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查

2020-03-19 07:51曾金燕
护理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保健课程体系

张 毓,陆 琦,曾金燕,张 运,孟 微

(1.上海立达学院,上海200000;2.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努力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以“治已病”为中心向以“治未病”为中心转变,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1]。我国目前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 年底,我国60 岁以上人口已达2.41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7.3%,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2 400 万人[2]。与此同时,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据预测,2020 年老年人口消费总量达到4.3 万亿元,2030 年将扩大为13 万亿元[3]。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都表明我国健康养老服务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当前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现状并不乐观。专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现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缺乏统一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养老师资力量专业性欠佳,未有健全的人才评价系统等问题,都给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本研究基于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大健康背景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整合照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企业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旨在为培养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于2019 年7 月—9 月对无锡市、常州市、南京市15 所养老机构、2 所养老服务公司、2 个社区日间养老中心工作的养老主管、管理员、相关负责人204 人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目前正在从事养老服务管理岗位相关工作,精神状态良好,读写能力正常,自愿参与调查者。排除标准:非管理岗位者;不愿意配合调查者;无法正常进行沟通者。

1.2 研究工具 在参考相关文献[4-6]的基础上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养老机构情况调查问卷及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课程咨询问卷。①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务、职称、学习经历与工作相关性。②养老机构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养老机构性质、机构床位数、机构床位使用率、入住老年人类型、制约发展首要因素、对养老服务人员素质满意度。③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课程咨询问卷:包括相关课程重要性、专业人才核心能力、专业人才岗位需求3 个咨询表,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5 分为很重要,4 分为重要,3 分为一般,2 分为不重要,1 分为很不重要。

1.3 调查方法 课题组成员利用考察及参观学习机会到养老机构及养老服务企业实地调研。由课题组成员讲解问卷的目的、意义及填写方法后,采取一对一匿名填写的形式,调查时间为15 min 左右,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30 份,回收问卷218 份,剔除无效问卷14 份,有效问卷204 份,有效回收率88.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2 对所得的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养老机构从业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养老机构从业者一般资料(n=204)

2.2 养老机构相关情况 养老机构床位数以101~300 张为主,床位使用率30%~50%占比最多,入住3年以上老年人比例最多(30%~50%)。制约养老机构的因素依次为养老人员知识技能水平(36.3%)、养老服务人员短缺(30.4%)、资金因素(11.8%)、养老服务人员学历层次(9.8%)、管理水平(5.9%)与社会因素(5.9%)。入住的老年人中,以部分自理的老年人为主(48.5%),其次为完全自理(40.2%)、基本自理(8.3%)、完全不能自理(2.9%)。对养老服务人员素质满意程度依次是不太满意(56.9%)、很不满意(23.5%)、一般(15.7%)、基本满意(3.4%)、非常满意(0.5%)。

2.3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相关课程调查结果

2.3.1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课程重要性(见表2)

表2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课程重要性(±s) 单位:分

类别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新课程课程管理学基础人体解剖病原微生物与免疫病理学中医学基础药理学健康评估疾病概要健康管理学概论老年学医学统计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老年突发疾病急救老年运动保健老年人营养与膳食老年心理学老年人健康管理实务老年人康复保健技术老年人健康照护技术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健康管理实用技术老年人慢病管理临终关怀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适老建筑与环境设计互联网+智慧养老科研设计与方法得分4.20±1.22 4.10±1.18 3.70±1.29 4.00±1.26 3.73±1.33 3.92±1.19 4.41±1.16 4.16±1.21 4.10±1.13 4.02±1.25 4.08±1.17 4.27±1.27 4.39±1.14 4.20±1.19 4.27±1.18 4.35±1.05 4.31±1.10 4.37±0.97 4.51±0.94 4.47±1.04 4.18±1.15 4.25±1.08 4.43±1.06 4.39±1.07 4.18±1.05 4.20±1.09 3.98±1.25 4.12±1.17 3.92±1.19

2.3.2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需求(见表3)

表3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需求(±s) 单位:分

表3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需求(±s) 单位:分

项目突发情况应急处理能力老年常见病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沟通能力教学培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科研能力老年人身心健康评估能力得分4.55±0.99 4.53±0.98 4.33±1.06 4.22±1.11 4.47±1.08 4.24±1.09 4.39±1.08 4.31±1.04 4.33±0.98

2.3.3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保健服务人才岗位需求(见表4)

