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眉县猕猴桃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2020-04-07 06:23
果树资源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眉县猕猴桃农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210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当今全社会都关注的焦点之一,“十三五”以来,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中央提出了“千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要求。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的要求。[1]政府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监管机制也在不断的完善。[2]为把控农产品质量,需要通过有效衔接各个节点,降低企业与农户的交易成本,通过标准化生产严格控制安全农产品的生产,稳定畅通的销售渠道。[3]在农产品安全生产方面,地方政府及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产业组织能够发挥较大作用。由于我国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较为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而家庭生产往往趋向于采用低成本高劳动力投入的生产方式。同时由于猕猴桃农户主要直接面对批发商或者其它采购商,只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农户在选择生产方式时采取压低生产成本的方式来增加其利润,如采用不合格农药及膨大剂等毒性大、残留量高的化学防治方法,造成了不安全的生产行为,进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4]而我国对于猕猴桃质量安全标准还不够完善,导致流入市场的猕猴桃有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不仅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以及加强监管力度,还需要各种产业组织加强对猕猴桃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监督。产业组织不仅要加强自身完善,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测机制,同时要加大对农户的帮扶力度,积极宣传安全生产意识,引导农户采用更加安全的新型生产技术,鼓励采取标准化生产方式并加强关注农户的利益,给予他们实物性补贴或现金补贴。贯彻落实中央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要求,重视广大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诉求,提升农产品质量,在保障农户的利益的同时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5]

1 眉县猕猴桃现状

1.1 眉县猕猴桃发展概况

眉县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北跨渭河,是陕西省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2017年全县猕猴桃产量达到47万t,综合产值达到46亿元。“眉县猕猴桃”荣获“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称号,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6]

1.2 我国猕猴桃质量安全标准

我国目前涉及猕猴桃质量安全的国家标准现行有效的共2项,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4)。前者规定了猕猴桃产品中铅、镉和稀土3种元素限量指标;后者规定了206种农药在水果中1 132项最大残留限量,其中猕猴桃作物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为11项。[7]

1.3 眉县猕猴桃种植安全现状及问题

1.3.1 猕猴桃种植区域环境污染严重

秦岭北麓公路两边的猕猴桃园周围碎石采沙现象普遍,周至、眉县、户县猕猴桃产区,沿黑河、田峪河、霸王河等流域分布着上百家采石场,粉尘传播数公里,加之公路沿线的汽车废气对果实也造成污染。受到污染的猕猴桃,果面出现锈斑、水渍印,颜色发褐变灰,果面不干净,商品性差,直接影响分级包装销售。[8]

1.3.2 猕猴桃种植安全生产问题

出于对种植成本的考虑,果农普遍不愿意主动生产有机猕猴桃。生产中普遍采用膨大剂,而使用膨大剂后会对人体造成巨大损伤;部分冷库仍然存在滥用保鲜剂等现象;褐斑病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仍没有得到有效根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猕猴桃的健康安全。[9]在猕猴桃主产区,农户为了追求产量,过量挂果,使用膨大激素,致树体早衰、抗性降低,进而导致溃疡病滋生,其中红阳因过量挂果导致死树甚至毁园的现象屡见不止。[8]

2 调研方法与数据分析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陕西省眉县猕猴桃的农户,调查区域田家寨村、上洪寺村、王长官寨村、王家庄、醋家塬、金渠村、宁渠村、河底村等8个自然村,在每个村落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部分参加农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农户。调查于2018年7月进行,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1.7%。

2.2 变量设置

2.2.1 农户个人及家庭情况

针对农户个人及家庭状况共设置个7变量:年龄、受教育程度、家中是否有村干部、猕猴桃种植面积、猕猴桃种植年限、家庭到销售市场距离、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总体来说受教育程度高或家中有村干部的农户一般更容易接纳和采用更安全的新生产技术。农户在种植方式上普遍趋于保守,在猕猴桃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大的条件下,猕猴桃种植面积和年限会影响他们是否会改变生产方式。

2.2.2 农业合作组织变量

针对农业合作组织共设置个2变量:农业合作组织引导行为。若农户没有参与农业合作组织,则该数据不做统计。根据调查发现合作组织的引导行为主要有6项:规范生产技术、参与过生产标准的制定、提供农业物资、稳定的收购、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供仓储和运输等服务,根据合作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来衡量引导行为。

2.2.3 政府监管行为变量

针对农户个人及家庭状况共设置1个变量:政府引导行为。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政府对农户是否进行安全生产基本上是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为中介发挥作用,直接监管行为很少。政府引导行为主要有3项:提供技术支持、质量安全认证、提供安全生产培训,根据政府提供服务的数量来衡量引导行为。

2.2.4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变量

针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共设置4个变量:是否使用有机肥、是否使用低毒农药、是否使用膨大剂或催熟剂。由农户采取以上3个指标数量来衡量农户安全生产行为。

2.3 变量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表1各变量样本的平均值结果显示,样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

2.3.1 安全生产行为特征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50户猕猴桃农户中有82%在过去一年猕猴桃种植中使用有机肥,86%使用低毒农药,而只有49%的农户不使用膨大剂或催熟剂,

2.3.2 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中年人,平均年龄为52.3岁,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者仅有4%,家中有村干部比例为12%。农户平均猕猴桃种植面积为3 826.6 m2,平均猕猴桃种植年限为13.64年。而家庭到最近销售市场的距离平均为5.48 km。

