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疍家话研究综述

2020-01-02 16:27程敏敏
梧州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粤语方言语法

杨 奔,程敏敏

(1.2.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疍家指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港澳等地以舟楫为宅,捕鱼为业的水上人家。在书面上,“疍”也写作“诞”“蜑”“蛋”“蜒”等。关于疍家的史料记载,较早见于《三国志·黄盖传》,其中记载到:“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1]这里的“诞”指的就是疍家。

早期对于疍家话的研究只存在于零星的文献中,缺乏对疍家话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描写和分析,所以人们对疍家话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模糊的阶段。例如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提到了广西钦州疍家“语似福广,杂以广东西之音”[2];林语堂认为疍家话是一种既不属于闽语,也不属于粤语或客家话,它是和黎、畲、苗等少数民族语言一样,属于土著语言[3];徐松石认为岭南疍家没有特殊的语言[4]。

近年来,疍家话引起了语言工作者的注意。较成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疍家话语音研究如果从白云发表的《象州蛋家话音系结构》[5]和郭淑华的硕士论文《澳门水上居民话调查报告》[6]算起,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毛春洲的《疍民语言研究述评》从疍民语言的起源、疍民语言分类与分布、疍民语言特性以及疍民与语言关系四方面对疍民语言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而对于更为专业和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上面的研究,在综述中没有体现出来[7]。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系属这几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做一个综述,为今后的研究铺路。

一、对语音的讨论

邢福义所著《现代汉语》认为“掌握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最重要的是认识该语音系统的规律性和独特性”[8]。在对疍家话进行系统的研究之前,人们对其的认识是模糊的,关于疍家话属于哪个语言系统,是不明朗的。所以前期的疍家话研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多集中在语音方面,试图通过掌握疍家话的语音特征,来给它的系属定性。在前人的努力下,收集了大量疍家话的语言事实。这些语言材料从语音的角度为疍家话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材料支撑,获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中,有对某个特殊语言问题进行讨论的文章,有对单点疍家话进行全面描写的文章,也有将多个点进行对比的文章。下面从三个方面对疍家话语音研究进行概述。

(一)对单个特殊语言现象讨论起点高

早期从语音方面系统地讨论广西境内疍家话的学者是白云,其论文《象州蛋家话音系结构》引入区别性特征来定义音位,指出象州蛋家话的声韵配合受一定配音律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主元音和韵尾、声母和韵尾以及声母和主元音三个方面,文章指出,制约的主要原因是语言中极为普遍的语音现象——异化作用。这篇文章首次将广西境内的疍家话语音从专业性的角度介绍给世人,具有针对性和深入性,为后来疍家话的研究奠定了基调[5];其另一篇论文《从“空格”现象看象州疍家话音系的历史演变》揭示了象州疍家话语音系统的不对称的空格现象,从音系缺口、音系中出现声韵配合上的空格等方面找出语音发展的历史轨迹,探析了象州疍家话历时演变对共时音系的影响[9];以上两篇文章为疍家话研究补充了丰富的、详实可靠的语言材料,讨论起点高,分析深入。

(二)对单点研究全面细致

2002年到2007年出现了数篇关于疍家话语音研究的文章和学位论文。例如郭淑华的硕士论文《澳门水上居民话调查报告》描写了澳门水上居民话的声韵调系统,通过与澳门话、普通话的比较,展现了澳门水上居民话的语音特色[6]。白云所著的《广西象州县疍家话同音字汇》[10]《灵川县大圩镇毛村话语音》[11]《广西融水疍家话音系》[12]详细描写了象州县、灵川县、融水疍家话的声韵调系统,分析了它们的主要语音特点。王海燕的硕士论文《连江渔村方言词汇调查研究》对福州连江苔菉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了描写分析[13]。

