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鉴别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的研究

2019-11-28 03:40杜娟桑卫洪马顺高李薇张灿清张灿梅蒙健伟龙安雄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9年5期
关键词:阳性菌阴性菌革兰

杜娟,桑卫洪,马顺高,李薇,张灿清,张灿梅,蒙健伟,龙安雄

(大理州人民医院检验科,大理 671000)

血流感染是临床上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存在培养时间长,阳性率低等缺点。PCT近年来已成为诊断细菌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物[1-2],亦有研究[3-4]表明PCT水平与血流感染的相关性,为研究PCT水平与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的关系,笔者收集了495例血流感染的临床资料,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标准

大理州人民医院2016年至2018年血培养分离出单一菌株(在一次住院期间多次分离出同一株菌的只取第一次结果),且在采集血培养的同时检测了血清PCT,血培养及PCT检测标本的采集在本院使用抗生素之前;结合血流感染相关诊断标准[5],以及文献[6-7]研究方法排除污染菌后确定血流感染病原菌;将病原菌按种类分组;去除48 h内新生儿、大手术后、严重创伤、烧伤、甲状腺C细胞癌、小细胞肺癌及支气管肺癌的患者;统计分析PCT水平与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的关系。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BacT/Alert 3D 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Vitek-2Compact 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及配套鉴定卡进行质控及菌株鉴定、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DAS全自动荧光定量分析仪与配套原装试剂盒进行PCT校准、质控及样本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各组计量资料数据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M)及四分位数间距(QL-QU)表示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的两个独立样本检验;性别比较采用交叉表的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菌种分组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以曲线下面积确定最佳阈值。

2 结果

2.1 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

按照标准共收集495例血流感染患者资料,根据感染病原菌不同将患者分为革兰阴性菌组(338例,男175例,女163例,年龄55.65±17.60岁)、革兰阳性菌组(129例,男74例,女55例,年龄52.98±17.99岁)和真菌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48.96±13.18岁)。三组患者性别及年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见表1。

2.2 病原菌血清PCT水平比较

三组患者血清PCT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组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和真菌组,革兰阳性菌组高于真菌组。革兰阴性菌组中PCT水平较高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与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复合群及铜绿假单胞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CT水平较低的沙门菌群及马尔他布鲁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组中PCT水平较高的屎肠球菌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非白喉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及肺炎链球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PCT水平较低草绿色链球菌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的PCT水平见表1,三组病原菌PCT水平两两比较的P值见表2。

2.3 三组病原菌血清PCT水平的ROC曲线分析

经ROC曲线分析,血清PCT阈值分别为7.09、1.06、0.97 ng/mL时鉴别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与真菌、革兰阴性菌与真菌的的尤登指数最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65、0.76。具体结果见表2、图1~3。

3 讨论

本次研究根据血流感染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污染菌后发现血流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占主导地位,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与文献报道[8-9]相似。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属(非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也占一定比例,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发现这两类菌主要分离自肾内科及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管的患者,是引起导管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表1 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血清PCT水平

通过三组病原菌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比较,发现革兰阴性菌组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及真菌组,革兰阳性菌组明显高于真菌组,与文献报道一致[10]。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成分,脂多糖及炎症因子刺激PCT的产生,当革兰阴性菌感染时,脂多糖可迅速诱导PCT-mRNA翻译产生PCT[11],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则缺少脂多糖,这可能是造成革兰阴性菌PCT水平明显升高的原因 。有研究[12]认为血清 PCT 水平直接依赖于宿主对病原菌反应性释放的炎症因子的影响,且不同细菌入侵机体后通过其不同的相应信号的途径刺激机体内源性免疫途径中炎症因子的释放。本研究还发现在革兰阴性菌组中的马尔他布鲁菌及沙门菌群PCT水平较低、在革兰阳性菌组中的草绿色链球菌群PCT水平亦较低。马尔他布鲁菌及沙门菌群属于胞内寄生菌,机体对抗胞内寄生菌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而非体液免疫,也许细胞免疫并不能刺激产生大量PCT,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草绿色链球菌在本研究的病例中主要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为什么这类病例PCT水平较低,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表2 三类病原菌血清PCT水平分组比较及ROC曲线分析结果

图1 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PCT水平的ROC曲线

图2 革兰阳性菌与真菌PCT水平的ROC曲线

图3 革兰阴性菌与真菌PCT水平的ROC曲线

在PCT水平用于鉴别菌种方面的研究,陈国强等[13]认为PCT水平为9.1 ng/mL是鉴别革兰阴性菌与阳性菌的最佳阈值,Charles等[14]认为最佳阈值为16.0 ng/mL,龚剑锋等研究[15]认为PCT水平用于鉴别革兰阳性菌与真菌的意义不明确。本研究以最佳阈值7.09、1.06 ng/mL时鉴别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与真菌准确性较低,以最佳阈值0.97 ng/mL鉴别革兰阴性菌与真菌有一定准确性。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研究时入组的条件、病例的数量、PCT的检测方法及线性范围、血培养及PCT检测标本是否同时采集、病人感染的严重程度、基础疾病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有关,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研究。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血清PCT水平可预测血流感染的菌种类别,但准确性不高。血清PCT水平不能鉴别革兰阴性菌中的常见菌种,亦不能鉴别革兰阳性菌中的常见菌种,血流感染中还存在PCT水平较低的菌种,故血清PCT水平鉴别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的价值是有限的。

猜你喜欢
阳性菌阴性菌革兰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替考拉宁与盐酸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更 正
兔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群的检测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快速检测方法筛查粪便中产ESBLs革兰阴性菌调查
ICU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