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寻
——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

2020-03-11 19:58蒋满娟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夷陵区各乡镇文化站

蒋满娟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夷陵区是湖北省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辖行政区,辖1个街道、11个乡镇。近年来,夷陵区各乡镇以创建湖北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根据《夷陵区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方案》的要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传承弘扬民间文化,扎实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创建特色,有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夷陵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一、夷陵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通过编制改革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

夷陵区利用文体局与广电局合并的契机,将原广电系统网络公司自愿回归地方管理的39名人员,全部充实到各乡镇文化站。文化站工作人员总数增至61人,达到了站均5人的配置。此外,筹建区文体新广局公益一类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夷陵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总编制98人,将文化站工作人员纳入其中,使他们从“以钱养事”转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机构编制改革,各乡镇工作队伍稳定性增强,工作自主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通过总分馆制推进城乡文化产品均等化

为了促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夷陵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以下称“三馆”)实行总分馆制。夷陵区文体新广局统筹安排总分馆各项工作,总馆集中业务管理、指导分馆开展活动,分馆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农村中去,形成了区、镇、村完整的三级文化网络。将总分馆人头经费、运行管理经费、业务经费纳入财政统一预算,专项列支。同时积极争取各方力量支持,形成了上级补助一点、区里预算一点、社会支持一点的资金筹措渠道,有力保障了总分馆所需经费落到实处。此外,三馆分别成立理事会,制定了开放、借阅等管理制度,促进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规范高效推进。

(三)依托特色资源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些年,夷陵区各乡镇依托特色资源优势,走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子,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影响力,促进公共文化消费。夷陵区各乡镇农、文、旅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农业资源如小溪塔的柑橘和樱桃、雾渡河的茶叶和猕猴桃、龙泉的梅花、乐天溪的板栗等。文化资源如小溪塔的版画、龙泉的高跷、下堡坪的民间故事、樟村坪的巫音和围鼓、鸦鹊岭的丝竹、太平溪的民间舞蹈、分乡的薅草锣鼓、雾渡河的民间叙事长歌等,旅游资源如乐天溪的三峡人家风景区、黄花的三峡大瀑布、三斗坪的三峡大坝和石牌要塞旅游区等。为此,夷陵区每年都会开展“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的地点采用《中国魅力城》的竞选方式,由各乡镇一把手上台推介PK,最终由民众网络投票决定。乡镇层面也积极开展旅游文化活动,如2017年太平溪开展“相约太平溪·激情小溪口”美丽乡村游活动,雾渡河开展“缤纷四季·乡约夷陵”新型农民培育暨春茶开园启动仪式活动,乐天溪举办第十二届文化旅游节等。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了各乡镇群众增收致富,也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需要政府主导,还需要多元化社会力量的参与,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夷陵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走融合发展的道路。一是利用群团组织的力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如依托戏剧家协会、舞蹈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等力量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周、民间艺术大赛以及相关培训活动等。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如政府采购刘德芳民间艺术研究会、老年书画协会、诗词学会、门协等10多个民间社团的专项服务,每年给予3至5万元的经费支持。三是企业通过赞助文化演出活动、投资文化服务设施等形式积极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如稻花香集团为龙泉镇文化活动无偿提供场地、搭建舞台,宜昌昌磷资产有限公司投入120万支持樟村坪镇开展第一届民宿文化节等。四是出台《宜昌市夷陵区“优秀群众文艺团队”评选办法》,鼓励民营文化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产文化,让乡镇民间文艺团队承担部分送戏下乡演出;建有文化志愿者队伍3000人,常年参与送戏下乡、“种文化”培训、协助场馆开放、参与大型文化演出等。

(五)撒种子向培育种子转变的种文化模式

夷陵区“种文化”始于2008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区文化馆定期组织单位业务骨干“走出去”,通过培训民众把文化的种子撒在各个乡镇。第二阶段,区文化馆把乡镇文艺骨干“请进来”进行专业化的集中培训,再通过文艺骨干把所学知识带回去,像种子一样在基层生根发芽,真正做到“培训一个人,带动一支队,影响一个地区”。第二阶段的“种文化”更加节约成本、受益范围更广,变被动为主动,使乡镇群众文化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景象。

(六)通过转化创新促进地方传统文化和公共文化产品的结合

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利用。夷陵区各乡镇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利用,精心打造源自本土、服务本土的公共文化产品。如通过出版书籍、办展览、举办比赛、进校园促进下堡坪民间故事的转化利用,通过与艺术家合作打造经典之作促进鸦鹊岭丝竹弦乐的转化利用,通过进景区促进龙泉高跷的转化利用等。

