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德育选修课教学的创新研究

2020-01-25 15:43叶扬林志伟廖跃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融合德育中职

叶扬 林志伟 廖跃林

[摘           要]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环境下,中职德育选修课教学应在当前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抓住契机,提出创新性的改革策略,提高育人质量。

[关    键   词]  新媒体;中职德育;选修课;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016-02

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可避免地深深影响了德育的教学环境。因此将新媒体与中职德育选修课创新相融合,增强德育实效,提高育人质量,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中职德育选修课教学状况

目前在中职学校德育选修课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培养。而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传播手段的兼容性、信息内容海量化的特征[1],因此,探索符合中职生实际的德育选修课教学与新媒体融合的新策略,提高教学成效,具有紧迫性和可行性。

二、中职德育选修课教学与新媒体融合的影响分析

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刚满16周岁,身心发展处于重要的变化阶段,心理上具有不稳定、不成熟的特点,思想上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面临新学习方式、新学习思维的挑战,面临适应新城市、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等考验,寄宿生尤其如此。在心理断乳期的巨大冲击下,不少学生深受手机等新媒体的影响(见图1)。在新媒体环境下,控制和消除中职学生的不良思想和心理干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机遇分析

1.提供更广阔的知识平台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即时性的优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把全世界最前沿的知识尽收眼底,极大地丰富了德育选修课的教学内容。

2.搭建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平台

传统的德育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谈话等方式,有时空局限性,是一种单向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受教育者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新媒体具有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丰富了师生的沟通途径,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拓宽了德育选修课教育的时空范围和覆盖面。

3.提高德育选修课的效率

新媒体具备传播手段的兼容性和信息内容的海量化,为选修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一方面可通过新媒体获得较新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还可将文字、图片、声音集为一体,更受学生欢迎;另一方面可利用新媒体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及时传播健康、科学的信息,增强教育的动态性,并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二)挑战分析

1.增加选修课教育的难度

传统德育主要依托课堂,教育内容可控性强,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教育内容的健康性。而新媒体在传播积极信息的同时,也混杂着一些低俗、消极、有害的信息。中职生由于辨别能力不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素质易受影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德育选修课的教育难度。

2.弱化了德育教育者的权威

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下,学生敬佩教师且对教授内容深信不疑,德育教育者容易确立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地位。而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文化在内容、形式上都很新潮,往往具有颠覆性,其中也不乏一些世事洞明的深刻思想和独辟蹊径的一家之言,深受青少年喜爱;同时新媒体信息容量大且瞬息万变,教师也可能在某些信息的掌握上落后于学生,这些因素都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权威产生怀疑。

3.新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

由于新媒体中的虚假信息和粗俗化、暴力性语言呈泛滥趋势[2],而且正如学生家长所擔心的(见图3),中职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判断力和自制力不高,容易出现道德价值判断和选择上的偏差,造成道德滑坡或情感冷漠,在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中迷失自我。

三、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德育选修课教学的创新研究策略

(一)开展二者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新媒体应用与德育二者的有机融合,提高育人成效,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从新媒体影响分析、新媒体技能培养、课程成绩评价、信息化教学辅助、职业素养提升目标五个方面以及15个子方向入手(见图4),通过深入浅出地分析新媒体环境的影响、正面引导学生学习短视频社交软件等新媒体技能、评选优秀的正能量学生作品、培养学生自觉抵御网络空间负面影响的能力等,开展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德育选修课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形成行之有效的新媒体应用与德育相融合的选修课教学实施方案。

(二)提升任课教师的新媒体素养

教师是否熟悉新媒体应用,能否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并将其融入德育选修课的教学过程,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课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新媒体素养,为选修课教学质量提升奠定良好基础。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一要端正学习动机,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感知其对德育教学优化的效能;二要强化应用能力,不断学习新媒体技术应用,将课程目标与新媒体技术应用进行有机融合;三要加强教学交流,在相互比照和借鉴中深化对新媒体应用的理解,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营造学校德育选修课教学的创新环境

在新媒体背景下,学校对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遵循思想品德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注重营造德育选修课教学的创新环境。具体来说,校级层面首先要营造德育教学从传统方式向新媒体融合上迁移的积极氛围,从工作条件、教学管理上积极支持;其次要在新媒体专题培训、交流辅导上加大投入,建设一支在新媒体技术和应用方面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再次要引入激励措施辅助提升,从工作量认定、职称晋升上积极鼓励教师创新。

总之,创新性地将新媒体与中职德育选修课教学有机融合,有助于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解决德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中职学生德育选修课的学习积极性,助推师生的新媒体素养提升,增强德育选修课的育人质量和实效。

参考文献:

[1]丁霞.新媒体时代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7.

[2]赵鼎新.微博、政治公共空间和中国的发展[N].东方早报,2012-04-27.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融合德育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破次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融椅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