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的建设历程及主要问题探究

2020-03-22 17:26刘雄平
关键词:工科校企学院

刘雄平,肖 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务处,广东佛山528225)

我国高校与企业、行业、产业合作共建的产业学院(或产业化学院),作为一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兴组织形态,作为一种工学结合、协同育人的创新培养模式,最早可追溯到2006 年浙江元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汽车售后服务产业学院,之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许多职业技术学院都开始与当地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建产业学院,而今又逐渐得到地方本科高校甚至综合性大学的普遍认可并得以快速发展。关于产业学院的研究论文最早为徐秋儿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2007 年第10 期)的《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探索》,笔者以关键词“产业学院”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截止到2020 年2 月,共有128 篇中文期刊论文,2015 年之前共12篇,2015-2019 年分别为7、9、12、27 和48 篇,逐年增多,作者由高职院校的教师扩大到地方本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最近的一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主题的获奖成果分别为2、8、20 和21 项,可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已深入人心,在各级各类院校中得到了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回顾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15 年,校企关系、工学关系、理实关系等依然没能完全理顺,工科教育“双师型”教师不足、大学生学用脱节等问题依然突出。

1 建设背景——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加快新工科建设

回顾2005 年以来15 年的产业学院建设,大致以2015 年分段,2015 年前是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开展产业学院建设,2015 年以后是在国家鼓励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及加快发展新工科背景下开展产业学院建设。国家战略、社会环境、教育政策的不同,产业学院建设的目标、任务也大不相同。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办学设施条件比较差、区域发展不平衡、办学体制机制较单一等问题,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家长的吸引力不够,职校毕业生对于企业、公司的吸引力也不大,人才培养规模、结构、质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务院2005 年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2006 年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在这一大背景下,不少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1],虽然当时没明确指出要建产业学院,但不少高职院校,特别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正是在此指导下开展与当地制造业、服务业有影响的产业园区、大中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近几年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社会需要的不只是高素质技能型或技工类人才,更迫切需要一大批复合型、创新型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就曾指出,“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2016 年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注重理论教学的工科教育逐步被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工程教育所替代,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高校工科专业确立在国内和国际专业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2017 年2 月、4 月和6 月,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紧锣密鼓地召开了三次“新工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成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并形成了三个重要的指导纲领文件——“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成为我国“新工科”建设“三部曲”。“新工科”迅速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词,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等概念吸引了不少研究者。

围绕着什么是“新工科”、“新工科”新在哪、如何建设“新工科”等问题,学术界虽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但强调校内交叉、校外融合却是一致的,既要打破高校封闭办学的藩篱,注重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又要突破校内体制机制瓶颈,强化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天大行动”提出要“优化校内协同育人组织模式,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产业化学院等”[3],“北京指南”提出要“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一批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4]。产业化学院,首次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正式提出,并在许多大学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中得以实践。2017 年11 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高校新工科与产业学院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产业学院建设成效较好的地本科院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举办,广东省内100 来所本科高校、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省外20 多所高校等300 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教育部、教育厅把新工科、产业学院建设的意义和设想进行了阐述,佛山、广州、东莞、珠海、中山等地的许多高校在此进行经验介绍,把产业学院建设推向了新高潮。

2 建设主体——从职业院校到普通本科高校

回顾15 年的产业学院建设,建设主体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15 年之前我国“产业学院”建设主体主要是职业院校,2015 年之后,普通本科高校开始加入,尤以地方本科高校为主。建设主体不同,对产业学院性质、内涵、功能、运行模式和各方职能分工的研究与实践也略有不同。

2005 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推动下,经济较发达的许多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开始合作共建深度合作、互利共赢的产业学院。2006 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知名的机电集团和物产物流公司共建了汽车售后服务产业学院和物流产业学院。2011 年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的小榄、古镇、沙溪、南区等四大镇、区政府分别建立了“工商管理学院”、“灯饰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和“电梯学院”等4 个产业学院。2011 年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知名的园林公司、物流公司、省创意设计协会和市旅游局分别组建了“滕头园林学院”、“九龙国际物流学院”、“视觉东方艺术学院”和“宁波旅游学院”。这些产业学院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当时的职业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但是经过近十年建设,建设质量高、效果好、运行顺畅、深度融合的并不太多,大多数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的产业学院多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改头换面,或为校办工厂、校办公司,协同育人作用发挥并不明显。到2014 年,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等问题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行业、企业和社区参与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还需合力推动,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但这显然不是职业院校一厢情愿就能实现的。况且此时的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所需的人才主力军已不是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就能满足的。

2015 年10 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实现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这种转型试点较早在江苏、浙江、福建的地方本科高校开始实践。常熟理工学院改变高校与企业基于实践教学的“一对一”合作模式,转向与特定行业和地方政府共建虚拟化的“行业学院”,共建了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江苏省第一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纺织服装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福建的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则重点与地方的某个产业共建“产业学院”,如福州大学的紫金矿业学院、武夷学院的圣农食品学院和太阳电缆学院、莆田学院的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和装备制造产业学院等。此类“产业学院”或“行业学院”与一般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有着本质区别,它们是“高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用人单位或组织融合资金、专业、平台、基地、人才、管理等多种合作资源及要素,以行业专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文化传承等为共同目标指向而构建的全程融入行业、企业元素的二级学院或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5]。

