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智能航运发展

2020-02-21 08:51余玲梁民仓
水运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余玲 梁民仓

【摘 要】 为使航海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智能航运发展的需求,通过分析智能航运发展趋势、对航海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航海技术专业的课程及教学模式,探索航海专业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专业技术和应变能力、提升自身思想素质及自学能力,以提高个体竞争力,适应航运业发展。从航海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提出提升学生素质方案:树立培养目标、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学习模式、优先选择智能航运企业就业。

【关键词】 智能航运;航海技术;人才培养;自身改变

0 引 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多行业都加速了产业转型,我国已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技术在航运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早在2006年,IMO就提出了e-Navigation的概念;2011年,日本建造了第一艘4 500 TEU智能集装箱船;2018年,世界最大无人船海上测试场在珠海万山启动:智能航运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智能航运不是不能实现,而是何时实现”已是业内人士的共识。航海专业学生也应及早认识到航运业的发展方向,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1 智能航运发展趋势及对未来 船员的素质要求

智能航运是传统航运要素与现代信息、通信、传感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现代航运新业态,包括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保、智能航运服务和智能航运监管等5方面基本要素。

1.1 船舶在船人员将减少

随着智能航运的发展,船上很多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机器来完成。[1] 智能航运新技术的发展、产业升级、结构改造,终将使普通船员需花费多年时间才能熟练掌握技术的工作由人工智能机器替代完成,传统在船人员将减少。

1.2 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目前的航海专业教育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对于航运业发展现状、趋势等的教育都还不够,很多航海专业的学生完全没有思考过未来航运业发展方向和趋势,没有做好心理和专业准备。随着智能航海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完善,航海专业学生毕业时将因竞争力不足而面临择业困难的问题,航海专业学生必须要有提升综合素质的思想准备和行动。

1.3 未来船员自适应要求高

自主适应航运业发展,把握专业发展趋势。业界无人商船研究领跑者Rolls-Royce公司预测:未来船员工作将从“操作船舶”转为“遥控船舶”,工作场所从船上转移到陆地控制中心,一人可监控多艘船舶;多数情况下船舶运行不需要人为干预,只需在特殊情况(如船舶进入狭窄水道、停离码头、应急相遇、机器故障)下才需要“船员”适当干预。由此可见,未来船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经验和足够的能力,甚至要比目前经验丰富的船员更能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娴熟地处理棘手问题。这对未来航海专业人才素质要求更高,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船舶操控技术等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人工智能、远程遥控、远程通信、大数据等高精尖技术。

2 智能航运对未来航海专业人才的需求

智能航运时代,未来智能船舶“船员”不仅要在业务上能够从事传统航运业务的运作和船舶的运营与维护,而且要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工作。

智能航运对专业知识要求更高。智能航运是在传统航运的基础上生成和发展来的,所以要非常深入和全面地学习传统航运的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智能遥控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智能航运要求“船员”职业技能更加熟练和精通。驾驶船舶是船员的基本功,而随着智能航运的发展,“船员”还应精通岸基远程控制、人机交互和远程故障诊断等技能,以便更好地胜任远程控制船舶工作。

未来船员除了基本的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还有应提升智能航运背景下对航海专业能力的掌握,这包括数据转换信息能力、协同决策能力和优化管理控制能力等。

在综合素质方面,需要未来船员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研究思维能力和大数据思维能力。

3 适应智能航运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3.1 树立培养目标

智能航运时代强调航海专业人才具备“技能+研发+创新”的综合能力,要求船员能够综合灵活运用多个学科知识。因此,航海专业学生除了要熟練掌握基本船舶驾驶技术、轮机工程和船舶电子电器基本知识外,还需了解人工智能技术、控制管理理论、大数据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只有将学生向复合型高端人才方向培养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胜任远程正确处理船舶各种突发状况的工作,保证学生在智能航运时代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

3.2 转变教学方式

结合智能航运发展需求看,未来航海类专业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将更多更复杂,以教师为核心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学习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自学为主的主动学习模式,可以组织研究小组、挑战小组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3 创新学习模式

目前,航海专业教学内容主要是传统航运知识,航海专业学生面对课内资源不足的现状,必须建立起课内外知识学习互为补充的新学习模式,利用网上学习平台学习与智能航运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融通线下与线上,多与老师互动,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科技竞赛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将理论运用在实际上,锻炼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4 优先选择智能航运企业就业

目前无人驾驶船舶技术还只在部分企业内研究,而大部分企业仍专注于传统航运业。航海类专业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应优先选择涉足智能航运技术并走在前列的企业;而企业运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先选择趋向于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就业,则更利于学生就业后的长久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4 结 语

智能航运发展对未来船员的职业发展及教育培养和自身素质、思想提高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航海专业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提出提升学生素质方案,以适应船舶智能化对未来船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卜庆滨,张戴晖,于家根.我国无人驾驶船舶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水运管理,2017(11):11-13,17.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