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展对中小学德育开展带来的挑战

2020-01-09 09:17辽宁师范大学罗晚秋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游戏

■辽宁师范大学 罗晚秋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小康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几乎是每一名中小学生手中都有一部手机,个人生活已经和网络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网络已经成为中小学德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不能回避和忽视的因素。利用好网络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没有用好网络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网络传播速度快,是新兴产物,相关部门对网络上信息的监管还不到位,信息有好有坏,尤其是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不能准确地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这就导致他们很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也给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

一、网络发展给中小学德育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网络环境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信息对中小学生来说是有利的,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但是有些信息是会危害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就比如说网络上有着大量的黄、赌、毒和反社会的不良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都有诱导的本质,经常通过一些页面广告和连接,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视线中,插入正常的网页中,这就会让中小学生接触到这些不良信息,中小学生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三观,就容易被这些不良信息所诱导,会过分地去追求那些标新立异的东西,受到一些不良网红的影响,变得比较叛逆,从而出现校园暴力、抽烟喝酒、上网吧、纹身等不良嗜好。这些都会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

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爱玩的阶段,爱玩是孩子天性,他们的好奇心也是最强的时候,而网络上有着大量的游戏,还具有聊天功能,这就使网络成为影响中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个不良因素,而且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小学生对手机和电脑的操作非常熟练,在各方面也越来越依赖这些电子产品,但是如果中小学生过于依赖网络、过于依赖电子产品就会对自己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互联网上存在着很多既暴力又血腥的凶险刺激类游戏,小学生对游戏是没有抵抗能力的,这就导致了很多小学生都沉迷在了网络游戏里,忽略了学习和自身健康的发展。网络上的暴力血腥游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时间长了,小学生就会跟着游戏里的人物学习,开始崇拜起这种暴力型人格,这样会使小学生在遇见问题时不再讲道理,而是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小学生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和自然,还有同学们接触的越来越少,势必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大多数的网络社交和网络上的游戏都是需要用户用虚拟的身份和生命去进行,这就让中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上不受到限制,放飞自己,做出各种违反道德的行为,说出违反道德的评论,严重时可能会触及法律,会让中小学生模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影响到中小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举止和道德情感。

(三)影响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也是关键的成长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身体还处于生长和发育的初期,心理也不是很成熟,中小学生在明辨是非、独立思考、抵制诱惑方面的能力都还不够成熟,在这个阶段,中小学生要是长期受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的影响,就会在心理和生理受到双重的打击。尤其是网络上的信息各种各样,纷繁复杂,这时如果中小学生获取了不好的信息,就会在无形中对中小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网络环境下进行中小学德育的策略探究

(一)利用网络信息充实中小学德育教学内容

网络信息资源是一个资源宝库,尤其在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作用尤为明显,人们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地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学校的德育内容和网络信息相比确是比较落后的,这时,教师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时,就可以加入网络上最新的信息,就比如,微博、新浪新闻、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网站、软件上的热门内容来丰富德育的内容,增加德育的现实感,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德育学习的欲望,而且教师还可以让中小学生对这些热门搜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这一过程中,既能让学生浏览关注一下健康的网络信息,又能够发现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人们可以随意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触犯法律、违背道德原则。一是中小学教师必须要足够重视网络德育问题,要让中小学生清楚地知道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界限在哪里,要慢慢地引导中小学生去关注那些真实的信息,反映真实的情况,要让中小学生们明白我们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而不是生活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要明白,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不一样的。二是教师要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较高的网络道德素质,加强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多给学生讲一些网络上的法律法规,在校园内开展网络诚信教育方面的活动,要让学生知道,不能在网络上传播虚假信息,不能以讹传讹,影响网络诚信。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

在网络不断飞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意志力不坚定,自我辨识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都不高。中小学生对社会上的很多问题认识不到位,相关知识掌握也不多。对于网络上的很多信息,中小学生其实并不知道是真是假、是对还是错,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这时就需要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来增强中小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就比如:教师可以简单明了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信息是对我们有用的,什么是没有用的,而且,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要以理服人;在家里,家长可以使用过滤网来过滤掉网络上对中小学生不利的信息,在校园里,教师要加强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监督和管理,要对在网络上散布不良言论的学生加以严惩和教育,防止他们再犯。

三、结语

对于网络,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能因为网络上有一些不良信息就全盘否定它所带来的好处,也不能因为它的好处而掩盖它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小学校的教师要对网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用好网络,打造网络学习平台,促进中小学生德育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生游戏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是小学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