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引进第三方教育机构体育教员的评测办法研究

2019-11-25 00:41林冠成
运动精品 2019年2期
关键词:评测教员资质

林冠成 刘 成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自“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广后,基础教育的需求加大。而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同时亦是幼儿本身成长的起点。早期在《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年)中提出了关于基础教育的指导观点:早期儿童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一个好的启蒙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自幼儿期间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可从教学的最先起始点开始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

在即将迎来的一个基础教育生源的高峰期,就目前所开设的幼儿园的数量而言远不能满足其需求。其中早期幼儿启蒙教育中体育教师的缺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粤府办〔2017〕67 号)中指出:鼓励各地整合教师培训机构来加强教师专业的体系建设。当前部分幼儿园可通过引进第三方教育机构或体育培训机构的教员定期到幼儿园进行体育教学来缓解专职体育教师的缺乏的问题。引进第三方教育机构或体育培训机构的教员虽能有效地缓解目前师资的缺乏问题,但同时存在一些可预测的隐性弊端。因此,对于第三方教育机构的引入进行评测与评估是十分的必要的。本文设计三个评测项,其中包括:机构资质评测项,教员资质评测项,课程设置评测项。通过对引进第三方教育机构设定三项的评测项,从幼儿园需求教员自开始公开合作需求信息,到进行测评,最后确定签订合作。使得引进第三方教育机构的过程具有合法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与“幼儿园体育”相关的期刊、理论专著、硕士和博士论文等文献,作为参考。

1.2 访谈法

走访目前在职且正在幼儿园进行体育教学的第三方教育机构或体育培训机构的教员。了解教员对目前幼儿体育教学的专业知识的认知,探讨在课堂中所存在的困境及发现的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评测模式的构建

引进第三方机构与幼儿园合作,其合作关系为第三方机构为幼儿园提供服务。在合作的确定之前,需对机构进行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评测。包括企业及政府部门均存在“竞标”模式。由提供服务(投标)的一方提交“标书”,由需求方针对“标书”进行评测,然后进行答辩或项目介绍,再确定合作方并在公示期进行公示。确保其合作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性质。因此引进第三方的教育机构可参照标书的基本框架,构建一个针对幼儿园合作引进第三方机构的引进模式。其模式为:第一步,公开合作需求信息。第二步,由机构提供相关资质和材料于幼儿园。第三步,评测合格后签订合作,第四步,公示合作机构及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员具体信息。设定评测项有:第三方机构资质评测项、教员资质评测项、教学评测项。

以上三项单向性的闭环评测项需全部达基本要求,才能视为合格,最终确定合作。如若一项不达标则取消该机构的引进资格。

2.2 第三方机构资质评测项的设定

近年国内多媒体与自媒体不断发展,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平台的营销号推广方式,不同报纸,电报等旧媒体的新闻来源消息传递速率慢。现代人们会快速地发现社会存在的问题。而近年的一些有关于幼儿的报道也使得家长对孩子的保护程度不断地在提升,使得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尤其是对幼儿园的教育的更加关注,已然是社会关注热点。因此第三方教育机构或体育培训机构的引进需要进行严谨的资质评价,确保其安全,合法,合理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方教育机构或体育培训机构资质评测应当包括:第一、机构的概况(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该项的资质评测是确保该机构引入的合法性,避免挂名公司或“空壳”公司等现象的出现,确保该机构是具有法律效应的。第二、机构是否具有从事幼儿体育教学的资质(专家顾问,相关部门的认证)。该项的资质评测是确保该机构引入的合理性,该机构的引入应当具有相应的资格认证,如:教师团队的幼教教师资格证或相关具有教育局认证的教育(培训)机构才可引入,以保证体育教学课堂是的科学性的。第三、机构近年的盈利状况(损益、资产负债、现金流量)。该项的资质评测是确保该机构引入的可靠性。机构是否会在合作期间中断合作不仅仅是决定了该机构的自身收益,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这更是关系到幼儿园在与机构合作的过程中该课程本身的教学是否具有连续性。因此评测该机构是否能长期合作是保证幼儿本身的受教育的权利。第四、机构的教员团队架构(当前正在从事教育的教员)。该项的资质评测是确保该机构的引入的真实性。避免出现不具有资质的教员存在名单或介绍中。教员的架构至少是二级架构,构成中应当包含:教员,监督员。监督员作为教学评价者,对教员进行绩效的考核,以确保教学的质量。且对教学中出现的困境,教学疑问等进行问题的采集及上交,并由顾问专家进行研讨,同时供幼儿园本身的教育研讨提供样本,加强幼儿体育的教育事业的建设。

