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微课在初中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2020-04-07 22:2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课程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是以文理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让学生能全方位的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的综合能力。初中的地理相对于语、数、外三大主学科而言,属于辅助性的学科,但新课标同样要求初中生对其进行掌握,为了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小学——初中——高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紧密关联的,每一环节的学习都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解读,互联网教学和微课的结合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的理解力和熟识度,提高地理学习的质量和水平。

一、初中地理课程微课的概述

微课的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它是在互联网模式教学下的产物,是新式教学发展进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教师授课方式。传统式的教学是以课堂为授课载体,通过教师对地理相关知识点进行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强制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又有其场地的限制性。实体课堂授课的方式,是学生对学习固有的认知模式,通过课堂制度带动学生学习,可能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降,但课堂式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互联网式下微课的教学模式就恰恰解决了场地的限制,能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展开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模式,微课式的教学还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减少了课堂上授课的长课时授课,增加了授课的灵活性和随机性[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日趋多样化,对于国家地理的理解也会不能直观的呈现,但有了网络的辅助,方便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网络能更加便捷和直观地将地理知识形象展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互联网与微课的结合推动了地理教学的变化与进步。

二、微课的授课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运用

1.将微课与面授相结合,丰富授课模式

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采用课件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自身的多年的授课经验,以面授的方式展开教学,但传统的授课模式需要初中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为高效的课上授课做好准备活动,提高对地理知识学习的效率,如果将其与微课相结合,那就将呈现双倍的效果[2]。微课是提前录制的课程,以视频的形式存在,可以突破课堂的局限性,达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效果。对于微课视频的录制,学生可以反复的观看,而且微课的视频的时长不会过长,对知识点也会浓缩和简练的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所以,微课更适用于课下的学习,能节约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时间,并且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初中地理的初学阶段,从认识国家地理的组成起始,对国家由哪些陆地和海洋组成展开学习,世界的疆域广阔,世界地图的板块由七大洲四大洋组成,分别是:亚欧非,南北美,南极洲,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而且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公转的基础上并完成自转。对这些课程的讲解就可以将微课与面授课程相结合,通过微课下提前做好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工作,科学高效的利用网络,并与初中的课堂式教学相结合,大力的加强了初中地理的教学力度,提升了地理学习的效率,使课堂不再枯燥。

2.增加了地理学科的趣味性,提升理解力

在地理课堂上,微课的引入,能在极大程度上增强地理课程的趣味性。学生有了兴趣的指引,才能更好的融入课堂,引发初中学生对地理课程探索的兴趣,教师通过课件与视频微课相结合的方式,缓解学生的视频疲劳。通过视频微课的讲解,巩固对地理概念性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地理学习效率,比如在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对我们生活地球大环境的好奇,开展研究活动,通过微课视频课讲解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现地球的模型,以动态模型的方式加强对地理概念的理解。通过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知,展开对地理奥秘的探索。地球的自转会引起昼夜的交替变化,地球自转是由西向东的转动,自转一周即一天24 个小时,公转会引起四季的变化,地球公转是由西向东的转动,公转一周即一年365 天,通过微课对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研究,使学生对四季的变化和白天与黑夜的更迭有了全新的认识,产生对地理课程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提高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度,达到提高成绩的实际效果。微课的运用可以使得学生清晰地掌握地理知识的脉络和基本架构,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全面系统化的进行学习。初中地理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实验课的真实反馈,不断总结和整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概况的理解。

结论:总而言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丰富了教学的方式方法,将互联网与微课的结合,在初中的地理课堂上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微课的开展使地理教学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有效的解决了地理上的重难点。综合的提升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互联网+微课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