2010年以后,广西疍家话研究呈现出群花渐放的姿态,广东地区疍家话研究也开始升温。这个时期的研究性论文除了期刊论文对疍家话进行讨论以外,出现了多篇讨论疍家话语音的硕士论文,在语音方面向着更加纵深的方向迈进,无论是从研究的深度还是材料的广度,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期刊论文方面,潘家懿、罗黎丽的《海陆丰沿海的疍家人和疍家话》记录了海陆丰沿海疍民所使用的“瓯船闽语”和“拖船粤语”,分析了“瓯船闽语”和“拖船粤语”的分布、声韵调、语音特点[14];黄高飞、徐丹丹所著的《北海市侨港镇婆湾岛归侨疍家话的性质》描写了广西北海市侨港镇的越南婆湾岛归侨疍家话的声韵调系统,认为这是一种混合着不同外来层次语言的方言[15]。在学位论文方面,全面细致地介绍疍家话语音系统的有:高洵的《汕尾城区渔民新村方言词汇调查研究》[16]、黄增霞的《广西南宁疍家话词汇研究》[17]、陈凤婷的《贺州昭平疍家话研究》[18]、许婉虹的《饶平疍家话语音研究》[19]、蒲静的《桂林市区船上话语音语法研究》[20]、杨静妍的《中山市南朗镇冲口门渔村疍家话语音词汇研究》[21]、程敏敏的《梧州疍家话语音语法研究》[22]等,这些论文的发表给我们对各个疍家话语言点的语音面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文章通过与中古音的纵向比较,归纳了疍家话的语音特征,揭示了其历史演变的轨迹;运用计量的方法,将疍家话与具有代表性的当地方言进行横向比较,从共时的角度观察疍家话在语言接触中的演化,为疍家话的系属讨论提供了大量语料支撑。以上这些文章不仅从广度上扩大了对疍家话的研究范围,为疍家话研究补充了丰富的、详实可靠的语言材料,而且也从深度上进一步挖掘疍家话语音上的特点,给我们呈现了疍家话更全面的语音面貌。

(三)多点对比研究成果突出

对多个疍家话语言点进行对比研究的代表性论文是白云2007年发表在《方言》上的《桂南疍家话的归属》,在此之前,关于疍家话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文章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对多个桂南疍家话语言点的语音和粤语的语音进行比较,发现桂南疍家话和粤语的语音特征相当一致,首次明确提出桂南疍家话应该归入粤语[23]。这篇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疍家话研究从一般的描写和分析,提升到系属问题的讨论上来。

同年,白云对广西疍家话语音进行专门研究的专著《广西疍家话语音研究》问世,这本专著是目前笔者所见的论著中,对疍家话语音描述得最为详细的一本著作,也是作者对广西桂南和桂北疍家话总结性的专著。这本书主要集中在对语音的描写、比较和分析。选取11个桂南疍家话方言点和5个桂北船民话方言点,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讨论了影响疍家话音系结构的原因,通过对各个疍家话方言点与粤语、平话的代表点比较后发现,桂南疍家话和粤语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声类和韵类的分合还是实际的读音方面都有着很大程度的一致性,桂北船民话跟桂北平话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多点对比的突出成果是确定了广西疍家话的系属问题,确定桂南疍家话属于粤语,桂北疍家话属于平话,明确了疍家话不是一个与北方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吴方言等汉语方言平行的、独立的方言,更不是一个独立的语言,而是一个对疍家族群所使用的方言的通称[24]。这在疍家话研究史上具有分水岭的作用,往后关于疍家话研究的文章,都关注到了疍家话系属的问题,桂南疍家话属于粤语,桂北疍家话属于平话的观点被后来的研究进一步佐证。

二、对词汇和语法的考察

长期以来,学界对疍家话的关注多集中在语音方面,缺少对词汇和语法的深入描写。近几年,学界对疍家话的研究开始涉及到词汇和语法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期侧重于语音研究的不足。

(一)词汇研究多集中在学位论文

疍家话词汇研究大多数集中在硕士学位论文,个别文章讨论到了疍家话词汇,例如潘家懿、罗黎丽的《海陆丰沿海的疍家人和疍家话》[14]。在学位论文中,词汇研究主要有两点突出的贡献:第一,对词汇的调查比较全面,涉及到了天文地理、时令时间、农业、器具、称谓、亲属、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也有对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副词、介词、连词、量词等的调查,涉及的范围广,还反映了疍家话的渔业词汇,呈现了当地的渔业特色,给我们呈现了较为完整的疍家话词汇面貌;第二,大部分文章将疍家话词汇跟疍民所在地的强势方言进行比较,在词汇的层面为疍家话的系属讨论提供了论据。下面对这些文章的词汇研究进行介绍。

