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肿瘤病人护理依赖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0-03-19 07:51祝雪花
护理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共病营养发生率

陈 英,祝雪花,林 音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浙江310053)

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1]。中华医学会于2018 年2 月公布的中国肿瘤防治进展显示,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占全球27%,死亡率(3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而肿瘤是65 岁以上老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老年肿瘤病人因疾病本身的固有特性和人群特点,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的疾病体验、巨大的精神压力以及经济负担,促使病人表现出更多的照护需求,对护理人员及照护者产生护理依赖行为。护理依赖是一种正式的具有职业特性的照护关系,其概念源于Orem 的理论研究,当个体存在自护缺陷时,需要护士或照顾者提供与其护理需求相对应的补偿性帮助[3]。Buss 等[4]研究表明,病人的护理依赖行为与自身的健康相关状况密不可分,护理依赖程度越高,健康状况降低的风险越高。同时,老年病人的护理依赖行为会加重护士或照顾者的工作量,病人将会逐渐丧失自护能力,影响生存质量。因此,了解老年肿瘤病人护理依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临床护士减少病人的护理依赖行为,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 年11 月—2020 年1 月在浙江省湖州市某4 所综合性医院肿瘤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老年肿瘤病人282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肿瘤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②年龄≥60 岁;③自愿参加本研究,意识清楚。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问卷调查者;②病情危重者;③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病人。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主要记录病人社会统计学资料与一般健康资料,内容包括病人的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月收入情况、目前家庭居住情况、住院病人照顾者情况、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最近1 年内有无跌倒史、是否需要辅助器具活动、近5 年的住院次数、此次住院天数、患有疾病的数量及肿瘤性质等。

1.2.2 护 理 依 赖 量 表(Care Dependency Scale,CDS) 该量表根据护理理论学家Henderson[5]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理论制作而成,中文版由章舒琦等[6]翻译,经过测试Cronbach's α 系数为0.95,信度在0.80 以上。包括15 个条目,主要内容为饮食、排泄、体位、活动能力、昼夜节律、穿脱衣物、体温、清洁、避免危险、沟通、社交、价值观与规则意识、日常生活、娱乐活动、学习能力,弥补了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仅评估病人躯体功能依赖程度的不足[7]。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总分15~75 分,量表总分越高显示依赖程度越低。总分<25 分为完全依赖,25~44 分为很大程度上依赖,45~59 分为部分依赖,60~69 分为大部分独立,>69 分为独立。按照护理依赖评分标准将几乎独立组和大部分独立组划分为独立组,其他组划分为依赖组。

1.2.3 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15,GDS-15) 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Brinkt 和Yesavage于1982 年编制,被全球广泛用以测量老年人的抑郁水平[8]。1986 年Sheik[9]在30 个项目的标准版本基础上设计出包含15 个项目的GDS-15,其更为简短和易于操作。唐丹[10]研究表明,GDS-15 可在中国城乡老年人中使 用,Cronbach's α 系 数 为0.793,重 测 信 度 为0.728。量表共15 个条目,主要测试老年人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退缩痛苦的想法以及对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消极评价。每句话代表一个条目,要求受试者回答“是”或“否”,“是”计1 分。最高分为15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明显,≥8 分为有抑郁症状。

1.2.4 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short form,MNA-SF) 微营养评定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是由Guigoz 等[11]提出的一种用于评估老年人营养的方法,在国外应用广泛。调查表采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推荐的MNA-SF[12],由进食情况、活动能力、近期体重变化、体质指数(BMI)或小腿围(CC)、有无痴呆或抑郁、疾病和应激等方面组成。总分为14 分,>11 分为营养正常,8~11 分为有营养不良风险,<8 分为营养不良。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医院相关科室同意,在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前进行预调查,针对问卷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确保问卷可靠性及可行性。进行研究前,参与研究的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向病人解释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取得病人同意后,研究者当场就问卷的每个条目向病人进行询问。根据病人的回答逐条填写,回答病人自主提出的疑问。完成后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82份,有效回收率为9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老年肿瘤病人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老年肿瘤病人一般资料(n=282)

2.2 老年肿瘤病人护理依赖现状 282 例老年肿瘤病人中,168 例发生护理依赖,发生率为59.57%。其中部分依赖136 例(48.23%),很大程度上依赖24 例(8.51%),完 全 依 赖8 例(2.84%)。 CDS 总 分 为(54.88±12.85)分,得分排序前5 位的条目依次是昼夜节律[(4.28±0.87)分]、价值观与规则意识[(4.27±0.76)分]、沟 通[(4.25±0.87)分]、避 免 危 险[(4.04±0.92)分]、体温[(4.01±0.91)分],排序后5 位的条目依次是活动能力[(3.38±1.26)分]、日常生活[(3.29±1.01)分]、清 洁[(3.27±1.04)分]、娱 乐 活 动[(2.72±1.01)分]、学习能力[(2.39±0.98)分]。