2017 年在新工科建设“三部曲”的引领下,本科高校主动转向经济主战场,面向新兴经济、新兴产业、新兴行业,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各级政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共建“产业化学院”,呈蓬勃发展之势。2017 年福建省教育厅遴选了首批5 所示范性产业学院,2019 年广东省教育厅遴选了首批10 个示范性产业学院,其中重点大学2 个、地方本科高校5 个、民办高校2 个。

这些产业学院不以获得利润为出发点,而是以培养高素质行业专业人才、促进双方发展共建共赢为目的,依托应用型本科高校或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的具有健全独立运行机制,服务于某个行业企业的实体或虚拟的新型办学机构[6]。但不同类型高校所建产业学院的目标定位和功能作用是不一样的,地方高校更强调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综合性高校更要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工科优势高校则要面向世界技术前沿和未来新型产业,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

3 主要问题——“双动力”不足、“双师型”不足、工学结合不足

3.1 校企合作“双动力”不足,产教深度融合难度大

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应当扎根本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创新发展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专业设置上要紧密结合地方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课程设置上要开设能反映产业前沿、解决企业急需、行业紧缺的课程,教学上根据产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行业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并建立专业、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和行业企业共建机制。但高校象牙塔式封闭办学传统一时难以破除,因人办专业、因人设课程现象比较普遍,却不能很好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即便校政产企共建产业学院,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间的合作机制、职责权益虽写在协议上,也形成了一系列操作层面的管理条例、运行模式等,但由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刚性制度规范和行业约束的缺失,合作中“学校热、企业冷”甚至“双动力”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校企发展共同体”尚未完全形成。特别当企业不能从高校获得高素质的工科人才、高水平的研发技术,或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风险和产生问题,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合作的积极性自然降低,校企合作就很难持续,产教融合难以深度开展,最后无疾而终、不欢而散,事实上当前不少产业学院就难以为继、名存实亡。高校内部参与到产业学院建设的学生、高校教师、管理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相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明确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

3.2 教师评价轻实践,“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难度大

产业学院姓“产”、新工科姓“工”、应用型高校重在“用”,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生产实践、工程实践丰富的教师队伍支撑,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产业、引领产业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但长期以来,高校人才招聘重学历、重文凭、重研究项目和学术论文,轻技能、轻成果转化、轻生产实践,导致教师从高校到高校,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实践教学“纸上谈兵”,“在黑板上种田”、“在书本上建房”似乎成为一种常态。一些高校试图与企业通过“双聘”(双方互聘兼职教师、创业导师和兼职工程师、设计师等)和“双挂”(双方人才互换到对方挂职),提高地方本科高校中具有企业经历、行业背景、产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一方面来自各行各业的大城工匠、企业高管、职业经理、工程师等到大学从教制度还不健全,包括标准要求、岗位设置、遴选聘任、考核管理等方面,同时作为兼职教师在时间、精力上难以保证教学投入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高校教师有教学、科研方面的压力,现行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等方面“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唯身份、唯奖项”尚未完全打破,对技术技能、实践经历、行业背景等都没有硬性规定,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挂职的积极性不高。

3.3 工学结合不足,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曾谈及,“当前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校外实习环节”,“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保障,企事业单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实训难已成为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7]。一方面,市场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可有些大学毕业生却难以就业,更难说专业对口就业;另一方面,高校培养了庞大的大学生就业队伍,可企业又招不到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这说明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学用脱节现象依然突出。产业学院一般采取“3+1”或“2.5+1.5”模式,分为校内专业阶段和企业学习阶段,把课堂搬进企业,把实验室建在车间里,延长学生在企业的课程学习、实习实践、科研的时间,把学习过程与工作流程结合起来,让学生尽早了解行业经验、业务标准、生产工艺、企业文化等,开展以企业、产业的真实问题为导向基于项目的课程设计、科技开发、学科竞赛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解决真实问题能力,解决工学矛盾和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书本知识轻生产实践,重死记硬背轻动手实操,在工程教育中还有相当大的市场,满堂灌、填鸭式、低阶性的“水课”还大量存在,以培养理论学术型人才而不是技术研发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学生较长时间在企业、工厂等生产一线学习的经费问题、食宿问题、安全问题和管理问题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做在车间里”的产学研用结合的工程教育方式改革还任重道远。

地方本科高校的产业学院建设尽管存在问题还有不少,但却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对于当下的新科人才培养来说已是势在必行。产业学院的建设离不开高校,但政府、行业、企业决不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旁观者,也不只是学生实习的接受者、学生毕业的使用者,更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者。只有充分调动行业、企业以及民办社会资源,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突破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建立从理论学习、动手实践再到探究学习的教学链条,把设计活动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螺旋进行的CDIO 工程教育理念”[8],才能培养出能很好服务地方产业、进而引领地方产业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工科校企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海盗学院(7)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学院掠影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