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软件的浙江省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12-24 06:01孙金铭傅泽鑫鲍凡凡陈晨宇李子豪杨云皓
浙江医学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性行为艾滋病社交

孙金铭,傅泽鑫,鲍凡凡,陈晨宇,李子豪,杨云皓

(杭州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当前,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AIDS)主要传播途径。同性社交软件的兴起,为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提供了交往便利,高校已成为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1]。根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有3000多名的学生感染艾滋病[2]。国内外研究显示,推广艾滋病检测有利于降低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3-4]。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MSM的HIV检测率不高[3-5]。本研究旨在了解浙江省高校大学生MSM的HIV检测情况,探讨影响检测行为的因素,为提高大学生MSM艾滋病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纳入条件为在某知名同性社交软件上注册的浙江省高校在读大学生用户(不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本专科生),年龄16~25岁,男性。

1.2 样本量计算

1.3 调查方法

课题组于2018年12月,通过某知名同性社交软件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使用统一指导语,经培训后的调查员利用社交软件的地图定位功能,搜寻全省各大高校调查对象,利用在线答题软件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

1.4 调查内容

(1)一般情况调查。共7个条目,包含是否在读大学生、性别、户籍所在地、所学专业大类、就读学历、院校性质、性取向、性行为角色的区分。(2)艾滋病检测情况。共12个条目,包含既往检测经历、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知晓情况、了解的深度、影响接受VCT服务的原因等。(3)性行为特征。共7个条目,包含固定/临时性伴类型、数量、安全套使用情况、HIV感染危险信任情况等。

1.5 统计学处理

清理和筛选采用Excel 2010软件,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回收问卷1018份,有效问卷794份,有效率77.99%;农村户籍397人,占总数50.0%,城镇户籍397人,占总数50.0%;所学专业类型分为6类,其中工科类和文史类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0.0%和29.2%,其次为理学类,占总数的18.6%,体育类最少,仅占0.5%;学历类型包括公办本科(584/73.6%)、公办专科高职(120/15.1%,)、民办本科(63/7.9%)、民办专科高职(27/3.4%)4类。

2.2 HIV既往检测情况

最近1年,大学生MSM既往检测率为48.61%(386/794),户籍为城镇的学生高于户籍为农村的学生(52.9%/44.3%,χ2=5.828,P=0.016),学历学制为民办高职高专的学生既往检测率最高(63.0%,χ2=12.03,P=0.007)。在怀疑自身感染HIV的学生中,有高达66.9%的人曾有既往检测史。

2.3 既往HIV检测途径

386名具有既往HIV检测史的学生中,其检测途径从多到少依次为:主动购买试纸检测42.23%(163/386)、主动前往医院/疾控中心检测30.31%(117/386)、献血点检测18.13%(70/386)、手术前检测6.22%(24/386)、在街头进行快速检测3.11%(3/386)。

2.4 最近1年性行为特征

从最近1年性特征来看,随着固定性伴数量和临时性伴数量的增多,既往HIV检测比例也在提高,在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大于3个时最高,分别高达76.2%和70.5%。从安全套使用频率来看,无论是具有固定性伴还是临时性伴经历的,每次性行为都戴套的既往检测率要高于其他状况,分别达到70.97%和69.4%,是未检测比例的2倍。

2.5 影响HIV检测的因素分析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取可能影响HIV检测的相关变量作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自变量纳入标准。以是否做过HIV检测作为因变量(是=1,否=0),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为:户口所在地、学制学历类型、是否接受过VCT的相关知识的培训、是否对VCT的收费有正确认识、是否怀疑自身感染了HIV、近一年肛交固定性伴数。见表1。

表1 大学生MSM人群HIV检测率多因素分析

注:a为对照组

3 讨论与建议

本调查显示,浙江省MSM大学生群体的既往HIV检测率为48.61%(386/794),在同一时期,低于长沙市的同类研究[6],略高于金莹莹等人的研究[5],一般为40%~60%[7];与普通学生人群相比,远高于该人群的HIV检测率(1.1%~2.8%)[8];与社会年轻MSM相比,低于该人群的HIV检测率[9-10](59.56%~63.50%);与美国年轻MSM的相比,远低于该人群的检测率(78%)[10],离《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确定的“经过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达90%”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本研究是通过同性社交软件进行调查,样本来源直接面向MSM大学生,而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研究MSM群体HIV检测的文献,主要是通过线下调查的方式进行,样本主要来源为主动检测人群[12]。

从既往检测史的检测途径来看,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通过主动购买试纸进行自我检测的比例最高(42.23%),而主动前往医院/疾控中心检测的比例排在第二位(30.31%)。与其他同类研究相比,最常去的检测场所为“同志工作小组”(51.6%)[3];社会上的MSM群体有80%的MSM更希望在疾控中心接受HIV检测[9]。这可能与大学生更希望通过匿名的方式获取HIV检测结果,担心MSM身份暴露有关。

从性行为特征来看,本研究显示随着固定性伴数量和临时性伴数量的增多, HIV检测比例也在提高,这与高危性行为后对感染HIV的担忧有关。研究结果提示,在高校推广VCT知识和政策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MSM的HIV检测率,大学生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免费的HIV检测对提高该群体检测率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本次研究显示“是否接受过VCT的相关知识的培训、是否对VCT的收费有正确认识、是否怀疑自身感染了HIV”、 近一年肛交固定性伴侣数增多是影响大学生MSM群体接受HIV检测的促进因素。 HIV检测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研究和其他同类研究结果,建议高校可在校内引入HIV试纸,为学生提供自主检测服务;积极联系疾控部门定期开展校园检测,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便利;同时加强VCT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MSM群体的HIV检测率。

猜你喜欢
性行为艾滋病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 世界艾滋病日》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社交距离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CERQ问卷在中国沈阳有性行为的中学生中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