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葡萄避雨栽培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

2020-04-07 04:48
果树资源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葡萄栽培

(武汉市新洲区园林和林业局,湖北 武汉 430400)

葡萄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葡萄种植区域已经由北方区域扩大到江南地区、从露地栽培向避雨栽培迅速转化、由单一品种向多样化品种转变,葡萄种植业迅猛发展。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葡萄避雨栽培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1 葡萄避雨栽培的主要作用

葡萄避雨栽培就是搭设避雨棚,力求避雨、遮阳,达到防病、降温、提高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和扩大栽培区域的一种栽培方式。避雨棚就是以一定的架式结构,将避雨材料覆盖在葡萄树冠顶部。

1.1 减轻发病率,节省防治成本

雨水和高温高湿是导致葡萄病害蔓延和严重的主要原因。避雨栽培恰好有效地阻止了雨水直接接触葡萄的枝蔓和叶花果实,使病菌难以入侵。实施避雨栽培后,欧亚种葡萄的病害种类由八种下降到两种、全年用药次数由16次降到8次[1-2]。由此以来,极大地减低了防病成本。

1.2 提高单产,改善品质

避雨栽培因为改善了葡萄生长的微环境,发病率低、座果率高、商品果出产高。避雨栽培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普遍提高、含酸量下降,糖酸比提高,改善了品质。

1.3 扩大葡萄栽培区域

葡萄喜欢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尤其是高品质的鲜食、加工类欧亚种葡萄以往被限制在600 mm降水量的以北地区。实行避雨栽培后,大量的欧亚种葡萄在江南地区栽植成功。

2 葡萄避雨栽培关键技术

2.1 整地建园

选择地势变化幅度小、相对平坦的沙壤土或壤土,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壤肥力较高,远离污染源,通风向阳。按照避雨棚架式要求,选择适宜的推土机、挖机和运输机械,修筑园内各级道路和沟渠、蓄水塘堰、化粪池,预留生活用房、办公房、工具房以及果品筛选场所。整平土地,做到旱不干、雨不淹。

2.2 避雨棚搭设及架式

以简易钢筋混凝土柱、V-形小拱棚架式避雨棚[3]为例。以钢筋混凝土柱、竹木、钢丝、镀锌铁丝、塑料薄膜为材料。要求立柱、横梁高度一致。

2.2.1 立柱(斜拉立柱)

钢筋混凝土柱,长2.6 m、截面(8~10) cm×(8~10) cm。立柱上预留5个小孔(尺寸见图1),以便拉钢(铁)丝。立柱横向间隔2.7 m、纵向间隔4.0 m。立柱下埋0.4 m,四周边柱用斜立柱支撑、略向外倾斜。

避雨棚之间间隔0.5 m,并用塑料网紧密连接,一方面让雨水落入地面、便于采光,另一方面有利于棚内热量散发,同时防止鸟害。

2.2.2 横梁

设置3道木质横梁,长度尺寸分别为2.2 m、1.4 m和0.7 m。用14号镀锌铁丝绑牢。

2.2.3 拉丝

纵向立柱顶端、距地1.4 m处和四周边柱用φ5~8 mm钢绞线拉紧并在四周斜向埋置于地下0.5~0.6 m固定。在离地1.1 m处及横梁两端纵向各拉1道12号镀锌铁丝,分别在边柱上固定。

2.2.4 支立小拱架

在离地2.0 m处设置小竹片拱,竹片长2.6 m、宽3~4 cm,竹片两端长出顶端横梁铁丝处约5 cm,竹片的3个交接点用包皮铜线固定紧。小竹片拱间距0.8~1.0 m。