二是对历史遗迹、遗物、遗址等资源的转化利用。利用历史文物创办博物馆,通过展览、教育活动、知识讲座等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如黄花作为文物大镇,开展“走进历史,精读黄花”为主题的文物展览活动,推进规划有金钉子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等的“文博小镇”建设。此外,通过整治文化遗产环境,合理规划、利用现存古建筑群。如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对三斗坪镇黄陵庙村的黄陵庙进行环境整治,使现存的山门、禹王殿、武侯祠等明清建筑群得以有效利用。

二、夷陵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能有效满足需求

一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略有不足。乡镇文化需求主要有娱乐型、发展型两种。如今各乡镇对广场舞等娱乐型文化产品需求尤其旺盛。而区文化馆舞蹈类辅导人员只有1人,区歌舞团抽调出来培训民众的人员十分有限,文化站工作人员要承担繁重的行政工作且少有艺术特长,这导致乡镇文艺团队、文艺骨干的辅导培训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二是部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够。文化需求是人之为人的社会性体现,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乡镇文化需求从娱乐型向发展型转变是必然趋势,但目前乡镇提供的发展型公共文化产品很少;乡镇、村级图书馆(室)以提供纸质图书为主,更新速度较慢,没有实现电子信息化;馆中针对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书籍较少,也没有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便民设施。以上导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民众的实际需求无法有效对接。

(二)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

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要有固定的场所、人员、资金投入,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规范的评价机制。在场所、人员方面,夷陵区歌舞团、美术馆、体育部门在乡镇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导致在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受限;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投入到各乡镇、社区(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建经费有限,导致一些经济较落后的镇村开展活动频次低、规模小;在政策支持和评价机制方面,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使用职责尚未明确,各级文化部门对乡镇公共文化建设缺少一套完善、规范绩效考核评估机制。

(三)非遗传承保护的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夷陵区各乡镇非遗传承保护工作面临着以下困难:一是专职保护和开发队伍薄弱。各乡镇非遗工作放在文化站,无专职人员负责;二是市、县(区)级传承人无任何传承补贴,影响了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文化生态环境急剧变化,部分非遗受到冲击,资源流失状况严重,危及其生存和发展;四是各乡镇生产性非遗项目不多,“四上”文化企业不具规模;五是对传统体育、习俗、传统医药及技艺等领域的非遗挖掘、抢救、保护还不够。

(四)各乡镇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

各乡镇在人员配置上不均衡。按规定,夷陵区大的乡镇文化站是4个编制,小的乡镇文化站是3个编制。现在龙泉、樟村坪文化站有工作人员4人;黄花、雾渡河和三斗坪文化站有工作人员3人;小溪塔、下堡坪、分乡、太平溪、鸦鹊岭、乐天溪文化站有工作人员2人;邓村仅有工作人员1人。由于借调、转岗、长期病假等原因,龙泉、三斗坪文化站实际工作人员只有2人,樟村坪、乐天溪文化站实际工作人员仅有1人。各乡镇文化站还存在着临近退休人员较多、各村(社区)文化管理员学历普遍较低等问题。

各乡镇在基础设施配置上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夷陵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滞后,3个乡镇文化站不达标(龙泉文化站没有等级,黄花和邓村文化站未达到二级),2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不达标,22个村级文体广场面积不达标。还有7个乡镇没有图书分馆,已建好的图书分馆中除龙泉分馆实现了百兆局域网全覆盖、图书自助借还、电子阅览、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外,其他分馆均未实现。各乡镇农家书屋的配置设施标准不一,如龙泉的每家农家书屋至少配置了1台电脑,而樟村坪的农家书屋都没有配置电脑。

三、加强夷陵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探寻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能力

1.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需求反馈机制。

充分发挥文化站的职能。文化站是政府联系民众的纽带,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需求机制建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建立专门的信息反馈机构(或专人负责信息反馈工作);然后,选拔知识丰富、技能娴熟、信誉良好的人才担任信息反馈工作的负责人;定期进行需求和满意度调查,从民众需求出发配置资源。此外,处理反馈信息要注重时效性和公平性,对服务需求要及时处理,对迫切需求要优先处理,重点处理不同群众、不同地域的共性需求,不能忽略特殊人群的文化需求。