潘家懿、罗黎丽的《海陆丰沿海的疍家人和疍家话》记录了海陆丰沿海疍民所使用的“瓯船闽语”和“拖船粤语”,分析了“瓯船闽语”和“拖船粤语”的分布和词汇特色[14]。

郭淑华的《澳门水上居民话调查报告》描写了澳门水上居民话的词汇,将其与澳门话、普通话进行比较,展现了澳门水上居民话的词汇特色[6]。

王海燕的《连江渔村方言词汇调查研究》调查了连江苔菉话的日常生活词汇、熟语等,从社会学和渔业的角度,来说明语言和社会以及当地渔民的生产习俗之间的关系,并对调查所得词汇从构词方面进行了归纳[13]。

高洵的《汕尾城区渔民新村方言词汇调查研究》对汕尾城区渔民新村方言的声韵调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侧重在词汇的描写和研究上,从词汇构成、基本特点等方面对汕尾城区渔民新村方言的的词汇进行描写,并将其同属闽方言的潮州话词汇进行比较,探讨了其词汇特点,展现了渔民新村方言词汇的海洋文化特色[16]。

黄增霞的《广西南宁疍家话词汇研究》将南宁疍家话与普通话进行比较,揭示疍家话构词、语义等方面的特点。此外,运用计量的方法,将南宁疍家话词汇与南宁白话、广州话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南宁疍家话与南宁白话、广州话的相似度较高,在基本词汇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在词汇的角度为南宁疍家话属于粤语系统提供了材料的支撑[17]。

陈凤婷的《贺州昭平疍家话研究》在构词形式、构词理据、词义三个大方面将昭平疍家话的词汇与普通话的词汇进行共时比较,发现在构词语素的选择和使用上,昭平疍家话与普通话存在明显差异,此外,文章将昭平疍家话的词汇与广州话的词汇进行计量比较,发现两者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大体相当[18]。

杨静妍的《中山市南朗镇冲口门渔村疍家话语音词汇研究》从古汉语词、古百越语词和外来词这三方面来展示冲口门渔村疍家话的词汇概貌;从共时角度出发,比较冲口门渔村疍家话与普通话在构词形式、造词方式和词义上的差别;通过与广州话词汇进行比较,认为中山市南朗镇冲口门渔村疍家话的词汇跟广州话词汇有相当大的一致性;最后从方言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冲口门渔村疍家话与疍家文化的关系[21]。

(二)语法研究刚刚起步

涉及语法研究的论文成果不多,最近两三年才刚刚起步。主要是以下三篇学位论文:

陈凤婷的《贺州昭平疍家话研究》主要从封闭性词类研究、动词的体貌特征研究、句法研究三个方面对昭平疍家话语法进行分析[18]。

蒲静的《桂林市区船上话语音语法研究》对桂林市区船上话的语法进行了专题性描写,从词法分析、代词分析、虚词分析、句法分析角度展现桂林市船上话的语法面貌,着重对有特色的语法现象作了相关的讨论[20]。

程敏敏的《梧州疍家话语音语法研究》对梧州疍家话的语法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记录,分别从词类、句式和句类几个方面展现梧州疍家话的语法面貌。这篇文章在语法的层面,为广西桂南地区疍家话的研究补充了较为详实的语言材料[22]。

三、对系属问题的讨论众说纷纭

关于疍家话的系属问题,各家在讨论的时候,将疍家话与疍民居住地所说的强势方言进行对比,主流的观点是疍家话不曾有过独立的语言,疍民所使用的语言因地而异,并且与他们日常频繁接触的当地方言有密切的关系。关于疍家话的系属,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粤语性质

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是现能查到关于疍家话记录较早的文献,提到了广西钦州疍家“语似福广,杂以广东西之音”[2]。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一》提到了广东的疍家话,认为广东的疍家人说的是一种“不正确”的广州话[25]。

陈序经所著《疍民的研究》发现疍家人的语言跟所在地的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广东一带的疍民说粤语,广西的疍家与当地的粤语、客家话和壮话有关系。”[26]

可儿弘明认为香港疍家话就是粤语,但又与广州话存在差异,有着自身风格的语调。

梁猷刚在《广西钦州地区语言的分布》中提到,“在北海市附近海岛及沿海一带还有一种叫蛋家话的汉语方言”,虽然作者没有明确指出北海市的疍家话的系属,但是文章指出,从主要特点看,北海市疍家话跟粤语比较接近[27]。

