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导图助力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

2020-01-08 15:33宋丽会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导图知识点内容

宋丽会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重庆 409812)

教师结合学习实例可以发现,思维导图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具有实质性的作用。教师可通过此方式构建知识架构,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及自身思维整理,进而形成较为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注重思维培养及知识掌握,而思维导图的优势恰好符合。因此,教师可把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从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

(一)把思维导图更好地应用在课前预习中

把思维导图合理应用在高中地理课前预习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课本内容中的地理知识点进行把控。学生在预习的进程中,可以对地理知识有深刻的了解,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有效提升。比如,教师在讲解关于“地球运动”的相关内容时,教材中的内容主要讲解了地球的公转,以及自传的相关规律,对实际的图像没有清晰的表述,学生很难直接分析和辨认出地球处于公转和自传过程中的不同特点。教师可以把做好的思维导图放入课前预习中,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别有更加细致的感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把学习的知识点和思维导图的要素进行有效的对应,便于掌握其中涵盖的科学知识。[1]

(二)课堂学习中有效运用

课前预习中运用的思维导图缺乏系统性和完善性,只是用于引导学生预习,让学生明确新课的知识框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增强互动,共同探讨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完善和补充思维导图,把学生思维引到纵深区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挖掘知识之间联系,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在思维导图中标注出存在理解障碍的部分,课堂中有目的性的听讲。学生在消化知识以外,还能学会思考,记忆效率会提高,理解透彻,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不会有太大的障碍。高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是把精力放在记笔记上,听讲不够专心,经常在记笔记过程中错过重要的知识点,笔记缺乏重点和层次性,给后面的复习增加难度,不利于思维训练。课堂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改变这个情况,所有分支都是围绕着中心,把重要的内容用关键词表示出来,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而且一层一层的结构,使得地理笔记更具有层次性,记笔记的任务变轻,从思维导图窥探所有的知识点,清楚相互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延伸和迁移。

(三)复习中应用

高中地理知识复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起到巩固课堂学习成果,解决未理解的知识点,具有查漏补缺的作用。学生复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学习过的知识,学习热情不够高。此时,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把精力投入复习中,对琐碎的知识进行归纳,并且串联起来,提高复习成效。思维导入先要确定中心词,以点带线,由其引出多个分支,并且进一步的细化,以线带面,复习更为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思维可视化。从而调动学生复习的能动性,高效完成复习目标和任务。比如,学生在复习“区域地理”这部分知识时,以亚洲为例,从两个方面着手,分别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是一级分支。自然环境又可以发散出很多分支,如气候、环境、地形等。人文环境同样可以引出众多分支,如宗教、认知、观念等。

(四)使用思维导图更好地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的知识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去记忆和学习。如果学生只采用传统的机械式和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背诵课本的知识内容,很难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而教师借助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借助图表,获取高中地理教材中不同单元的内容,并按照顺序记录下来,让学生在期末复习备考的时候,可以按照提前梳理好的知识顺序去复习和记忆。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便于及时查缺补漏。

(五)串联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地理学科的知识点不仅复杂,还存在较难理解的问题。因而,学生们在记忆、理解时,也存在较大的问题。但同类型的气候特点、形成原因等问题,如果进行对比记忆,还是非常容易记忆,而且很多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后,能够找到它们的共同点,从而再进行记忆。但是,学生由于自身还不成熟,他们需要依靠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而教师则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既避免了直接总结,也能让学生自己学着总结归纳。这样,教师不仅能用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发展。

二、策略

(一)突出中心主题的运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高中地理课堂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开展。为了让地理的学习变得更轻松,学生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主题思想,通过主题思想绘制思维导图。[2]

(二)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地理的特性决定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在学习到必修一时,最先学习到的是关于地理科学的知识,这一部分的内容较抽象,学习的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清理零散的思路。除此之外,教师在运用其它方式进行教学时,要注意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实践性是指思维导图的运用和课堂教授内容密切相关;趣味性是指思维导图的运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的地理成绩,教师一定要将思维导图的运用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思维工具,它能处理信息,把思维变得更加形象化。教师把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识记所学的内容。高中地理内容里涉及很多地图和图表内容,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把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优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帮助学生学好地理知识。

猜你喜欢
导图知识点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