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无性系茶苗移栽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0-01-07 18:17范凯王玉钱文俊丁仕波李玉胜宋鲁彬王林军丁德恩毕彩虹孙海伟丁兆堂
中国茶叶 2020年7期
关键词:幼龄茶苗茶树

范凯,王玉,钱文俊,丁仕波,李玉胜,宋鲁彬,王林军,丁德恩,毕彩虹,孙海伟,丁兆堂*

1.青岛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266109;2.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276800;3.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250000;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271000;5.威海市农业农村局,264200;6.日照市茶叶技术推广中心,276800;7.临沂市果茶技术推广中心,276000;8.泰安市农业科学院果茶研究所,271000

山东省自“南茶北引”成功后,经过60余年的发展,全省茶园面积2.31万hm2,产量2.2万t,茶叶产值近40亿元。茶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茶树良种化是茶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近几年来,不断有茶农反映,无性系茶苗移栽中常出现茶苗死亡现象。笔者调查发现,新移栽茶苗长势弱,分枝少,发根、分枝速度慢;部分茶苗冬季出现基部皮裂现象,次年春季叶片枯黄,随气温升高,茶苗慢慢死亡。这种现象有时局部发生,有时会大面积发生。不同品种间茶苗死亡率存在差异;裸根苗、穴盘苗间存在差异;栽培季节、配套技术不同,死亡率也存在差异。

一、茶苗移栽死亡原因

1.土壤改良不到位

部分新植茶园土壤pH值偏高,种植茶苗前未深耕改土或改土不到位,导致根系无法正常生长。

2.气候胁迫严重

冬季冻害严重,部分茶园越冬防护不力,幼龄茶树遭受冻害;风蚀侵害,栽培茶苗后缺少防风措施,幼龄茶树受到风吹日晒,严重影响根系发育,导致根系死亡;干旱胁迫,季节性干旱与灌溉水硬度较高,导致茶苗死亡;涝害,夏季多雨,排水不畅造成茶园内涝,再加上高温强光,茶树因水涝和高温死亡。

3.茶苗质量差

一是引进茶苗大多为裸根苗,在长途运输或栽植过程中茶苗根系损伤严重。二是引进茶树品种长势弱,未经驯化,对北方气候环境适应性差。

4.杂草竞争

幼龄茶园茶树郁闭度低,茶树行间空旷,为杂草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过度生长的杂草不仅会争夺光照、水分和养分,同时还是一些病虫害的媒介和寄主,严重影响幼龄茶树的生长。

5.人为机械损伤

田间管理如锄草、施肥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茶苗机械性损伤而死亡。

二、解决茶苗死亡的对策

1.改良土壤

针对茶园土壤pH值偏高的问题,可通过使用硫磺粉、腐殖酸、黄腐酸、柠檬酸,少量配施硫酸铝、硫酸亚铁,或结合水肥一体化设施推送稀硫酸等,提前1年将茶园的土壤pH值调至5.0左右。

2.营造防护(生态)林

为减少北方冬季严寒和大风对茶苗的侵袭,在栽茶前首先要营造高标准防护林,通过栽培侧柏、蜀桧、红叶石楠等高大宽幅树种,实现挡风效果。

3.培肥地力

针对茶园土壤板结,肥力水平低等问题,可在植茶前深耕改土,使用有机质、粗纤维含量高的秸秆、畜禽粪便等深填至60 cm深的沟底;在地表覆盖生物质材料,如花生壳、稻壳、稻草、麦秸、豆秸、玉米秸等,经轻微腐化后,覆盖到土壤表面,可保水、压草,增加土壤有机质,为土壤微生物、土壤生物创造适生环境。

4.茶苗选择

生态条件不好的茶园,建议不要发展无性系品种,更不要在秋冬季栽培茶苗。如确实要发展茶叶生产,建议采用种子直播,并通过提纯复壮,保证种苗纯度,加强肥水管理,同样能实现优质高产。

针对裸根苗长途运输中失水和损伤严重的问题,可选择穴盘和营养钵等轻基质培育的茶苗。

5.间作套种

茶苗移栽后,及时套种大豆、绿豆、红小豆、花生等,套种应不以收获为目的,使其回归土壤,培肥地力;秋季茶苗覆盖前在茶行间播种豌豆,次年5月前留于园内,既可压春草,又可保水提肥。同时,提倡在茶园周边及空隙地,栽培彩色、开花、结果树种或花卉,如红叶石楠、日本甜柿、白玉兰、金银花、海棠花、樱花、菊花、柠檬草、月季花等,既改良茶园生态条件,又增加茶园观光效果。

6.幼龄茶园田间管理

为防止夏季高温干旱对幼龄茶苗的影响,栽培后应及时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搭建遮阳网等进行灌溉和遮阴;为保水压草,提倡生物质覆盖,不提倡覆盖地膜或地布。

为避免人为机械损伤,田间管理过程中可采用一些小型轻便机械,尽量减少人为损伤茶苗。为防止涝害,排水不畅或平地茶园可起垄栽植茶苗,垄高10~20 cm。

猜你喜欢
幼龄茶苗茶树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幼龄白木香含锌量无损诊断
浅谈幼龄动物的营养与免疫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