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

2019-12-31 09:10胡锦芳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胡锦芳

[摘 要]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人们越来越重视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之一,并逐渐成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笔者以小学科学课为例,从合作学习的五要素,即积极互赖、个人责任、异质分组、社会技能和小组反思,分析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来探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关键词] 合作学习;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合作学习的理念正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付诸教学实践,人们越来越重视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1],强调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一、合作学习的概述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伍新春教授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合作学习目的、本质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应我国教育现状的合作学习五要素,即积极互赖、个人责任、异质分组、社会技能和小组反思。只有完全具备了这五个特征的学习方式,才能称为合作学习[2]。

合作学习的五个要素中,积极互赖和个人责任是核心要素,异质分组是基本要素,社会技能是前提条件,小组反思是促进要素。积极互赖和个人责任之所以是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是因为它们相辅相成,离开任何一个,合作的本质都将不复存在。[3]

合作学习是在以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采用的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是一种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为主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一学习共同体中,小组成员有明确分工,彼此之间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

(二)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合作学习能有效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改变师生单一沟通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其他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培养学生注意听取他人意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和帮助以及解决学习过程中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社交能力和民主价值观等。

合作学习既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更要学会如何合作。事实证明,“学会合作”是促进学生情感和社会意识发育的有效办法,它将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参与度参差不齐

有教师认为,凡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自然就会合作学习,学生组成小组,然后布置一些学习任务,对小组间如何交流、怎样互动等深层次的问题考虑较少。这样的课堂表面热闹,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小组内总是有部分学生积极强势、包揽一切,而有部分学生却被动寡言、无事可做,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二)缺乏合作技能

合作是需要沟通、协调、担当甚至妥协等技能的。对于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学生来说,这些合作技能既不是与生俱来的,更缺乏家庭和学校有目的的培养,因此他们在科学课堂上就会出现缺乏担当、相互推诿、以自我为中心、你争我抢等等让老师头疼的各种状况,使小组合作失去意义,导致小组合作缺乏实效性。

(三)缺少合作学习中的深入合作与探究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要让学生围成一圈开展小组讨论,这种小组讨论成为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论怎样的教材内容,不论是否恰当,都刻板地选用这样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忽略了通过设计有价值、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推动学生积极合作、深入探究,造成学生合作探究浅尝辄止或是流于形式。

(四)忽略过程性评价

科学活动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地穿插在整个科学学习过程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更多听到的是“我发现……”“我观察到……”的个人看法,而老师也常常针对个人进行评价,缺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看不到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优势与长处,无法体验在合作中的自我价值,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采用“同组异质原则上的自由组合”的建组方式

采用“同组异质原则上的自由组合”的建组方式,构建积极互赖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的潜能。要解决在合作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做好小组组建是重要的前提。为了避免小组规模大小的不一致,学生凭个人喜好、友情等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可遵循下面三个原则来实现“同组异质原则上的自由组合”的建组方式:(1)四人小组,两男两女;(2)学生自主组建小组须能体现不同能力、个性、特长、兴趣的互补;(3)自由组队须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在组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协调和组织工作。

采用这样的 “同组异质原则上的自由组合”,既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質”的分组原则,又从心理上满足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要求,充分给了学生选择小组成员的权利,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小组建设中,有利于增加对小组的认同,减少合作中相互推诿、埋怨的现象,调动学生小组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促进构建小组成员间积极的互相依赖关系,促使个体责任感的形成,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

(二)设计小组角色和任务

精心设计小组角色和任务,培养个人责任心。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份责任,是增强小组凝聚力的有利法宝。如引导学生自荐、民主选举等方式产生协调员、音控员、保洁员、操作员、记录员等角色,这样可以促进每位成员的责任心,建立起积极的互赖关系,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角色和分工,避免“搭顺风车”现象,实现成员间相互协作,培养和锻炼他们积极建议、说服、理解、接纳、协调等合作技能,在这个过程中也加深了他们对自己、对别人的了解和认识,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互赖的基础。

(三)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合作学习方法多种多样,适用的范围也不相同,其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存在差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方法,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1.共同学习法(LT)

共同学习法[4](Learning  Together,简称LT)是由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逊兄弟等人研究开发的,是合作学习中运用最多的方法之一,也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合作学习方法之一。其具体流程是:在已有的小组建设的基础上,明确小组学习的共同目标—明确组内角色分工—小组讨论完成目标的方法、程序、规则—实践行动—小组呈现共同的成果—汇报、评价。

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一课可以运用共同学习法来设计教学。

2.小组探究法(GI)

小组探究法[5](Group  Investigation,簡称GI)是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莎伦夫妇”提出的。小组探究法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具体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学内容需要较长时间,不仅在课内进行而且还须延伸到课外进行,这样的教学内容常常运用小组探究法,具体过程为:每个小组从全班大的项目中选出一个小课题进行调查—制订小组的探究计划—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协作,将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分析综合和讨论,提出小组报告—每个小组做介绍或展览,并向全班同学交流他们的发现—由师生共同对探究的结果作出评价。

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一课可以采用小组探究法来设计教学。

3.切块拼接法 (Jigsaw)

切块拼接法[6]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具体过程是将教学的学习总任务分A、B、C、D、E等个小子题,每一个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的小子题,再让各小组学习同一小子题的成员组成小子题 “专家”小组展开讨论和探究,再让“专家”各自回到原来小组,将所学交给他们的小组成员,由全组的同学将切块的学习任务拼接完成总任务。

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土壤中有什么》一课可以采用切块拼接法来设计教学。

在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虽然组内每位成员研究的问题不同,但最终让每个人掌握了几种不同的小子题内容 ,学生不仅承担了“学生”的角色,同时承担 “教师”的角色,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学习。

此外,合作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四)构建小组综合评价机制

构建以“快乐积分”为特色的小组综合评价机制,让学生始终保持持续合作的愿望和动力。在合作学习中,评价是改进和完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实效,不仅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行为和合作成效等进行评价。“快乐积分” 评价的原则是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建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快乐积分”评价方式可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定量评价包括课堂笔记、期末检测、平时课堂快乐积分、学期特色作业、科技活动等几个方面的量化积分;定性评价重在对合作学习的“质”的发展,关注小组团队在探究情境中的合作状态,使学生明白合作中哪些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肯定的。具体做法是通过《科学课堂快乐积分表》《科学学习期末综合评价表》来落实评价,从而实现对每个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的综合性评价。

这种综合评价方式,既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又有助于教师从多方面获得改进工作的信息,诊断、反思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要实现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我们要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目的、本质和意义。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件长期性、艰巨性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合作学习,采取恰当的策略,发挥出合作学习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2] 伍新春,管琳.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22-35.

[3] 伍新春,管琳.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26.

[4] 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82-83.

[5] 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85-86.

[6] 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86-88.

责任编辑 吴晶晶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