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2020-01-08 15:33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放风筝调动生活化

周 静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中心中学张集矿小学 江苏徐州 221147)

语文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学习语文的意义,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入挖掘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加强实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终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升知识学习效果

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能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效果。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时,在对语文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举一些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案例,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这些案例讲解语文知识,最终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春天相关的景色,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感受春天万物复苏带给我们的生机盎然的情感体验。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学会观察,了解春天带来的生活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春天的感知和体验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二、进行生活化讨论,增强知识认知能力

进行生活化讨论是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完一节课时,会留出一些时间与学生交流,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能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本节课学习的语文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在开展生活化运用环节中,要确保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要求,把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彻底调动起来。例如,教师在教学《塞翁失马》一文后,可以让学生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展开讨论,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与塞翁失马相类似的事情进行分享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更深刻理解塞翁失马的含义。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念,为他们以后的成长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2]

三、再现生活化场景,提升知识感悟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记录着生活气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在脑海深处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但有些课文中的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学生理解时有很大的难度。此时,教师可以提供文章背景情节,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善于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再现课文中描绘出来的生活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作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课文中描述的场景,还可以以课本剧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实现生活化教学,把课文中的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例如,教师在教学《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田忌、孙膑及齐威王。学生通过生动的表演,对文中孙膑为什么会胸有成竹理解的更加深刻,并进一步认识田忌和齐威王。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布置生活化作业,培养知识应用水平

布置生活化作业是教师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一种手段。教师在讲解完一章知识后,可以利用做作业的形式,考核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程度,把生活化内容有效融合到作业中,在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应用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风筝》这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去放风筝,亲身体验放风筝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放风筝时,感受和理解文章中讲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篇以放风筝为主题的活动感想,让学生通过写作与文中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五、总结

总之,生活化语文教学是构建小学高效教学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确保创设出来的生活化内容符合当下学生认知能力与兴趣需求;要让学生通过兴趣迁移,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彻底调动起来,为构建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放风筝调动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调动学生情感 提高课堂效率
放风筝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