2.2.5 覆膜

用0.03~0.08 mm抗高温聚乙烯蓝色无滴膜,两边固定于横梁两端钢丝上,两边各漏出竹片约5 cm,用覆膜线牢固薄膜。

2.3 选择适宜品种及砧木

结合气候、立地条件、品种特性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欧美杂交种有:藤稔、巨峰、京亚、京优、甬优、黑元帅、黑丰等品种;欧亚种有:夏黑、美人指、维多利亚、秋红、矢富萝莎、秋黑、红宝石无核、红地球、意大利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砧木,如SO4砧木抗根瘤蚜、抗湿,贝达抗寒。苗木粗度在0.5~1.0 cm,并具3~4 个饱满芽。

2.4 栽植

2.4.1 抽槽并下基肥

行距2.7 m,沟槽0.6 m宽、深0.5~0.7 m深,底土与熟土分边放置,回填时先放熟土再放底土。每667 m2放入3 000~4 000 kg有机肥或200~300 kg饼肥、磷肥100~ 150 kg、人畜粪尿4 000~5 000 kg。磷肥与饼肥充分搅拌、混合后提前1~2个月发酵。肥料分两次施入,每次1/2。将各种秸秆、树枝、杂草和一半的肥料放在沟底,回填熟土。放入剩余一半肥料再回填底土。

平原地区或低洼地块起垄,垄面宽1.2~1.5 m,龙高0.30~0.50 m,垄面略呈龟背形。

2.4.2 苗木消毒杀卵

用80%敌敌畏8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600倍液浸泡根部5~10 min,用5°Be石硫合剂喷洒枝蔓,以杀灭病虫害。

2.4.3 苗木栽植

南北行向,株距1.0~1.8 m,种植穴0.5 m×0.5 m×0.6 m,底部施复合肥30~50 g/穴,与底土混匀,再覆盖0.3 m以上土壤,然后栽苗,浇足定根水。喷施芽前除草剂,如乙草胺,覆盖宽 1.0~1.5 m、厚 0.08~0.14 mm 的黑色地膜,让枝蔓露出膜外,达到增温、保湿、防除杂草的目的。

2.5 树体管理

2.5.1 新栽小树管理

新梢20~30 cm或6片叶以上开始追肥,以淡淡的腐熟人畜粪尿或0.3%~0.5%尿素液穴施为主,穴离开新根15~20 cm远。15~20 d施 1 次, 连续2次。以后每个月穴施 1 次复合肥, 每株两穴,每穴20~25 g,到9月份止 。枝蔓长到30~40 cm时,开始绑缚在小竹竿上,培育独干主蔓。主蔓长到离第一道铁丝20~30 cm时摘心,培养两条枝蔓,呈Y字形相向水平绑缚在铁丝上。摘除所有卷须、副梢和花蕾(少量)。干旱浇水。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和0.3%~0.5%尿素。防治病虫害。及时锄除杂草。

2.5.2 结果树管理

1)冬剪与清园消毒。落叶后至伤流期开始之前进行。清理病枝、病果、老树皮、修剪的枝蔓和落叶,远离果园深埋或焚烧。清理完后,全园用石5°Be硫合剂消毒。针对不同品种采用长、中、短枝短截: 短梢留 1~3个芽、中梢留 4~8个芽、长梢留 8个芽以上[4]。根据品种特性等采用单枝更新、或双枝更新或多年更新主蔓法更新结果母枝。第 4~5 年以后,春季在主蔓基部或拐弯处培养一条更新蔓, 疏除花蕾、副梢, 促进营养生长。冬季剪除原主蔓,更新蔓按照常规修剪 。

2) 覆膜与揭膜。每年萌芽以前覆盖棚膜,尽量早期就避开雨水,减轻病害发生;果实采摘后1个月揭膜,促进花芽分化。揭膜还可防止冬季积雪压垮避雨棚。

2.5.3 破眠催芽

江南地区栽培葡萄常常遇到需冷量不足,加上避雨栽培光照稍差,芽眼发育不良。因此,需要辅以人工破休眠技术,促使芽眼萌发整齐一致。催芽一般在萌芽前30~45 d进行。常用药剂有破眠1号、荣芽和石灰氮。以石灰氮为例, 按石灰氮∶冷水∶开水=1∶2∶4 的比例, 石灰氮先用冷水搅拌后再加开水, 搅拌冷却八小时后过滤取澄清液使用 。除结果母枝顶芽不用涂刷外, 其他芽全部涂湿[5]。