表4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保健服务人才岗位需求(±s) 单位:分

表4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保健服务人才岗位需求(±s) 单位:分

项目岗位分类岗位名称生活照护康复服务慢病咨询心理慰藉中医养生法律咨询老年理财老年教育养老保险居家养老顾问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助理/主管/主任/站长机构养老部门管家/服务主管养老行业顾问养老院院长助理养老院院长/老年公寓总经理老年产品研发得分4.53±1.04 4.45±1.05 4.24±1.15 4.39±1.12 4.12±1.11 3.86±1.22 3.59±1.36 3.98±1.19 4.08±1.10 4.25±1.06 4.22±1.01 4.16±1.05 4.16±1.07 4.10±1.05 4.08±1.10 4.04±1.27

3 讨论

3.1 共协作,多渠道提高养老机构从业者综合素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养老服务管理者认为制约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养老人员知识技能水平、养老服务人员短缺、资金因素,与相关研究[7-9]结论一致。由此可见,提高养老机构从业者综合素质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我国老龄化严重,当前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卫生类职业院校有必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与当地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合作,通过“工学结合,联合培养”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培养大量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提高在岗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仅要有量的提高,还要有质的保障。相关研究表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行为低于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关怀需求较高[10],对从业者的人文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虽然我国养老机构及管理部门对养老护理人文关怀领域高度重视,但是从业者人文关怀意识仍需加强[11]。因此,养老机构对于老年人的照护应从以“护理任务为中心”的照护模式转变为以“老年人为中心”的照护模式,使老年人能够被理解和尊重,感受到情感关怀,满足老年人的期许[10]。此外,学校是培养养老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主力军,因此,有待学校、医院和养老机构建立长期的研究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资源互补[11]。可结合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多形式的人文实践活动,比如开展“艺术点亮人生”主题活动,通过“相互认识”“画上之美”“音乐之声”“巧手创作”等绘画、音乐、手工制作项目,消除机构老年人的精神困境,给予人文关怀[12]。诸如此类人文活动的开展,既可以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也可以提高从业者的人文素质。同时,还可联合学校与社区的优势资源,组建老年长期照护人员服务能力建设小组,主动持续性提升机构养老年人员综合素质[13],满足老年人人文关怀需要,提高养老服务满意度。

3.2 精确定位,打造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特色化课程体系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以“老年人”为核心开展各专业课程建设的分值高于基础课程和创新课程。由此可见,精确定位、打造特色化课程体系是学校培养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前提。目前,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张烨等[14]提出的“三核”课程体系,它是根据核心知识和技能匹配程度将课程分为内核课程、中核课程、外核课程。此外,也有根据养老服务工作的任务及岗位设置进行课程体系建设[15]。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开设老年相关专业时也各有侧重,比如以护理专业见长的职业学校[16],在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中融入老年服务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老年人情况的了解程度及老年护理技术,促进老年保健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综合类职业学院可结合本院校各专业特点,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和行业发展趋势,从养老产业运营、老年教育管理和智慧养老服务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和课程设计[17],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养老服务不同层次的需求。本校发挥护理、康复、药学、健康管理专业特色,基于“智慧校园”平台,计划根据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开设老年人健康照护技术、老年人健康管理实务、老年人康复保健技术、健康管理实用技术、老年人慢性病管理、“互联网+”智慧养老等课程。

3.3 产教融合,满足养老机构岗位人才需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养老机构更看重从业者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可根据养老服务具体的工作任务、岗位设置,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满足养老机构人才需求。开设“冠名班”[18]“订单班”[19]校企联合办学,打造“开放式课堂”[14],将学校教育与养老企业、养老行业和政府指导全面联合起来。养老机构迫切需要的人才是懂专业、会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既能够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护、康复服务,还要根据岗位需求给予心理慰藉、慢性病咨询、中医养生指导,把学生培养成居家养老顾问、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助理/主管/主任/站长、养老行业顾问等养老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可与养老企业、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人才需求单位共议实习阶段课程体系,共定实习内容,共组实习带教团队,共建教学环境,共享教学资源,共搭管理平台,共评学生能力[20]。通过建设协同育人机制,产教融合,为高质量的人才输出提供保障。

3.4 探索与老年照护“1+X”证书制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首先,可在分析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确定已纳入教学的和将要在教学中完成的符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然后将标准内容转化为1 门或2 门专业(核心)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或转化为若干教学模块纳入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21]。也可基于本专业和本校特点探索“课证共生共长”模式,将培养过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1~2 学期)、专业基础课(2~3 学期)和认证课程(4~6 学期)3 个阶段。将培养规格按照合作机构认证层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在每个方向类别开发分级的模块化、阶梯化课程[22]。除了在课程设计上体现书证融通外,还应对教学组织与证书培训进行一体化设计。统筹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教学与培训模式,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教学模式[21],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培训质量。最后,应通过统一规范化的考核制度,严把证书认证的各个环节,提高1+X证书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23]。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保健课程体系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