怎么还没来,是不是生病了?我喜欢和他(她)一起玩。

通过这三次不同的结伴过程,让幼儿与不同的小伙伴一起参加锻炼,体会到了与异龄伙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二、多样的体锻材料

材料是晨锻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础。在活动中我们结合中、大班幼儿体能锻炼的要求,遵循幼儿体能锻炼的原则,提供了适合幼儿合作锻炼的器械,如:舞龙、大型陀螺、体操彩带、纸制坦克等。我们还利用大型运动器械某一区域的高度,设计了提高幼儿腿部力量的“踢响桶”游戏内容,大班或中班幼儿会根据自身腿的长度,躺在地垫上,腿用力伸展和上蹬踢到响桶,从而达到锻炼腿部力量的目的;利用器械中高低不等的空间与长度,提供竹梯、软垫,幼儿扮演角色,学做解放军,在混龄式锻炼中提高幼儿钻、爬、平衡等动作技能。

三、丰富的体锻内容

体锻内容的丰富性是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保障。我们每学期都设计了12种不同类型、不同玩法的体锻内容,在幼儿动作发展上,涵盖了走、跑、跳、平衡、投掷等方面,从身体发展上,涵盖了全身多部位的锻炼。如:旋转的陀螺,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的幼儿结伴坐进陀螺里,两人上肢共同发力,使陀螺朝一个方向旋转,并保持游戏者身体的平衡。在“采河蚌”游戏中,提供了轮胎车和滑板车,结伴的幼儿游戏时根据年龄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游戏……

四、固有的体锻规则

规则的建立是体锻活动开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充分利用场地、材料的自有特性以及锻炼强度、密度的合理搭配,直观地渗透每一项锻炼规则。我们利用地面上两个分割的早操圆圈,贴上标记后变成交叉连接的完整路径,成为“青蛙跳”游戏的场景,幼儿只需按照标记所示跳完路径,即达到了锻炼的要求和密度。利用跑道的长度与宽度,摆放上轮胎,成为了“抬花轿”游戏的场景,幼儿与同伴抬着装有毛绒动物玩具的花轿,走过平坦的“跑道小路”,走上高低不同“轮胎路”,顺利地将轿中的动物抬回家。地面上的跑道线、轮胎、标志箭头等不仅是幼儿完成晨锻活动固有的辅助物,也是幼儿参与活动必须遵守的规则参照物。

五、分析与反思

1.混龄式晨锻打破了传统同龄晨锻的模式,让幼儿在与不同年龄同伴共同晨锻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方法,不仅获得良好的身体锻炼,也获得良好的社会性交往技能。

2.作为组织混龄体锻的教师,必须学会和善于观察幼儿,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又能针对全体的共同特点进行教育。需要能运用各种方法使班级幼儿乐于与异龄幼儿互动,共同促进,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3.在混龄班年龄选择上,我们也经历了中班与小班幼儿结伴、中班与大班幼儿结伴的过程。实践中发现,中班与小班幼儿年龄虽然不大,但是能力差距大,在材料选择、规则建立上不易落实,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不易理解,被动活动。所以最终确定大班与中班结伴,也就是说混龄的年龄跨度不能超过一岁。

4.混龄式晨锻开展的初期,当幼儿选择结伴伙伴时,教师可采取挂牌、做标记等方式帮助幼儿记住同伴的名称。但是也会出现由于未入园孩子怎样结伴的问题,或者入园早与入园晚的孩子之间如何解决结伴的问题。针对一些临时出现的状况,教师要有预见性,例如:将两个都未找到伙伴的幼儿临时组合结成对参加游戏。

5.在场地安排上,混龄式晨锻需要比较大的空间,也要考虑到天气的因素,同时,在交换场地对每位教师都要非常清楚所在的位置,因为活动初期很多孩子还是从教师的位置上找自己班级当天晨锻的内容。

混龄式晨锻活动中,幼儿通过自由结伴,共同游戏,年龄小的幼儿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学会和熟悉了许多游戏的内容,年龄大的幼儿也在活动中增添了一份责任意识,这种同伴间因共同生活而产生情感传递,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大大提高了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因此,混龄式体锻活动的开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作为一种新型的体锻方式,不仅为幼儿提供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又能在自然状态下,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混龄结伴同龄
Facing peer pressure at high school直面同龄压力
跳房子
民工叹
扔掉为师的包袱,当好“同龄”掌舵人
自愿结伴抱团养老
Let's play!一起玩吧!
浅谈混龄教育
开展混龄自主体能游戏区初探
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如何利用“混龄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