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情感表达现状及护理对策

2019-12-24 06:01陈琳霞姚国利任雪英金菊芳
浙江医学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批评性敌对过分

陈琳霞,姚国利,任雪英,金菊芳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高致残的常见精神疾病[1]。大多数患者在症状得到控制后都回归家庭,因此,家庭对预防疾病复发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2]。在与患者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家庭成员与患者的交流和相处方式即患者监护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就成为影响患者疾病复发的重要因素[3]。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情感表达是指监护人对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情感表露倾向的描述,是对患者所持的态度、耐受程度及对待方式[3]。研究表明,高情感表达家庭在照护患者时易表现出过度批评、敌对或情感的过分介入[4],这些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为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情感表达,本研究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与一般患者监护人的情感表达比较,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为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的高情感表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实践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18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纳入标准: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的监护人;绍兴地区户籍居民;患者法律上的监护人并共同生活达3个月以上,了解患者病情和家庭状况,能确保提供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无精神活性药物滥用史;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患者监护人有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病史。选取同期在我院综合科住院治疗的绍兴地区户籍的一般家庭监护人150例(对照组)。研究组180例监护人中,男性78例,女性102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4.12±9.2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2例,高中或中专71例,大专及以上47例;对照组150例监护人中,男性68例,女性82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8.45±10.5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3例,高中或中专59例,大专及以上48例。2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主要包括监护人的性别、年龄、家庭结构等。(2)采用费氏修订的《坎伯威家庭问卷》中文版(CFI-CV)[4],测评监护人情感表达水平。问卷共10个项目,分别为批评性、敌对、情感过分介入、热情、赞扬、冷漠、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家庭监护水平、疾病认知及社会歧视的影响。若批评性的评分在2分以上,情感过分介入的评分在 3分以上,或出现任何种类的敌对,或者几种情况同时存在,就属于高情感表达。批评性的计分方法:仅有批评内容计0分;仅有批评语气计1分;既有批评内容又有批评语气,但不经常出现计2分;既有批评内容又有批评语气,并经常出现计3分。敌对的计分方法:无敌对计0分;敌对仅限于对患者行为的泛化性批评计1分;敌对仅限于对患者本人的全面性否认计2分;两者都有计3分。情感过分介入计分方法:无情感过分介入计0分;很少计1分;有些计2分;中度计3分;高度计4分;极高计5分。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96。

1.2.2 测评方法 组织专家(1名精神科主任护师、1名精神科主任医师)对课题组4名护士进行一致性培训,培训合格后在患者入院20天内完成对监护人的测评。具体分以下步骤:(1)由2名护士单独和家属按照CFI-CV进行30min左右的交谈并录音;(2)将录音整理为书面资料;(3)由2名护士(其中一位是与家属交谈的护士) 边看书面资料边听录音各自独立完成评分;(4)如果2名护士在评定批评性、敌对、情感过分介入3个分量表的结果不一致时,由第3位护士评定并与前2位护士进行讨论后确定结果。共有效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180例,一般患者监护人150例,有效评定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情感表达现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中高情感表达发生率为89例(49.44%)。其中表现为批评性的患者监护人21例(11.67%);表现为情感过分介入的患者监护人62例(34.45%),表现为敌对的患者监护人6例(3.32%)。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高情感表达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组在批评性、情感过分介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2组间敌对评分没有差异。见表1。

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组与对照组的高情感表达的比较分)

2.3 不同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情感表达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结构和患者的住院次数在高情感表达上存在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高情感表达比较

3 结论

3.1 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高情感表达高于一般患者监护人

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在批评性和情感介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6],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具有更高的情感表达发生率,并且监护人情感表达可成为预测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一个重要指标,此次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分析原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存在认知、思维、行为的改变,使监护人在和患者相处照护过程中会比一般患者遇到更多的困难,这也使得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要比其他病患的监护人付出更多的耐心、责任心和同理心,特殊疾病的性质决定了精神分裂症监护人高情感表达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的高情感表达中尤其以情感过分介入维度发生率最高,这可能与监护人对患者疾病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有更多的担忧有关[3]。

3.2 非正常家庭结构和2次及以上住院患者的监护人更容易出现高情感表达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家庭结构的监护人在情感表达上存在差异(P<0.05),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监护人在高情感表达上高于正常家庭结构的监护人。家庭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作为个体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不仅为个体发展提供基本物质保障,更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及情感支持,健康家庭对患者的康复起积极作用[7]。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由于疾病影响容易引发家庭关系的不睦和破裂,这不仅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负面影响,也大大增加了患者监护人的高情感表达。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住院2次及以上的患者监护人在高情感表达上明显高于首次住院的患者监护人,两者存在差异(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首次住院的患者更有强烈意愿对疾病进行良好的管理,从而使监护人情感表达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多次住院患者由于疾病复发残存较多的慢性精神病症状,影响患者的自知力、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2],从而使监护人更多介入患者的疾病和生活有关,也可能与患者因多次疾病复发而产生对疾病控制的无力感,产生自暴自弃,从而增加了患者监护人的高情感表达。

3.3 女性监护人在情感过分介入上高于男性监护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监护人在情感过分介入上存在差异(P<0.05),女性监护人高于男性监护人。分析原因可能为,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往往承担更多照顾的责任,对患者的关注也更高,这使得她们在情感过分介入上要明显高于男性。

4 建议

4.1 加强精神疾病知识的普及宣教

精神分裂症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使监护人在照护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现实问题的困扰,使监护人在与患者相处中容易出现高情感表达。因此,让监护人正确掌握疾病的护理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利用时机、创造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对监护人进行相关的知识宣教和情感技能培训,使监护人尤其是女性监护人对患者疾病有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有理性认识,从而降低高情感表达的发生。

4.2 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社会支持

有研究表明,早期心理教育能有效降低家属情感表达水平,改善家庭功能[8]。由于疾病的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常无法与患者进行正常的情感、语言交流,从而使监护人始终处于一种即使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回应的负性情绪中,增加了高情感表达的发生。这提示我们在降低患者监护人高情感表达的干预中,要特别重视社会支持尤其是家庭情感支持的作用。如进行同理心、共情训练等技能培训,在有效降低监护人高情感表达的同时,也使患者和家庭成员之间培养一种互谅互助的家庭氛围,从而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批评性敌对过分
本期导读
《铁路信号联锁表》敌对信号的编制方法
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对古巴态度转变研究
有过一场雨
列控系统过分相特殊场景的探讨
“敌对”国家领导人会晤地点有讲究
怪你过分美丽,让我一见钟情
你是“过分幻想儿童”吗?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
都市类报刊批评性报道技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