2.3 老年肿瘤病人护理依赖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护理依赖作为应变量(否=1,是=2),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护理依赖的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方法见表2。结果显示,年龄、抑郁状态、营养情况、患疾病数量为老年肿瘤病人发生护理依赖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表

表3 老年肿瘤病人护理依赖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老年肿瘤病人护理依赖发生率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肿瘤病人CDS 总分为(54.88±12.85)分,护理依赖发生率为59.57%。护理依赖的需求主要为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清洁、娱乐活动和学习能力。王国蓉等[13]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照护需求较高(91.90%)。薛阳阳等[14]研究中护理依赖得分较低的4 项依次为娱乐活动、学习活动、行动和日常活动,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肿瘤病人的护理依赖发生率较高,而老年肿瘤病人由于其年龄特点,对护理照护需求更多,但临床常常存在病人部分护理需求未被及时满足的情况,导致老年肿瘤病人常常需要依赖于他人,护理依赖发生率升高,造成生存质量下降。因此,应尽可能维持老年人身体机能,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临床护士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满足老年肿瘤科病人的照护需求,同时帮助其尽早恢复独立自护能力。

3.2 老年肿瘤病人护理依赖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年龄 本研究结果显示,70~79 岁的老年肿瘤科病人发生护理依赖的风险是60~69 岁病人的3.243倍,≥80 岁的老年肿瘤科病人发生护理依赖的风险是60~69 岁病人的5.683 倍,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病人的护理依赖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退化,老年病接踵而至,健康状况处于下降水平,对照护依赖的需求提高,肿瘤疾病会带给病人巨大的身心压力,老年人易出现恐惧感、孤独感和长期的负面情绪,更需要陪伴与安慰,最终倾向于依赖他人的照料。

3.2.2 抑郁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存在抑郁状态的老年肿瘤病人发生护理依赖的风险是无抑郁状态病人的3.825 倍。研究表明,GDS 得分较高的病人,抑郁程度较重,其护理依赖度较高[15],肿瘤病人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高达50%[16]。肿瘤本身属于一种身心疾病,而老年人又是肿瘤的高发人群。由于肿瘤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7]。肿瘤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刺激,会引发病人强烈的负面情绪。一方面可能与老年人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有关,认为肿瘤疾病是绝症,强化了内心的焦虑、恐惧,甚至引发抑郁状态;另一方面,肿瘤治疗周期较长及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都会加重老年人的负面情绪体验,导致战胜疾病的信心缺乏,自我效能降低,由此易导致护理依赖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可借助CDS 评估,明确对护理需求增加的老年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心理护理,以降低抑郁程度,降低护理依赖发生率。

3.2.3 营养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肿瘤病人发生护理依赖的风险是营养正常病人的18.613 倍,营养不良的老年肿瘤病人发生护理依赖的风险是营养正常的15.883 倍。许静涌等[18]研究通过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证实老年肿瘤住院病人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营养不良不仅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还易引发感染和并发症,增加了病人护理依赖的发生率,是严重阻碍老年肿瘤病人康复的危险因素,影响病人的预后,同时也增加护士照护病人的工作量。因此,临床护士应当重视老年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及早进行护理干预,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

3.2.4 共病状态 本研究结果表明,患有3 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的老年肿瘤病人发生护理依赖的风险是患有1 种或2 种慢性疾病病人的5.111 倍。共病已成为监测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19],我国共病老年人比例达到76.5%[20]。共病状态使得老年人的健康易损性增加,当共病状态恶化、没有被充分治疗和(或)出现更多的并发症或合并症时,这些病人可能发展成衰弱的个体[21]。共病本身就是发生功能依赖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对功能依赖的发生发展起着附加和(或)协同作用[22],导致护理依赖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因此,患有肿瘤疾病的老年病人,患慢性疾病的数量越多,年龄越大,护理依赖越强。临床护理中应加强疾病监护并制订护理计划,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尽量降低发生护理依赖的风险。

4 小结

本研究发现,老年肿瘤病人存在较高的护理依赖情况,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应当重点关注高龄、存在抑郁状态、营养情况异常和共病状态的老年肿瘤病人。提示护士针对高危因素应尽早制订护理计划,有重点地加强老年肿瘤病人的生活指导和心理护理,保持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有效降低病人护理依赖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共病营养发生率
广东省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浅议我国结核病共病及管理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蔬菜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