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风险研究

2019-12-24 23:23张国良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账款物流融资

□ 张国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国家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并着重实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改革创新。物流金融是物流业和金融业的促进融合,其本质是“物流+金融”的相关服务。物流金融的出现不仅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物流企业的业务规模。在新时代下,物流金融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物流金融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的仓单质押业务,截止2019年,物流金融已在我国经历20年的发展。科技进步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时至今日,物流行业作为最重要的服务产业之一,极大的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同时,金融业的发展创新进一步加深了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在高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梳理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与相关风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1916年,美国颁布《美国仓库储藏法案》,同时建立相关仓单质押规则,为物流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Friedman(1942)首次提出物流金融概念,并基于法律视角论证了存货质押和应收账款两种物流金融模式。Eisenstadt(1966)进一步研究了存货质押与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具体业务程序、管理办法与监管方法。Lacroix等(1996)首次就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物流金融业务进行了探讨。Allen(2014)以中小型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物流金融对物流产业的促进机制,并提出了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

不同于国外,国内学者对物流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的研究重点在于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和相关风险等。张平详等(1997)首次在国内提出仓单质押有关概念。罗齐等(2002)提出“融通仓”的概念,第一次将供应链金融引入物流金融产业。刘杏英(2012)提出我国物流金融的三种模式:中介模式、自营模式和担保模式。张璟(2011)对协调监管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该监管模式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且降低商业银行的放贷金融风险。夏洪胜(2012)研究认为我国物流金融可能存在八种风险,如信用风险、法律风险、运营风险等。

3 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金融产业从不同方面得到了完善,但总体仍处于成长阶段,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本节将从我国物流金融的商业模式与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论述相关现状。

3.1 我国物流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创新以及相关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但是,究其根本,可以分为存货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与预付账款融资三种模式。

3.1.1 存货质押融资

顾名思义,该模式的质押物是企业存货。具体来说,相关企业以公司库存商品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金融机构无法做到对贷款企业的库存商品进行有效监管,这就产生了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负责将融资企业质押物的相关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该模式的融资企业包含产业链的所有企业,更具有便捷性。

3.1.2 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的质押物为债权。具体来说,融资企业将自己享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向金融机构进行抵押以获得相关融资。该模式的关键在于评估融资企业的基础运营能力,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通过不同模式扮演不一样的角色,如监管者、风险评估者等。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服务产业链上游企业,具有一定局限性。

3.1.3 预付账款融资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以融资企业签约和购买的产品作为质押物,对上游企业的信用状况以及下游企业的征信评估要求较为严格。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使得金融机构有效分散相关金融风险。同样的,该种融资模式的服务对象为产业链下游企业,覆盖面相对较窄。

3.2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2.1 相关法律机制不完善

物流金融产业带着新兴产业的特性,却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约束。美国在1916年就颁布《美国仓库储藏法案》,专门提升农场仓储效率。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整的针对仓储物流的法律,不利于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此外,现有的涉及物流的法律法规牵涉众多法律层级,容易出现冲突与不协调等现象。任何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进行保障,物流金融产业也不例外。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已有不少不规范现象出现,严重打击物流金融的积极发展,如上海钢贸事件等。

3.2.2 缺乏复合型人才

物流金融是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融合,是一项综合性服务。就金融机构从业者来说,他们本身缺乏专业的物流知识,而物流企业与融资企业的从业者又缺乏一定的金融知识。培养既有物流专业知识又有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高校并没有着手大范围培养相关复合型人才。

3.2.3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差异大,行业整体效率不高

我国物流企业众多,但由于企业自身发展、地区经济差异等问题,导致物流企业存在地域差异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一众物流企业中,成功开展物流金融的企业并不多。除了企业自身实力外,地域经济差异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发展相对较好的物流金融企业基本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协调物流金融发展不均衡问题,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效率。

4 我国物流金融的风险问题

作为新兴产业,物流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根据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

4.1 信用风险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用体系已逐渐趋于完善,但仍然没有构建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物流金融行业的信用风险主要在于融资企业的信用评价方面,存在数据造假、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构建一套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依旧是物流金融行业发展的未来难题。

4.2 市场风险

在具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中,由于质押物是动产,其自身的价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波动,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市场风险是一种系统风险,不能完全避免。如中美贸易战导致的汇率波动,会加大物流金融的市场风险。

4.3 法律风险

具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中,一般涉及三个不同主体: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及融资企业,加大业务的复杂性。多方业务主体加上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得物流金融业务面临更大的法律风险。

5 结束语

在我国加速金融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物流金融行业发展遇到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来看,我国物流金融处在成长阶段,发展前景巨大。同时,由于存在法律机制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及相关企业发展差异大等问题,使得物流金融产业遇到发展瓶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现有问题以及规避行业风险:

①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加快行业内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化解多方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物流金融业务中,至少存在三方主体,导致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建立物流金融行业信息共享平台,让业务过程更加透明公开,有利引导物流金融行业走向规范化。此外,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还能有效降低物流金融的市场风险。

②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早已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物流金融行业作为新兴产业,迫切需要相关人才助力行业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高校已经开设物流工程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但是并没有着力培养既有专业物流管理知识又懂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既能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又能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

③规范风险评估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任何金融业务都需要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这样能够降低金融风险。金融机构要严格做好融资企业的关键指标评级工作,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第三方物流公司也要尽快建立较为规范的风险评估体系,尽可能将金融风险降到最低。在现有科技水平下,搭建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为行业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账款物流融资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融资
融资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试析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