2.3.3 农业合作组织与政府监管

在参与农业合作组织及接受政府提供帮助的猕猴桃农户中,农业合作组织提供的服务较多,平均提供3.21项服务,而政府提供服务数量较少,平均提供0.55项服务。

2.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设定

本调研选择离散计数模型来衡量影响猕猴桃安全生产的因素,将农户采用安全生产行为数量作为刻度并用Y来表示,该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简化后公式为:

Y=β0+β1X1+β2X2+βiXi+εi

式中Y表示因变量,βi表示系数,Xi表示自变量,εi表示随机干扰项,其中i=1,2,…,n。

表2 模型数据处理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1%显著水平下的显著性。

3 猕猴桃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表2数据处理结果可知,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家中是否有村干部、猕猴桃种植面积与年限、家庭到销售市场距离变量假设均不成立,而合作组织引导行为、政府引导行为和家庭劳动力人数研究假设成立,并且影响显著。下面分别对结果进行分析。

3.1 农业合作组织对安全生产影响

农业合作组织引导行为指标通过1%显著性水平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其经济学含义表示随着农业合作组织提供服务数量增多,农户采取安全生产行为显著提高。当农户参加农业合作组织后,会得到来自农业合作组织的各种帮助,如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供农业物资等,也会根据组织的安全质量规定进行生产,保证生产过程符合安全标准,同时能够得到稳定的收购与价格,保障了农户的利益与猕猴桃的质量安全。

3.2 政府行为对安全生产影响

政府引导行为指标通过1%显著性水平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其经济学含义表示随着政府提供服务数量增多,农户采取安全生产行为显著提高。虽然政府提供的服务数量较少,覆盖率也比较低,但是对农户安全生产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3.3 农户家庭特征对安全生产影响

根据表2结果可知,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中只有家庭农业劳动人数显著影响农户安全生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眉县地区猕猴桃种植还是以分散经营的农户为主体,而劳动力数量又是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参与农业劳动人数的增加,劳动力成本降低,农户会将部分剩余劳动力成本转移到安全生产技术上,更倾向于采用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生产技术。

4 结论与建议

基于对陕西省眉县550户猕猴桃农户实地调研的数据,并结合个别案例,分析影响猕猴桃安全生产的因素,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建议。

4.1 安全生产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眉县猕猴桃种植具有一定潜在的安全隐患,政府对农户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到位,而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比例较低。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户的销售猕猴桃途径是当地或外地猕猴桃收购商(中间商)直接前往农户家庭进行收购,这就导致无人监督猕猴桃的生产过程,农户的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很难得到追溯。

同时,农业企业或收购商在收购猕猴桃时会对猕猴桃果品质量有要求,为了使生产的猕猴桃达到收购标准,尤其是果实的大小与重量,同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一些农户往往采取施膨大剂的方式,而农户普遍不了解膨大剂对人体的危害。另外,由于猕猴桃在市场上的销售渠道不仅是通过正规农业公司销售,还存在私人果商贩卖猕猴桃,这些猕猴桃一般未经过专业的机构鉴定认证,如无“三品一标”认证等,而价格相对于经过质量认证的猕猴桃较低,故在市场上的销售量也较大,但是这一部分猕猴桃的质量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因此,眉县当地政府应当发挥作用,加强对猕猴桃安全质量的控制,猕猴桃收购商与猕猴桃企业需要加强对流入市场猕猴桃的质量的检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避免不安全食品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4.2 农业合作组织发挥较大作用,但仍需发展

结合调查实际案例与数据发现,农业合作组织对于猕猴桃农户安全生产的监管和促进有较大作用,参加农业组织。眉县地区农业合作组织数量较多,而猕猴桃农户的参与率较低,合作组织的优势无法发挥到所有猕猴桃的生产过程中。眉县地区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组织的方式主要有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协会。参与农业合作组织的农户会采用组织上规定的安全生产方法,猕猴桃能够经过质量安全标准认证,农业合作组织对安全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根据部分农户反应,个别农业合作组织存在欺诈农户的行为,存在农业合作社人员将政府的补贴据为己有的现象。

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农业合作组织可以从四个方面改进:一是加大农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吸纳更多农户,形成猕猴桃生产的规模优势;二是加强农业合作组织对农户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定果实安全标准,定期检查生产过程是否达标,并建立奖惩机制,以安全生产的农户作为示范,对周围农户起到激励作用;三是完善农业合作组织内部结构,健全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产业链,并加强内部管理,保护农户的基本利益;四是农业合作组织应当加大对农户的帮扶力度,提供农业物资、加强安全生产宣传,积极推行优质高效的生产技术,在减少使用膨大剂/催熟剂的同时保证猕猴桃的质量达标。

4.3 政府监管不够完善

根据调查过程中很多农户实的际反映,眉县当地政府在猕猴桃安全生产方面的直接监督和管理不到位。首先,政府鼓励并支持农产品安全生产,并通过农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向农户发放补贴,调查中发现一些合作组织利用农户对政府的信任收取他们的户口本到政府部门登记并获得补贴,但是补贴很难保证全部到农户手中。因而政府需要加强对合作社与企业的监管力度,完善审核机制,禁止非法合作组织利用农户套取政府补贴,保障农户的基本利益。

其次,政府也应派专员定期前往农户家检查猕猴桃生产情况,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合法。很多农户购买农业物资时往往只重视价格而不重视其有害性,因而政府需要严格审查市场上化肥、农药、膨大剂等农业物资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眉县猕猴桃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摘猕猴桃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陕西眉县逸凡家庭农场:种植“阳光玫瑰” 走上阳关大道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提取猕猴桃的DNA
眉县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联席会议
让猕猴桃“跑”起来——眉县猕猴桃产业“销售链”调查
基于SWOT模型分析下的陕西省眉县猕猴桃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