该项的测评意义在于评测合作机构的基本评测项,需全部达标。该项如若有一项不达标则直接取消其参与其他评测项的资格。

2.3 教员资质评测项的设定

2018 年8 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对当前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到2020 年幼儿园教师队伍中需有90%达大专以上的学历。在此之前目前没有相应具有法律效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作为上岗参考依据,因此目前部分地区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参次不齐,管理缺乏,尤其缺乏专职体育教师。而传统的幼教在校期间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学专业指导,上岗就业前缺乏系统专业的体育教学培训,加上缺乏教学大纲的指导,因此造成在职幼儿教师的体育课程开展的困境。

因此引进第三方机构的专职体育教员资质评测项应当包括:第一、体育教员学历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是评测教师的基本前提。在未参与高等专业化,科学化的教育,完成高等的基本学业时,尚未具有从事该岗位的资质。目前的幼儿园教师学历以中专,高中等为主。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化,科学化的教育,极大程度限制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历要求是引进第三方机构教员的学历评测是否能从事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将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相关幼儿体育课程或专业的研究样本。第二、体育教员在高校毕业专业需为体育类或与体育类相关的专业,包含: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指导与管理等专业。体育类专业课程设置涵盖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课程。体育类专业因在高校期间接受与人体科学相关的课程学习,更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因此能更合理地安排体育锻炼的内容,更加科学地设计锻炼动作以及有效规划场地。接受体育专业教育的教师具有运动经验,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合理组织好学生,避免在体育教学中发生危险事件,以及避免幼儿做出对自身有一定损伤的动作。具有一定的运动经历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发现体育锻炼的乐趣,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第三、教员专业资格:幼儿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是当前从事教育上岗所需求的基本证书,亦是国内目前最具权威性岗位资格的认证,持有该证书方可从事教育相关工作,而目前持有教师资格证但未进入编制类工作的群体是教育类机构的教员构成核心,持有该类证书群体以教育类人才为主。因此,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教员方可进入园区进行体育教学活动。

该项的测评重在评定机构派遣进行教学教员的资质评测项,教员资质需全部达标。如有在两位以上教员(本次引进计划实际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员)资质未达到资质评测标准则终止该机构的引进计划。

2.4 教学评测项的设定

幼儿园引进第三方教育机构包括幼儿一体化教育机构,幼儿体育培养公司。幼儿一体化教育机构的招生对象包括:0-6 岁,其课程涵盖了语言教育,智力的启发以及艺术与体育锻炼的启蒙教学。其教学教法以引导及启蒙为核心,其中幼儿体育的教学不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该类型机构的教学特征为:不具有一定周期性的计划,从事体育锻炼负荷强度不足等。幼儿体育培训机构包括各个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教学,如幼儿篮球,幼儿足球等。因此国内出现了与幼儿相关的赛事,如幼儿篮球,幼儿足球等赛事。该类型机构的教学特征为:专项化的教学目的性较强,以单项具体的运动技能体育教学为核心。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幼儿园管理的规范》(粤教基〔2016〕15 号)文件中指出,应防止并纠正“小学化”的教学。小学体育教育主要以某一具体的运动技能教学为主。在当前幼儿园缺乏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出现了体育教学具体的项目体育技能教学 “小学化”现状。过早地进行某一具体的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教学使幼儿仍处在的生理成长的过程中就形成一个运动技能的“自动化”。如在未能形成一个全面的技术前由于惯用其一边,会形成一个技能的优势侧。由于身体存在优势侧(优势脚,优势手)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幼儿在长期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两侧身体素质发展不均匀而形成的两边机体不均衡的问题,测评的过程中需重视该现象的评测。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中,确保体育教学科学性的检验途径。体育教学中的教案设计是教学环节中最开始的一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教学教案是反馈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渠道,同时教案的设计是体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预演,是体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教学评测项中应当针对其教学教案中的设计进行评测,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的,适应幼儿年龄段的特点,注重身体的全面性发展,3—6岁年龄段幼儿群体的生理特性有,肌肉特性:幼儿时期收缩功能弱,耐性差,易产生疲劳,恢复速率快。10 岁以前幼儿肌肉力量增长速率慢。骨骼的特性:不易完全骨折,易变形。因此在幼儿体育教学动作设计中不允许出现大重量力量练习,不允许在硬度较高的场地进行踏跳练习。神经系统特性:兴奋扩散容易,皮质抑制过程较弱。表现为行为活泼,精神不易集中。人体在8 岁以前神经系统的第二信号系统功能较弱,思维能力差,分析综合能力不足。呼吸系统特性:呼吸表浅,呼吸频率快,肺活量小。

