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初探

2020-01-09 09:17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怀斧小学尤月英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写作能力课外阅读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怀斧小学 尤月英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自身的精力十分旺盛、并且求知欲望也十分强烈,在以往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课堂阅读、难以实现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切实满足,也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而在课程革新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的阅读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赞同和认可,基于人们越来越重视课外阅读的基础,跟随课程革新带来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确保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和不断提升,进而实现学生视野的开拓、社会经验的丰富、知识结构的不断充实以及文化素养的良好形成,为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

一、课外阅读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

因年龄因素,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为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保持长久的学习注意力,学习时一些厌学情绪也时有发生,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为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和语文阅读兴趣,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课外读物,确保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改变以往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压力的不良学习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课外阅读,能够确保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进而将自身所积累的大量阅读素材进行内化吸收、化为己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能力,在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也能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小田鼠弗雷德里克》知识内容时,课文中主要介绍的是一只名叫弗雷德里克的小田鼠故事、充满童趣。文中的5 只小田鼠是和睦的一家,在深秋时节都忙碌着为过冬做准备,不过它们中的4 只收集的是栗子、干草、玉米等物质食粮,本文的主人公弗雷德里克收集的是阳光、色彩、语言等精神食粮,到了寒冷的冬天,当栗子、干草、玉米等食物消耗始尽,弗雷德里克的精神食粮,给了小田鼠们生活下去的希望和热情,能够更好地启发小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认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特别喜爱小故事、和故事类的课外读物,而在本节课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书和课外读物阅读进行引导,以此激发学生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如此时教师就可以将绘本《田鼠阿佛》、童话故事如《灰姑娘》《青蛙王子》等引入课堂教学中,用将故事的教学模式讲述本课文教学中的美好生活,以生动形象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而引发学生深入感知文章内涵的良好思维,实现学生思维的不断扩展。

二、课外阅读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进行作文写作的过程中,都需要从大量的写作素材中挖掘灵感,并且为了保障能够写作出优秀的作文,同样需要积累大量的素材,日积月累才能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良好提升。基于此,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加以重视。而课外阅读中的大量素材,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课外阅读素材的高效利用,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在对学生写作灵感进行引发的基础上,确保学生作文写作的结构更加规范,为学生优秀作品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外阅读的种类是多样化且极其丰富的,如经典名著、诗词歌赋、随笔、散文等,而学生在素材积累过程中就需要将多样化课外读物进行集中整合,通过对多样化课外读物中的多种内涵存在形式进行积极、不断的挖掘,进而切实掌握写作技巧。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通过名言名句的记录和摘抄、并加以分析,进而内化为自己可用的内容,如此才能确保自身创作作品的内涵得以不断深化,从本质上提升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我来编童话》知识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积极、自主且顺利地完成童话故事的编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我来编童话”畅所欲言,可以通过对自己看过的所有故事书中阐述自己的童话内容、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等中存在的实际事件来描绘自身的童话框架,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说出自己将要创作的童话故事内容,在学生阐述大量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围绕自己阐述的内容进行写作,切实地实现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促使学生在自己讲解将要编写的童话故事内容中,实现自身写作基础的切实奠定。

三、课外阅读利于学生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作为学习我们母语的语文学科,教师往往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过于注重,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后,通过对学生口语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进行一定的检验,确保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反映。而在课外阅读的学习中,多样化且内容及其丰富的阅读材料,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积累的同时,也能促使其更加综合、全面地体验人生、感悟人生,学习课堂上所讲解不到的丰富知识和人文文化,进而实现学生视野的开阔、内心世界的不断丰富,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得以良好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课外读物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指导,将适合学生实际能力、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又能确保学生情操得到陶冶的课外书籍推荐给学生,如此才能确保课外阅读实效性的充分发挥。

例如: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一天之中都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口述出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的引导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促使其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此时为了实现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教师就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真实情况出发,设计辩论的交流形式,如以“公交车上应不应该让座”为题开展辩论交流,引导学生的思维运转,进而在辩论过程中学习自己应该怎么做,通过学生自主地思考加之教师是非对错的正确引导,确保学生明确自己的做法,进而提升自身的素养。而在课堂活动完成后,教师在推荐给学生一些课外读物,如《小布头奇遇记》《鲁滨逊漂流记》《朱天衣的作文课》等,通过了解作品中阐述的人文道德、精神面貌等,实现自身文学素养的不断提升,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在现阶段我国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不论是小学、还是更高年级的学生,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和良好道德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就是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以及大量课外阅读的开展。如此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高度重视,通过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课外读物,进而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丰富、视野的开拓以及切实有用素材的积累,确保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不断升华自身的内心世界,为未来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写作能力课外阅读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