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股骨头置换术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2020-02-25 01:44黄桂贤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汕头515041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优良率硬膜外股骨头

黄桂贤(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 汕头 515041)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以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但由于患者年龄偏大,机体各项指标不稳定,耐疼痛性差,术中需要选择一种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麻醉方式,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1-2]。现选取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硬膜外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20例高龄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72~86岁,平均年龄(79.63±2.45)岁。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 71~85岁,平均年龄(79.41±2.38)岁。对比一般资料,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①均具备手术指征,无手术或麻醉禁忌;②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③随机分组经医院伦理部门批准。

1.2 研究方法:两组入室前开放静脉通路,入室后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取健侧屈膝卧位,于腰3和腰4脊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对照组行头向置管,用3mL 0.75%罗哌卡因(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81)进行测试,若5min后无特殊不适,则推入罗哌卡因,分三次推注,总量不超过1.5mg/kg,每次推注间隔3~5min。观察组腰椎穿刺成功后,头向置管,向蛛网膜下腔注入7.5mg 0.5%罗哌卡因,注射速度为每秒0.1mL,根据同向经硬膜外导管置入。对麻醉平面情况进行查看,若15min后平面麻醉尚未达到T10,则向硬膜外间隙注入罗哌卡因以调整麻醉平面。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等指标,若收缩压低于90mmHg、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则给予阿托品、麻黄碱(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412)改善心率和血压。

1.3 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1)麻醉优良率[4]:优:患肢肌肉完全松弛,无牵拉反应,无任何不适感;良:患肢肌肉较为松弛,有轻微牵拉反应,有轻微疼痛感,但可耐受;差:肌肉有明显牵拉感,疼痛剧烈。(2)疼痛程度[5]:分别于术后1d、术后3d评估两组疼痛程度,评价工具为视觉模拟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3)观察指标:①计量指标:准确统计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进行组间对比。②计数指标:对两组寒战、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进行统计和计算,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指标表示为例数/百分率,检验方法为卡方;计量指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为t。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麻醉优良率: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更高,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 1。

表1 对比两组麻醉优良率[n(%)]

2.2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比较(±s,min)

组别 例数 麻醉起效时间 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 术后恢复时间观察组603.52±0.166.65±1.1220.54±3.52对照组609.69±0.2515.63±2.2730.45±2.63 t 161.01727.47917.469 P 0.0000.000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4 对比两组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观察组术后1d、3d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s,分)

表4 对比两组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d 术后3d观察组603.63±0.252.33±0.12对照组604.85±0.143.96±0.24 t 32.98147.054 P 0.0000.000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也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而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此病的首选方法。但由于高龄患者多伴有慢性病,且生理功能减退,手术时需要选择适宜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手术和麻醉的风险[6]。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麻醉方式,但硬膜外阻滞麻醉达到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较长,且术后恢复时间长,麻醉效果稍差。

本次研究显示,相比硬膜外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麻醉有效性体现在麻醉优良率更高,麻醉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更短,术后疼痛程度更轻;麻醉安全性体现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充分体现了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价值。腰硬联合麻醉结合了硬膜外麻醉和脊麻的优点,可靠性更高,肌肉松弛效果更满意,镇痛更完善。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减小,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对高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更有利于保障高龄患者手术顺利完成[7]。

综上,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优良率硬膜外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行TURP术老年病人硬膜外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