其评测的具体内容以体育教学教案中其中三项为评测核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运动负荷以及长期教学计划。第一、教学目标评测项。针对幼儿年龄段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以全面身体素质为教学目标,包含:速度,平衡,灵敏,协调等。避免出现中小学教案中以某一具体运动项目的技术教学为教学目标。第二、教学内容的评测项。幼儿体育教学中以趣味性体育游戏为主,因此在幼儿体育教学课堂中需以体育游戏教学为核心,在设计锻炼动作中,需以游戏故事为背景或有相应的游戏规则为前提。体育教学过程中锻炼动作设计以教学目标为起点,不以单一具体运动项目中的技术教学为起始。教学内容的设计所包含的动作有:跑,钻爬,跳,投掷,攀爬等基础运动技能。在所有教学动作的设计中应注重安全保护措施,力量练习的重量控制及跳跃过程的高度的合理性。因此在体育教学动作的设计应简单,易理解且以有氧代谢为主,避免出现过多静力性练习。第三、体育教学运动负荷评测项。运动负荷的监控可以通过检测运动中的心率来确定运动负荷的强度,有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幼儿从事锻炼的过程的心率控制在是140—170 次/分为宜。在《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化城市幼儿园的办园标准》中要求幼儿每日在体育活动中的时长不少于1 小时。结合幼儿易疲劳,恢复快的生理特点,需在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注重体育锻炼的时长。第四、长期教学计划的评测项。体育教学是具有连续性的,每节单元课之间应具有联系,且每个单元课之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当前幼儿园具有量化的标准身体素质的考核,在学期或学年体育教学设计中需有一个目标,完成该周期的体育教学课程后,需要达到前期设定标准。体育锻炼应当有长期性,应在幼儿期间建立一个稳固的信号条件反射,有利于幼儿园体育教学与小学体育教学间的教学衔接,有利于幼儿进入中小学后的体育课堂的开展。

该评测项考察核心是机构运营的核心理念及机构的专业知识内涵。在长期合作的过程中提供服务方案是必要的。同时,该项评测也能促进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的交流,有利于幼儿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3 结论

3.1 建立多方监督评测模式

建议引进第三方机构的评测,由幼儿园进行评测合格后进行公示,同时供幼儿家长监督。确保第三方机构引进过程的公开性以及测评的客观性。同时可使得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幼儿体育教学的培养以及课后家长对幼儿体育锻炼的培养。还可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家庭与幼儿园双方的共同合作及教育,更符合幼儿家庭间的差异以及个人之间的生理差异的培养。

3.2 多方位评测确保体育教学的质量

通过对机构进行基本的资质评测可以确定其机构的合法性。进行教员的资质评测可以判断其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行教学的评测可以为幼儿带来全面性的身体素质的培养,符合其生理特征的体育教学以及长期性的教育。通过该模式的评测可进一步降低幼儿园引入机构后负面教学事件产生的几率。

猜你喜欢
评测教员资质
次时代主机微软XSX全方位评测(下)
次时代主机微软XSX全方位评测(上)
校长问题
2017年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备案申请名单
晚安,教员先生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晚安,教员先生
工程转包给别人出了事故我承担多少责任?
MI评测产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