张寿祺、黄新美的《珠江口水上先民“疍家”考》调查了广东珠江三角洲或者在西江、北江以及东江以至海南岛三亚市,认为“历史上的水上先民后代‘水上居民’,他们以广州方言为其群内通用的方言。虽然在口语上、在一些词汇发音上,各地有其清音、浊音、变异音的差别,但他们都是属于粤语语支的方言”[28]。

黄谷甘在《海南省三亚市汉语方言的分布》中提到,“疍家话是三亚市南海、榆港、后海和藤桥渔业村水上居民说的一种汉语方言,使用人数五千多人,属粤语。”[29]

潘家懿所著的《广东饶平疍家粤语的变异及其交际功能的丧失》认为从来源上看,广东饶平疍家话属于粤语[30]。

白云的《桂南疍家话的归属》一文在声、韵、调三个方面比较桂南疍家话和粤语的语音特点,“发现桂南疍家话和粤语的语音特征相当一致,有些语音特征是粤方言区别于汉语其他方言的区别性特征。”[23]同年,出版了《广西疍家话语音研究》将桂南疍家话与粤语比较后发现,桂南疍家话和粤语之间存在着及其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声类和韵类的分合还是实际的读音方面都有着很大程度的一致性。这些大量的共同特征,桂南疍家话和粤方言语音上这种对内一致、对外排他的语音特征充分说明,桂南疍家话是粤语家族的成员,应该归为粤语[24]。

庄初升所著的《岭南地区水上居民(疍家)的方言》不局限于地域的限制,从整体上对岭南地区疍家话的分布、特点和归属进行了概述性的描写,指出岭南地区的疍家话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方言类别,岭南各地水上居民不曾有过独立的语言,“这些疍家话大部分属于粤语,与粤语的标准语广州话有所不同,但相互之间的差别不太大。”这篇文章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岭南地区疍家话的归属问题,进一步推动了疍家话的研究[31]。

除了上面的论著以外,还有一些硕士论文通过数据分析对疍家话的系属进行了讨论。例如:郭淑华的《澳门水上居民话调查报告》认为澳门水上居民话属于粤方言的分支[6];黄增霞的《广西南宁疍家话词汇研究》认为南宁疍家话应该属于粤语[17];许婉虹的《饶平疍家话语音研究》认为饶平疍家话是被粤东闽南方言包围的粤语方言岛[19];杨静妍的《中山市南朗镇冲口门渔村疍家话语音词汇研究》认为冲口渔村疍家话应属于粤语广府片[21];程敏敏的《梧州疍家话语音语法研究》认为梧州疍家话应属于粤语广府片[22]。

(二)平话、土话性质

林语堂在《闽粤方言之来源》中认为“疍家话是一种既不属于闽语,也不属于粤语或客家话,它是和黎、畲、苗等少数民族语言一样,属于土著语言”[3]。

白云所著的《广西疍家话语音研究》认为“桂北船民话和桂北平话之间,尤其是和桂北平话西片的四塘、东片的灵川、雁山等的语音有着诸多的一致性特征,应该把它们归于同一个语言系统。”[24]

庄初升在《岭南地区水上居民(疍家)的方言》中认为少数疍家话属于粤北土话、桂北平话,“北江及其支流的船民所使用的方言,一般称为‘船话’。”作者认为“船话”与韶州片的粤北土话属于同一类方言土语[31]。

蒲静所著的《桂林市区船上话语音语法研究》“以桂北平话内部语音特征、语法特点为参照,比较船上话与桂北平话的音系和语法现象,发现二者存在诸多一致性,语音上存在的差异性能得到解释且不足以影响其归属的判定。”所以作者认为桂林市区的船上话应归属桂北平话[20]。

(三)闽语性质

陈序经在《疍民的研究》中认为福建海丰一带的疍民的语言跟当地闽语有很大的相似性[26]。

庄初升在《岭南地区水上居民(疍家)的方言》中提到,“闽语性质的疍家话称为‘福佬话’,主要分布在汕尾港和香港新界沿海”,文章认为它们的闽南方言性质非常明显[31]。

王海燕所著的《连江渔村方言词汇调查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说明连江苔菉话属于哪一种方言,但在行文中说到,苔菉话是作为一种乡村口音的福州话,作者倾向于苔菉话是属于闽方言的[13]。

高洵在《汕尾城区渔民新村方言词汇调查研究》中认为汕尾城区渔民新村方言属于闽方言,与闽方言有许多共性,但又保留着自身的特色,汕尾城区渔民新村方言与潮州话一样,同属闽方言[16]。

