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新设备投运时相关试验方法

2020-02-15 12:43丁妍文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2期
关键词:调度员投运冲击

丁妍文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物资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52)

0 引言

电网新设备投运工作开展之前,应开展具体的线路参数检查等准备操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具体的试验检查操作,强化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从以往工作中也可以看出,想要确保新设备投运工作的全面开展,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避免在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

1 当前投运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投运模式建设过程中,具体投运方案需要得到调度人员的审核和监督,增设相应的安全防线。同时对当班调度员进行统一管理,将其中的协调性特点呈现出来,进而解决电网和投运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但从实际工作角度来看,整个投运模式过度依赖调度员,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1.1 分散性强,环节较多

相关调度工作人员首先要根据具体投运方案对调度指令票进行编写,随后向变电站值班人员下达预令,但投运当天,如果调度员出现变更,则需要重新开展审核操作。如果出现电网设备缺陷,调度人员同样会放下手头工作前去处理,使投运命令无法展示出连续性特点。另外,如果在投运过程中出现交接班问题,还需要等待交接班完成之后方可进行命令传递,此时即使将命令传达下去,调度员也没有太多精力进行操作优化,工作人员也只能按照最初方案内容进行。很多时候,由于电网新设备投运时间的延误,导致投运时间的消耗过长,相关工作人员长期处于等待状态,精神涣散,容易在后续电气操作上出现失误。

1.2 风险性过于集中

调度员的工作精力十分有限,在值班工作开展上,除了进行日常检修之外,还要穿插其他类型的投运操作,再加上一些繁琐的命令传递,无形之中又增添了很多新的操作风险。除此之外,由于工作任务量较大,操作任务也显得十分繁杂,在调度操作指令票书写上,也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为后续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很多时候,由于现场汇报工作存在不清晰等情况,交接班工作对接时也显得很匆忙,极容易出现误操作,这对于整个电网运行来说危险性极高[1]。

1.3 不能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且操作员不能立即处理,因需要先向调度员汇报事故状况,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错过了排除故障的最佳时间。

2 新投运模式的特点

2.1 针对性强

站在实际投运方案设计角度,主要以调度运行方式设计为主开展专项审核操作,并对主体方案进行熟悉,帮助工作人员对全局设备有一个清晰了解。对于旧设备的操作,一般以专业责任制度内容为主,对调度员的下令投运进行替代。如果新的投运设备没有进行移交操作,可在运行方式之中加入监护措施,对调度工作的针对性进行强化,在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情况下,解决交叉下令问题。避免在新设备投入过程中出现多余环节,进而减轻调度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相关风险问题的再次出现。

2.2 操作顺序的优化

借助于运行方式专责替代调度员投运,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充足时间和精力,实现操作顺序的全面优化,并根据实际操作人员配置情况,分成几个不同的操作小组。对于一些没有操作关联和先后顺序的情况,同样可以进行并列下令操作。例如,在A组开展新1 号主变充电5 次的时间很长,可以将B 组10 kV 出线空间隔热传导至热备用装置之中,C 组可以投入新2 号主变保护,实现对操作顺序的合理优化,在缩短投运时间的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另外,在具体新设备投运过程中,任何突发事件均可能出现。相关指挥人员在监督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细节进行了解,熟悉相关市场情况,控制好整体局势,做到具体投运缺陷的迅速修复。

2.3 对指挥者素质要求较高

在实际现场投运下令操作之中,不但要求指挥者熟悉现场方案,还要掌握相关操作的具体步骤,最终为运行方式的优化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工作人员还要做好投运节奏的合理把控,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组织、协调、指挥以及沟通等方面,这些均要求指挥人员具备冷静、清晰的头脑,对于指挥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另外,在某些投运形式应用过程中,只适用于对电网没有直接影响的具体设备投运,如果是联络线,或者是其他网络设备投运,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投运操作提高重视程度。倘若投运操作与电网关系密切,需要由调度员进行,这主要是调度员了解整个电网情况[2]。