2.5.4 夏季花、果、枝管理.生长季及时

抹除丛生芽、瘦弱芽、下位芽、密生芽。及时摘除新梢卷须,节省营养。新梢引缚到上一层铁丝上,枝条角度45°左右。果实采收前15 d,摘除老黄叶,促进着色。花序以上新梢留4~6片叶、营养枝留6~10片叶摘心。除顶端副梢外,其余副梢全部摘除。顶端副梢保留4~6片叶反复摘心。开花前7~10 d开始修整花穗。壮果枝留两个花穗、中庸果枝留一个花穗。掐去大花序1/5穗尖,疏除1~3个大分支穗和副穗。生理落果后,疏除密生果、畸形果、病虫果、小果。套袋前喷1次防病杀虫药剂。红色品种采收前10~15 d摘袋。

2.5.5 土肥水管理

保持合理的含水量,适时中耕或翻耕除草,让土层处于疏松状态,维持土壤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合理比例,有利于根系呼吸、生长。根据土壤地力、品种特性和生长时期施肥。一般大约每生产1 000 kg葡萄,年需氮6~l0 kg、磷3~4 kg、钾7~12 kg[6]。基肥占全年施肥量的60%,萌芽前与幼果期追肥25%,根外追肥15%[7]。早秋重施有机肥,辅以化肥。饼肥、厩肥要提前30~45 d发酵腐熟。追肥以水溶性肥为主,重点把握发芽前、坐果后和果实迅速膨大前等关键时期。果实膨大肥以磷和高钾肥为主。追肥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叶面追肥以0.2%~0.3%磷酸二氢钾和0.3%~0.5%尿素为主,配合病虫防治和激素应用同时进行。雨季保持排水通畅,防止渍水烂根。全年始终保持土壤疏松。一定要视天气情况在萌芽前、开花期、 幼果膨大期、采后、秋冬季等关键时期进行一次充分的灌水。灌溉采用漫灌、喷灌、滴管等方式,同时实行水肥一体化。

2.5.6 病虫害防治

冬季用5°Be石硫合剂清园消毒。针对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和白腐病等病,芽膨大期喷10%硫酸铵溶液封杀越冬病菌。花前、花后各喷1次200倍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保护花、果穗[6]。果实套袋前喷1次病虫防治药剂。铜绿金龟子用2.5%功夫菊酯1 500~2 000倍液防治,透翅蛾用50%杀螟松1 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1 000倍液防治[7]。

3 避雨栽培应注意事项

3.1 避雨设施及架式

避雨设施和架式多种多样,根据种植目的(一般生产性栽培、观光旅游采摘、试验研究等)、生产规模、经济条件不同,选择适宜的形式。常见的避雨棚有:半拱棚简易竹木柱避雨棚、半拱棚简易钢筋混凝土柱避雨棚、普通单冻镀锌钢管大棚、标准连栋避雨棚等。常见架式有:篱架式、T-形小拱棚架式、V-形小拱棚架式、双十字V-形架式、飞鸟式架式、水平棚架式,等等。经济条件好,观光旅游采摘可以采用标准连栋避雨棚、水平棚架式栽培。综合搭设成本、经济效益和避雨棚微环境对果实品质和病虫害的影响,生产栽培以半拱棚简易竹木柱或钢筋混凝土柱、T-形或V-形小拱避雨棚较好。

3.2 抽槽整地与排水

对土壤贫瘠的丘陵岗地、秸秆丰富、有机肥充足的拟建果园,建议抽槽整地。平原或低洼丘陵地,起垄栽培。槽沟两边打通、排水通畅。槽沟、腰沟、厢沟、围沟,沟沟相同,防止渍水乱根。