调动民众参与信息反馈的积极性。其一,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民众在实际参与中对文化需求进行反馈;其二,传统与现代的反馈方式并用,拓宽反馈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的畅通无阻。

2.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渠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由政府单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已经供不应求。为此,各级政府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更大范围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拓宽其参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渠道。第一,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民办公共图书馆、民营表演团队、民办美术院、私人博物馆等;第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捐赠、赞助、咨询、培训、演出等活动。对企业或个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捐赠、冠名、赞助经费落实税前列支等优惠政策,对其投资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以及免费开放给予一定的补助,对其兴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落实非工业、商业用地的优惠政策;第三,规范文化志愿者管理,建立以区文体新广局为统筹,区文化馆、博物馆、歌舞团、图书馆与各乡镇文化站之间的志愿者总分会制,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第四,加强引导和监管,出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性意见,定期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参与、活动参与、服务提供的情况进行评估。

3.深化公共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以创意创新、与时俱进的理念构建“文化+”模式,深入开发文化与经济社会其他行业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满足人们数量更多、层次更高的文化需求。如:继续打造“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依托乡镇旅游发展机遇,积极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景区的深度结合,协调推进文旅结合重大项目建设等;积极培育“文化+教育”的资源开发模式,依托公共文化的培训、展示展览、思想教育等功能,大力引导公共文化与未成年人教育、继续教育、求职培训等领域的合作,开发教育产品;积极培育“文化+养老”的资源开发模式,挖掘老年人休闲、阅读等需求,积极延伸公共文化场所服务功能,培育健康养老产业;积极培育“文化+体育”“文化+农业”“文化+创意”“文化+科技”等其他资源开发模式。

4.推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数字化建设。

一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数字化。深化与信息技术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数据库,通过信息化平台促进各乡镇(街道)、村组共享各级公共文化资源。

二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数字化。建立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如在各乡镇图书分馆、村级农家书屋实现百兆局域网全覆盖、图书自助借还办证、电子阅览、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等。在人群聚集场所以及乡村旅游景点设立无线WIFI、电子阅报屏、电子书借阅机等文化设备。

三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数字化。建立业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二)完善长效保障机制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的重要位置,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落实区、乡镇、社区(村)文化建设领导负责制,定期召开专题办公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第二,完善配套措施,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责任分解落实到区、乡镇、社区(村),切实做到建成一个、用好一个、管好一个,确保各类文化设施发挥更大作用;第三,建立一套完善的乡镇公共文化建设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推行《日记手册》《服务跟踪卡》制度,加强对文化建设、设施使用、活动开展等的日常管理。从投入多少、设施情况、服务水平、居民满意度等方面对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进行科学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政府工作人员考核指标之一;第四,设立多渠道筹措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基金;第五,建立完整的区、乡镇、社区(村)文化部门三级体系,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歌舞团等文化部门在乡镇(街道)、社区(村)都有固定的工作场地和工作人员。

(三)增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广度和深度

一是充实非遗专职保护队伍。在文化站设置专人负责非遗保护工作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待遇,与在编人员同工同酬或转化为事业编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大对传承人的保障力度。对各级各类传承项目均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或者以奖代补。将传承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财政收入情况逐年增加。将年老体弱、家庭困难的传承人纳入农村低保。定期对传承人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技艺水平,鼓励技艺创新;三是定期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演出活动,营造传承和保护非遗项目的良好氛围;四是要鼓励生产经营性非遗项目做大做强,并给予一些政策上的优惠;五是重视各级各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

(四)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

为保障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应加大人、财、物的投入,重点向配置落后的乡镇倾斜。在人才投入上,引进一批业务水平突出、有才艺特长的人才,保障各个乡镇的人员配置。同时,若抽调1人上来挂职,则应抽调1人下去锻炼,乡镇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建立畅通、平衡的纵横交流机制。打造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开展各类基层文化干部培训和基层文艺骨干培训,扩大培育种子的范围。通过开展“基层文化走亲”活动,为基层文艺骨干提供展示平台和交流机会。实现分馆在乡镇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等设施应对标创建。

四、余论

从夷陵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只有结合当地实际,从当地群众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掘当地的文化特色优势,才能走出一条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道路。

猜你喜欢
夷陵区各乡镇文化站
图片新闻
2018年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区域热量资源分布特征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柑橘销售超八成
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机制的新举措
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我为群众办件事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