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潜能生

2019-11-14 12:34张雅艺云南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后进生

■张雅艺/云南师范大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会碰到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常常被称为潜能生,也叫后进生。而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如何将后进生进行转化的问题。因此,转化后进生已经成为摆在每个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苏霍姆林斯基就极为重视此类问题,他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并不是因为先天就学习不好,而是别人能快速学会的东西他们得花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去学习,与此同时,教师没有创造出可以让他们学会的条件与空间,因此,这类孩子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爱。

一、潜能生

“潜能生”又称“后进生”,他们通常有许多复杂的原因造成: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没有自信心,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潜能生”既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个体,也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群体,转化后进生工作面临的不仅是个别人,还可能是一部分人。

那为什么从一开始就会有成绩不好的、落后的,甚至于到最后会越来越无药可救的学生呢?可以这样假设,当一个孩子提了3桶水就已经精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可以提10桶,如果你要求弱小的孩子提10桶水,就会使他过于劳累而受伤,甚至于会进医院,那么他接下来有一段时间就会什么都不能干。同样,学生从事脑力劳动的力量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学生可以很快地将一个事物进行理解并深刻领会,且持久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则完全是另一种方式,对事物领会慢、记忆力不持久且不牢固。对一个学生来说,100分是好的成绩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讲,80分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教师应该懂得对于学生进行个别对待,这里的个别对待没有什么坏的想法,而是用一种不一样的方式督促孩子的学习,使他们更为进步。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用素质教育的标准来看,“潜能生”是具有转化为优秀生的潜能的,但是,如何将“潜能生”转化为优秀生是科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们作为教师不可避免的一项重大工作。

如何做好潜能生教育开发工作,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念深深地启发了我,让我认识到,要做好开发潜能生工作,必须让爱温暖潜能生的心灵,让他们在教师的陪伴中获得自信,找回自尊心,全面发展,在今后的道路中越走越好。

二、教师应如何对待潜能生

(一)教师应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捧着一个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里的心大概就是指教育者的爱心、平等之心以及对教育的热忱之心吧。任何时候,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发展,他们的发展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教师应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优化潜能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他能够从似乎都差不多的学生中,发现每个人特有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和志趣,大胆地让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发展。”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到;“为什么一年级就常有成绩不好、落后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会遇到不可救药的落后生,教师对他已经不抱希望了吗?”显然是不可以的,而这正是教师需要努力做的,同时也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因材施教。布置作业的时候,给一些学生两三道甚至四道题,而给另一些学生仅仅一道题;一个学生的题较为复杂,另一个学生的题较为简单;一个学生在语文方面要完成深层次的书面作业,另一个学生则仅仅需要学习课文。在对待学生的时候,教师要给他们一定的关注、尊重和赏识,因此,哪怕是一句简单的“你真棒”、“你能行”,都可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潜能生更应如此。

因此, 关爱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满足与成就感。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能力

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阅读的意义在于它能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建立起精神生活的层面,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展史。

潜能生对所学材料的领会、理解和记忆都很困难、很迟缓,一项内容还没有理解,另一项内容又该学习了;一项内容刚刚背熟了,另一项内容又忘记了。有的教师认为要减轻这类学生的学习负担,他们大可不必去读课本以外的一些读物,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学生如果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就不会对知识有持久的兴趣,而阅读课外读物能使学生保持对知识的一定新鲜感。试想一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讲授的某一个知识点学生没有听懂,但是他却读过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尽管许多问题并不理解,但是也没有什么不得了。阅读、阅读、再阅读,能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对于即将成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来说,在语文方面,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必须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阅读量,即利用一些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课外读物,以课内学习带动课外阅读。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信息环境里,学生获取阅读资源的渠道有很多,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检验,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外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三)巧用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寻找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对待所有的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应给学生以尊重和爱护,用语言和行为感化学生,多想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法,促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潜能生一般智力表现不佳,反应慢,接受能力较弱,学习方法保守,知识缺陷多,如果不经常关心他们,督促他们,他们是很难做到自觉学习的。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耐心地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以收到实效。假如一个班有十名左右的差生,教师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让班级里成绩优秀、耐心温顺的孩子去帮助反应较迟缓、理解力低的后进生;再派责任心较强、口才较好,与人沟通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与上课好动、课后贪玩、自制力较差的差生配搭在一起。通过将一个后进生和一个优等生配搭在一起,使他们的座位相邻,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并且,一个月召开一次优等生会议,检查他们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落实情况,如,是否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督促后进生按时完成作业,是否给后进生介绍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等。同时也能收集一些关于后进生的反馈信息,共同商量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有爱心、有耐心地引导学生逐步走向学习的正轨,从而把后进生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三、结语

本文大致阐述了笔者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后的启示,在基础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不只是面向“中间”的多数,更不是只面向少数优等生,我们只有特别关注和切实帮助“潜能生”,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后进生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给尊敬的中国教师们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浅谈转变“后进生”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