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2020-01-09 09:17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徐国璋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优秀作品写作文习作

■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 徐国璋

“提高核心素养”或许有人会感到陌生。但它的代名词“素质教育”则是教师十分熟悉的教育术语。对于语文作文教学,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根据时代所需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代表着时代发展朝气与活力的教师需要保持自身学习优势,在时代潮流中稳步前进,积极学习。写作教学相对于其他板块的内容具有更高的教授难度。针对作文教学,迫切需要教师寻觅新型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传统写作教学方法的倦态已经显而易见。学生对于写作文有着难以消解的排斥心理,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急需改善的问题。

核心素养在此时便成为教学指南针,督促着教师在作文教学方法上重新规划,进一步明确教学任务,使作文能够成为学生快乐学习中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新课改内在精神的指引下,立足教材教学,促进学生作文基础的夯实,利用生活促进教学,引导性学生心观察,使教学方法富有多样性,帮助学生拓宽思考范围,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促成大量素材的累积,进而实现小学作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在情感体验中捕捉创作灵感

小学生因为自身年龄的特点,在习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逻辑混乱、内容表达不清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对小学生所写作文的观察,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字数的编凑。面对作文主体感到无话可说是大多数学生的真切感受,灵感和独特的想法更是遥远。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写作文时是通过编造故事来对主题进行阐述的。甚至有同学套用作文书中的模板,其作文缺乏生机与思考。在有些小学生作文中还可以发现堆砌词句的情况,难以寻见真情实感的痕迹。虽然小学生们正处在一个释放天性的时期,但是很多学生所完成的作文中却充斥着假、大、空的东西。如就“父母之爱”主题进行写作时,很多学生都会写父母在雨夜中背自己去医院的故事。这些生搬硬抄的东西成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绊脚石。

在写作文时最重要的就是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通过对主题的思考与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建立联系,通过真实的经验表达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引导学生悉心观察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所发生的一件件平凡小事。这些小事往往能够蕴藏着人们无限丰富的情感。在写作文时,必须要写自己真实的情感。而这些丰富的情感则来自多彩的生活经验。因此,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有自己奇妙的世界,等待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去认真体会,需要学生在体验生活情感中,捕捉习作灵感,描绘这个丰富奇妙的世界。

二、在优质阅读中促进素材积累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更称得上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现行的分数考试制度的压力下,有些学生基本上只读教科书,而忽略对课外优秀作品的阅读。在这种形势条件下,学生们就缺少了对课外间接知识的获取。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每天所能观察到的人、情、事、景是不足以让学生将其作为所有作文的撰写素材。因此,课外读物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阅读,学生能够将此作为了解大千世界的一个窗口,一条捷径。但是,面对分数制考试的形势,课外作品往往会遭到教师和学生的忽视。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提倡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阅读教学,不能私自将阅读课取消而改换成学科教材方面的教学。否则,只会在心理层面增加学生对写作文的厌倦感和排斥感。教师的一项紧迫任务便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优词美句的积累会成为学生习作时所拥有的一项财富,促进财富转变为自己创作时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及时组织语言,将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强烈感情转化为书面语,作为记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学生的阅读成为其创作的源头,在阅读中拓展个人知识,提升思想水平,锻炼思考的能力。在良好的阅读教学的辅助下,学生在提笔习作时就能较容易地做到言之有物,真正做到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并重,融会贯通,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目标得到发展。

三、在模仿借鉴中寻找写作方法

在写作中光有丰富的创作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巧妙、有效的方法将这些素材有机组合起来,将丰富的语言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起来,才能够创作出一篇真正具有高水平的作文。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创作一篇优秀作文的方法还不容易。写作文是有方法可循的。对于刚开始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引导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模仿借鉴无疑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有效方法,这同绘画、书法中的方法是相通的。

在模范中学习优秀创作者的方法,学习优秀作品的结构、组织方式、语句特点等。模仿实际上才是做出创新的第一步。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借鉴优秀作品中的好词佳句可以说是教师熟知但又未做到位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优秀作品中谋篇布局的技巧,为自己作文中的谋篇布局奠定思考和创作的基础。模仿是学生创新之路上的垫脚石,通过模仿和借鉴,学生才能够慢慢摸索出创作的方向。这也为学生后来在写作上进行创新奠定基础,在技巧的掌握中充实创作材料,取得进步。

四、在口语交际中提升写作技巧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并不内向,在日常交流中能够做到滔滔不绝。但是一旦动笔写作文,则心里的“声音”似乎戛然而止,久久不能动笔创作,缺少语言材料。究其原因在于说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必备社会活动。

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说话这一行为活动能够帮助人们表达思想,交流经验感受。说话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得到了无数次的实践练习。因此,人们在说话时也就不会感到无法组织语言。书面语是语言的另外一种类型。人们也可以通过书面语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但书面语具有与口语大不相同的特点,例如整齐规范性等。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缺乏对这一方面的锻炼,因此往往会出现无从下笔的状况。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创作时,将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口语在心里“说”出来,使感情的表达达到一种流畅的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说”与“写”的有机组合,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能够促进写作技巧的习得,促进作文学习的进步,一举两得。

五、在坚持日记中形成写作习惯

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每天创作一篇作文也会由于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实现。然而写作文一定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每天记日记,将这种简单短小,没有过多字数限制的写作形式作为学生学习写作文的训练。通过长期地的记日记,学生能将此行为形成个人生活习惯,将自己的感情随时记录下来,并能够做到有感而发,酣畅淋漓地记录情感,在享受精神生活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

六、结语

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教师应该注重时代与智慧的结合,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优秀作品写作文习作
优秀作品展示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风景月赛优秀作品
2015《垂钓》十大优秀作品隆重揭晓
写作文等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