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0-01-09 09:17甘肃省张掖中学尹凤玲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记忆文章

■甘肃省张掖中学 尹凤玲

一、在识记理解中培养学生的认知思维

语文课程是文字与生活结合的感悟,文字描述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语文教学中很多优秀的文章或语句需要学生识别并记忆。教师要善于归纳一些有意义的文章,让学生背诵优美的语句,并在理解记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认知思维。语文教材的选择也要斟酌选取,适当添加一些和当今社会主题相适应的文学作品。学生对这些素材更容易理解,学生在大脑中反复认识知识并留下印象,让知识得到巩固。识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来说只是开始,不断增强识记理解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识记的基础作用对于高中语文学习是重中之重。

教师教学中,要学会培养学生好的识记习惯,提高学生识记效率。教师要做好识记相关的学习指导。字音的识记杂乱,零碎容易忘记,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从思维的层面进行记忆,能极大提升记忆效果。教师可以对不同读音进行分类,例如:“伺”字读音可以为“si”当用于侦察,守候相关的读“si”如“伺机”等待时机的意思。读音也可以为“ci”当用于指侍奉或者供役使相关意思的时候读“ci”如“伺候”。不同读音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归类记忆的话更能方便识别记忆。对于文章段落或者通篇记忆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层记忆,首先要明白文章或段落的意思,在其中找到相互联系的点,提高识记效果。学生对识记的文章总结出关键词、中心句、关联词等能够在记忆中形成导图,记忆起来也会更加流畅,记忆的准确度也会大大增强。

二、在阅读鉴赏中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

阅读鉴赏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要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陶冶情操。阅读鉴赏是一个情感思路碰撞的过程,学生阅读的时候深情投入,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刻,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的阅读鉴赏方式也各不相同。诗歌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抒情为表达方式,重点关注作者的意境和心情。散文相关的内容鉴赏,学生重点理解其表达的深意和灵活自由的表现手法,感悟深层之中的涵义和精神。小说相关的文章阅读鉴赏更侧重于文章人物灵活多变的形象,剖析复杂多变的故事剧情所蕴含的本质。教师要在学生阅读鉴赏前,让学生多加了解文章背景,不同年代、地域、类型的文章色彩是不同的,只有学生懂得相关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多地和作者产生共鸣,才能让学生感性思维发挥最大化。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由于文章是文言文,很多内容言简意赅。意思表达清楚明确,但是很多细节却和现代文有差异。这时候很多学生在文章理解上可能会出现一些疑虑,如郑国的烛之武为何只是讲了几个简单的道理就让秦国退兵呢?教师可以结合相关春秋战国的背景历史,告诉学生,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每个国家都是常年战乱,当时科技不发达,消息闭塞,每个国家都会小心谨慎,怕被敌国甚至友国随时歼灭,所以烛之武说的“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更愈发说明问题的根源,帮助别的国家,让别的国家强大,变相削减了自己的国力。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才能劝退秦国退兵。文中相关时代背景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多多剖析一些有用的历史背景故事,既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也能对文章的理解加深,不断培养出学生的感性思维。以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背景是在1936年2月创作,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同志率领红军队伍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毛泽东为了视察地形,登上海拔千米,白雪皑皑的塬上。毛泽东看到大好河山的壮观景象,有感而发,情绪感慨地写下慷慨激昂的诗句。在此基础上再通读诗句,学生更能明白诗句中豪放之意,更能懂得在长征的艰难困苦之下,红军仍然斗志昂扬,也才能有感而发地赏鉴文章。

三、在表达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高中学生形象思维培养,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极其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达交流,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让语句变得生动感人,也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传统教学教师为课堂主体已经不能适应教学发展,教师培养学生敢说、敢想的意识,让学生善于表达交流,真正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很低。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对表达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让学生真正有乐趣地学习。教师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分组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每4~5人一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督促学习。一个人学习总会有疲劳期,小组之间相互监督和鼓励更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小组之间遇到问题也会相互交流,每个组员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小组也可以选出一个组长,组长尽量轮流更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举办一些比赛,教师作为裁判,对小组表达意见进行评比,对表达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学生敢于表达对学习积极性有很好的作用,教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表达交流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板块,作文无论在考试分数占比,还是在高中生素质培养上都很重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观察、对比、拓展等多方面思维的养成,让复杂过程引入思考,最终得到理性答案。逻辑思维的培养也能让学生正确了解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了解深层次的内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梳理清楚要写作的整体脉络,内容表达清晰。教师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合理组织知识点构成,深化理解和知识链。当前,很多高中学生作文仍然呈现思路混乱、内容表达不清晰、立意和选材脱离,结构框架构建不合理等现象,由此表明很多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对于高中作文教学要多加训练,根据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引导训练,为学生策划科学的思维写作路线,关注学生认知基础上进行立意指导。教师选材上也要结合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地写作,学生才能写出有深意的文章,综合已有的信息规划好作文框架。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作文立意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加强立意训练。

例如:在学习完《再别康桥》这节课以后,我会让学生为这首现代诗再拟一个标题,题目名称要符合中心思想。很多立意明确的学生会说“回首再见康桥”,立意不明确的学生题目千奇百怪。对于这部分立意不明确的学生,我会从基础抓起,让他们看一些简单易懂的文章,再进行拟提。由难点发现学生的立意水平,再由简单入手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立意明确以后,我再培养学生作文框架构建的思路。例如:在写题目为“最难忘的事情”一篇作文时,很多学生感觉立意简单,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胡乱编造故事内容。这时我会给学生引导“你们见过的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呢?你们自己发生过的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什么样的事情更容易让别人有共鸣呢?”提问引导以后,我会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讲述一些自己难忘的经历。然后再让学生有感而发地进行写作。学生只有贴近生活,表达真实的感情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文。

五、结语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教学工作,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实践并应用到教学工作中,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为学生学习提供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多升方面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记忆文章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记忆中的他们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记忆翻新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