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技巧研究

2020-04-07 22:2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水杯积极性物理

微课产生与1993 年,由美国教师研究产生,将自身的授课视频拍摄并且上传到互联网上,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行业的关注,并且逐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授课形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学生在接受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后面临这类新颖的教学形式,具有极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欲望。当下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逐渐深化,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出现了新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也应当从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整合和提升,将双向学习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和水平。

一、“微”观教材内容,保障学生预习顺利进行

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够保证教师传授的知识在学生中能够收获相同的效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对教师教授的知识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问题,导致学生自身会逐渐产生厌学和倦怠心理,影响自身的成绩提升和知识获取。还有一部分学生具备对知识良好的掌握能力,教师反复的讲解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课堂氛围沉闷现象。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进行良好的形式选择,保证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能够具备针对性的教学,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例如,教师在进行《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物理现象小实验进行课堂引入,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压强现象。教师可以将一块硬纸板放在水杯上,将水杯倒放过来,引导学生观察水杯出现的现象。水杯中的水并为流出,硬纸板还牢牢贴合在水杯上,这种现象就能改用显示出生活中的压强现象。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物理现象是无处不在的,学生们也能够经常对一些物理现象产生极强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帮助,进而提升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微”探课堂教学,提升教师教学稳定推进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重点难点知识的总结。由于初中物理知识较为复杂,涉及到众多方面,学生在整合重点难点知识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学生也会觉得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在众多科目中的难度较大。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物理知识接触面。微课教学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整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1]。知识疏导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引导和帮助的重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整合。课堂教学的疏导阶段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感受。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设定良好的教学方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能够有效接收的教学流程。并且,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细化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开展数学教学,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和知识的陌生感,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进程。

例如,教师在进行《空气的“力量”》教学之后可以提问“生活中的哪些常见现象中存在气压现象。”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能够想到高压锅、高压水枪等。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回答进行知识延伸,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是增加压强,导致高压锅内的水的沸点高于100摄氏度,食物能在短时间内煮熟。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知识并不是生硬死板的教材内容,而是与我们生活相联系的实践知识。

三、“微”察教学主旨,奠定学生学习坚实基础

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具有阶段性的,在年级较小的阶段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较短,不能够有效集中较长的时间,学习能力和学习注意力会根据时间推移出现明显的变化。同时,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对学生的精力和体力均有很大的影响。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有意识的调整自身的注意力和专注能力,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学习较长的时间,自学能力和自学水平较好,状态较为稳定。因此,微课教学能够保证学生在短时间的学习中能够得到自身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预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首先进行自我理念和方式的充实,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以往的教学手段。在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当借助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现物理知识的神秘性和趣味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教学进程的开展学生已经明确了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和疑问,并且向教师阐述了学习进程中的困惑。在此期间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疑问开展全面深刻的解答,整合学生的学习进程,推进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全面发展。在进行问题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承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形式,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局限在单一的问题解答中。并且在进行疑问回答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进行《合理利用机械能》教学中,学生已经能够明确机械在生活中的使用广泛性,并且能够解释其中较为简单的机械原理。但是生活中大量的机械设备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范围内还未建立完善的系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效的调动学生对于生活常识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进行全面深化的引导,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四、“微”评学习成果,给予学生反思充分保障

微课教学模式的出现具有自身的必然性,随着互联网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势在必行。并且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教育领域尤其是一线教师的认可,需要在一线教学中进行完善和发展。微课的出现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准确的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随着自身对知识掌握水平的变化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在进行微课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身的全面深化发展。

例如,教师在进行《光的反射》教学进程中,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光显然不陌生,但是对于光的产生、反射、折射这种具有理论性的概念认识则不是十分明确。教师可以使用信息化的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展示出来,并且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教师使用微课教学形式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反思。物理作为科学类教学的代表科目,自身的学习形式和进程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应当适当转变传统的评价机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形式不能够有效的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转变。教师可以使用微课作为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技能的工具之一,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复习和预习成果、作业完成效率、自身成绩提升频率等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继而能够得出学生在一定时间区域内物理学习的提升效果。

结语:微课在当前的教育教学领域内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预期,并且集合了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重要因素,能够体现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科技性。即便是当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与微课之间的联系还不是十分密切。其中一部分环节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提升,相信在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中能够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猜你喜欢
水杯积极性物理
只因是物理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处处留心皆物理
移水杯
移水杯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