潘家懿、罗黎丽的《海陆丰沿海的疍家人和疍家话》认为:“疍民所使用的语言基本上与其长期靠岸的地域方言相同。以广东来说,东部沿海属于闽语区,故而广东的疍家渔民也就分成讲粤语的‘西溪渔民’和讲闽语的‘东溪渔民’。”文章认为,瓯船话不是少数民族语言,而是海陆丰福佬话的特殊分支,属于闽方言的一种[14]。

通过对各家关于疍家话系属性质的相关讨论的梳理,无论是论著还是学位论文所调查的疍家语言材料,不同地区的疍家话在和粤语、平话或土话、闽语对比的时候,基本上是呈现大同小异的状态。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岭南地区的水上居民不曾有过独立的语言,这对于疍民的族源问题或许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

四、对于疍家话研究的展望

总的来说,学界对疍家话的研究成果虽然没有达到蔚为大观的状态,但也逐渐成型,初具规模了。

从时间的角度看,前期研究侧重于语音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提出了广西桂南疍家话属于粤语,桂北船民话属于平话的重要论断;后期的研究逐渐转向词汇和语法,弥补了前期只侧重语音的不平衡性,后期的研究在理论上,没有特别突出的新观点出现,但这些新的语料的出现,无论是从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方面,都对前人提出的疍家话的归属的定论做了进一步的佐证;同时,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既有传统的语音描写法,也有比较法、计量统计法。

从研究的重点来看,学术界对于岭南地区疍家话的研究,语音方面的描写和分析做得比较细致成熟,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尤其是语法方面最为单薄,早年的文章仅是偶尔提及,直到近年的硕士论文,才有专门对疍家词汇和语法做专题研究的内容。

从专著和论文的角度来看,有对疍家话的语音、词汇、语法面貌进行全面描写的文章,也有对疍家话的某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深入探讨的鞭辟之作,或者是综合多个疍家话方言点的语音材料进行横纵比较的论文和专著。

虽然岭南地区疍家话的研究在多方面都有涉及,但是仍有不少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加强。

(一)疍家话需要进行抢救性调查研究

目前为止岭南地区疍家话的描写和研究,虽然前人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刊发了不少高质量的研究文章,近年来也有一些学位论文关注到疍家话的研究。但我们知道,在岭南地区的沿江市、县、重镇,多少都有疍民的分布,所以这些研究成果相对于疍民分布的点来说,仅仅是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疍家话语料不够全面。在研究状态上,也还没有进入到研究的热潮,没有呈现百花齐放繁荣的状态。我们知道,最近几十年来,因为环境污染以及过度捕捞,现代捕捞技术对传统渔业的冲击,疍民靠捕鱼所得收入日益减少,以及国家政府出于族群平等、消灭族群歧视、普及基础教育等方面的考虑,引导疍民上岸生活,越来越多的疍民在政府的帮助下,逐渐移居上岸,告别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的生活。疍民后代有条件接受学校教育,有机会从事岸上的其他行业,并逐渐融入到陆上居民的生活,久而久之,疍民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使用疍家话或者会讲疍家话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岭南各地疍民的方言土语在急剧流失中,陷入了高度濒危的境地,我们主观上希望疍家话能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注意,在它们彻底消亡之前,进行抢救性的调查和研究。

(二)词汇和语法的研究有待深入

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早期研究重点多放在语音上面,直到今年的学位论文才逐渐扩大到词汇和语法的研究,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数量上,都不及语音研究得深入细致。而对一种语言的全面了解和把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缺一不可,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对疍家话研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展现疍家话完整的面貌。

(三)岭南地区的疍家话应进行综合比较

目前的论文和专著受地域限制比较大,通常只讨论广西或广东、福建、澳门的疍家话,在文章中的对比大多局限在一个省内的对比。在前期确定疍家话系属的时候,这样的对比是必要的,但在今后的研究中,如果能对岭南地区的疍家话进行整体上的对比,或许能有新的认识和发现,更容易给人以全面的认识。

猜你喜欢
粤语方言语法
方严的方言
在湾区时代下粤语的传承与保护
方言
《讯飞输入法》粤语直接翻译为普通话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跟踪导练(二)4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陈小春发长文怼后辈不尊重粤语
参考答案
谈方言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