3 电网新设备投运时相关试验方法

3.1 新设备的冲击试验

电网新设备投运与已经投运的设备存在很大区别,在相关条件促使下,新设备投运之前,变电站之中的一次设备需要进行有效运行调整。例如,可以通过空出一段母线或是一条线路,实现对新设备的充电操作,避免新设备投运对电网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为了对新设备绝缘和机械强度等内容进行检验,整个投运过程需要使用全电压进行冲击操作,尤其是在变压器操作上,冲击合闸时会涉及到励磁涌流作用,实现对定值和特性的深入性检验。根据相关规定,主体冲击操作主要分为3 次进行,即新线路、新开关和新母线。对于新主变冲击,需要达到5 次,对于大修之后的主变,主体冲击次数应该以3 次为最佳状态。站在实际操作角度,当一次冲击试验结束之后,可以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下一次冲击。为了避免主体操作受到过电压影响,变压器的绝缘操作应做到科学合理,在冲击期间还要闭合变压器各侧中性点刀闸。通过上述操作,新设备的冲击试验才能确保稳定,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

从新设备投运角度看,由于新设备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关系,以及系统运行方式存在临时变动问题,工作人员可以从继电保护着手,维护设备系统安全。这些二次设备在试验过程中同样具备不确定性,需要借助于系统之中已经运行的开关和保护装置,为新设备提供后备保护。总而言之,为了避免设备承受过高的短路电流,相关工作人员应尽量缩短短路电流存在的时间。而且在具体新设备继电保护上,也要将灵敏度呈现出来,可以失去选择性。如果是使用母联开关实施新设备冲击操作,可以在母联断路器之中临时加装充电保护装置。如果是应用线路开关冲击新设备,则线路开关可以充当新设备的后备保护,随后退出该线路的重合闸,让保护定制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内。

3.3 新设备的核相

新设备审核项目主要是看设备和电网对接处一次和二次相序是否能够保持一致,避免同期装置、计量装置等出现误差。尤其是对于可以合环的运行设备,核项操作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合环点两侧相位存在不一致情况,电压差和相位角也会出现变化,进而脱离规定范围,引发巨大的短路故障电流,导致电气设备的大范围损坏。为了实现设备投运过程中的安全合环操作,需要接受相应的核相试验。如果是在两个不同电源开关或刀闸两侧,可以通过一次核相实现正确操作。后续,工作人员可以投上相关电压互感器,对相应回路之中的电压互感器进行二次定向操作,之后再进行二次核相操作,而且还要保证操作的正确性[3]。

3.4 输电线路保护试验

在新线路3 次冲击合闸试验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首先可以根据系统网架结构,对临时相电流保护进行加装操作。第一,如果新出线路所在变电所母线属于双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工作人员可以将运行设备倒到一段母线上,将新线路接入另一段母线之中,此时的母线保护可以作为新线路送电临时保护。从整定原则角度看,定值操作需要确保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故障具备较强的灵敏度,将时间定值设计在0 s 位置上,一旦线路出现故障,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第二,当新出线路所在变电所母线为单母线接线方式时,可以应用上级线路保护,实现临时保护的全面设计,并保证其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将整定时间调整为0 s,维护线路冲击试验的合理性。

3.5 新设备带电负荷试验

主体新投设备保护装置的带电负荷试验,对于后续设备的合理运行能够起到很大帮助作用,而且主体操作时,差动保护也需要正常开展,确保保护电流和电压回路检验正确性得到突显。当上述工作全部完成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新设备投运过程中的继电保护数值修改到正常水平,运行方式也要恢复到之前形式。整个新投或大修之后的变压器,在冲击试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将调压开关挡位调节到满挡状态,当所有的冲击试验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开启系统,空载运行一段时间,让挡位调节试验更加完善。

4 总结

在电网新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应该按照具体启动原则进行试验操作,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将新设备正常投运效果呈现出来。一般来说,整个投运操作具备明显的多元化并行特点,如何将新的运行模式效果呈现出来,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性探究。

猜你喜欢
调度员投运冲击
东方特钢新型全能水密封环冷机投运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建成投运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员安全作业行为可靠度研究
轨道交通调度员培训管理与能力提升探讨
35kV主变压器投运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作业能力适应性测评体系研究
德调度员玩手机造成火车相撞
奥迪Q5换挡冲击
奥迪A8L换挡冲击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