3.3 肥害

葡萄种植穴穴底施基肥,深度一定要达到0.6 m以上(含),每穴复合肥不超过100 g,与底土充分混匀,且覆土0.3 m以上(含),然后填土、栽植,平齐原地面。否则产生肥害死苗。追施化肥要穴施且远离根系15 cm以上,挖2~3个穴。追施速效水溶性肥料或水肥一体化喷(滴)灌,水肥浓度不要超过0.3% 。避雨栽培肥料流失少,土壤中肥料浓度高,施肥量比露地栽培要适当减少。肥料施用要肥水结合,及时供水。

3.4 伤流期管理

葡萄发芽前20 d左右或土壤地表5 cm处地温达到8~10 ℃时,常常出现伤流。此期管理不善,影响产量或造成植株死亡。首先,冬季修剪必须在伤流期来临之前结束。农事操作不要产生新的伤口。其次,春季干旱少雨时,要浇1次透水,以地表下50 cm湿润为原则。再次,芽前追肥以尿素、硫酸钾型复合肥(忌用氯化钾型)、硼肥等为主,深度30 cm左右,尽量不伤根系。

3.5 控产提质

按照667 m2目标产量1 200~1 500 kg,每株保留12~15个果枝,留3 000~4 000个果穗,每穗留30~50个果粒。

避雨栽培结合果穗套袋技术,对无籽水晶和信浓笑的果穗重、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等经济指标均优于单一使用避雨栽培技术或套袋栽培技术[8]。

3.6 多效唑控梢

葡萄抹芽、摘心、除副梢的工作量很大,可以尝试使用多效唑、PBO在盛花期前1周左右喷施,控制营养生长。使用多效唑、PBO应根据品种、土壤和气候条件先小面积试验,后大面积使用。

多效唑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使节间数减少、节间长度缩短、叶面积减小、叶厚度增加、叶色变绿,控制枝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如:红提葡萄1 000~2 000 mg/L[9];京亚葡萄可喷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250倍液、矢富罗莎葡萄250倍液左右。使用多效唑一定要加强肥水供应和适当疏花疏果[10]。

3.7 石灰氮毒性

石灰氮属无机有毒药品,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和结膜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戴防护眼罩、手套,下班后先用用肥皂洗手、洗脸,再用清水漱口、洗眼。

3.8 限根栽培

限根栽培阻水材料有厚实塑料膜或预制混凝土板。塑料膜铺于栽培基质下或预制混凝土板铺于沟两边或做暗沟,都能起到隔水、阻水或排水的作用。根域范围限制在树冠投影面积的20%内、深度限制在50 cm以内,土壤含氮量在2%以上、有机质含量达到20%以上,采用微喷或滴管[11]。

3.9 砧木选择

葡萄嫁接苗砧木根据环境条件选择。如抗潮湿砧木:S04、3306C;抗寒砧木:山葡萄、北醇、贝达;抗根瘤蚜砧木:5BB、S04;单纯扩繁苗木:33、贝达、S04、夏黑、烟73等。

3.10 除草剂应用

葡萄避雨栽培微环境适宜于杂草生长,应根据杂草种类、葡萄品种特性、除草剂类型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先小范围内试验,再大面积使用。常见有草甘膦、盖草能。五氯酚钠、2,4-D、草枯醚、除草醚等不能使用。

3.11 雨棚内微环境

避雨栽培透光率常常只有露地的60%~85%,连栋避雨棚光照最差。可以通过选择透光率高的无滴膜、铺设反光膜、摘除老叶黄叶、疏除过密的枝梢等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着色。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棚内温度低于露地,更适合葡萄进行光合作用[12]。棚内外湿度差异不显著。

3.12 避雨棚宽度

宽度要适宜,以风雨条件下不淋湿中下部叶片、果穗和土中雨水不飞溅到葡萄穗部为准[13]。

猜你喜欢
葡萄栽培
葡萄冬季还能挂树上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莞草栽培、编织技术研究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葡萄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