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用药规律分析

2020-04-17 01:38陆雪痕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疏肝理气柴胡活血

陆雪痕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康复治疗技术教研室,江苏常州 213000

中风后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是中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症状表现为多种精神和躯体的情感障碍。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中风患者中占40%~50%,该病不仅增加患者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不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给患者的生活和预后带来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1]。临床西医针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阻断剂、NE再摄取抑制剂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服药容易产生耐药性,且大部分药物存在心血管、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等毒副作用,远期疗效并不理想[2]。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学者针对中风后抑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上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总结近10年发表的用于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有关方剂,通过统计分析这些处方用药的特征和规律,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计算机检索近10年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信息系统的文献资料,手工检索相关杂志,限定发表年限在2009年6月—2019年5月之间,中文检索词包括:“中风”、“脑卒中”、“抑郁”、“郁症”、“中药”等。随机抽取其中65份文献纳入本次研究。65份文献中所用到的中药处方(含加减)共105味中药,均为治疗中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报告,且包含中医分型与辨证施治,排除处方中缺少中药剂量或中西药混合使用的处方。

1.2 数据处理

将纳入研究的每张处方基础部分(排除加减药物)的中药名称及剂量等基本信息进行统一化处理,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中药复方数据库进行分析,统计各处方中药种类、频次及剂量等数据。

2 结果

2.1 治法和代表处方

65篇文献中,药方以疏肝理气为主的有39张,其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代表药方;以活血化瘀为主的有12张,其中血府逐瘀汤为代表药方;以理气化痰为主的有9张,其中越鞠丸为代表药方;以补益肝肾为主的有5张,其中六味地黄丸为代表药方。

2.2 中药种类总频次及质量

105味中药可分为疏肝理气、温中健脾、化痰祛瘀、活血通络、养心安神、补益肝肾、清热滋阴、补气升阳等8类。使用较频繁的前4位中药种类分别为疏肝理气、温中健脾、化痰祛瘀及活血通络类;使用质量较多的前4位中药种类分别为疏肝理气类、温中健脾类、养心安神类、活血通络类。见表1。

表1 中药种类使用总频次及质量分析

2.3 中药使用频次及质量

纳入处方中使用频数较高的前10种中药分别为柴胡、川芎、白芍、石菖蒲、郁金、香附子、当归、远志、枳壳、甘草。见表2。

表2 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及质量分析

3 讨论

中风后抑郁在中医学属于“郁证”与“中风”的合病,中风之后,受风邪、瘀血、痰浊、热火郁结等影响,患者体内气血郁滞,运行受阻,肝失条达,神明失清,从而情绪低落,引起抑郁[3]。中风后抑郁既有中风症状,又有抑郁症状,且与气血失调、心神紊乱、痰瘀互结有极大关系,中风后抑郁互为因果,加重病情。

患者中风后受身体不适影响,情志不畅,肝失条达,加重了抑郁的程度。因此其核心在于肝气郁结,气机顺畅是治疗的基本法则。本研究结果显示,65篇文献中,以疏肝理气为主的处方数量最多;且常用的中药柴胡、郁金、白芍等均为疏肝理气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柴胡皂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郁金可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且动物实验证实,郁金有抗抑郁的作用;白芍有柔肝止痛、活血通络的功效。而有学者认为,气郁痰阻贯穿整个中风后抑郁的病程,是中风后抑郁的重要病机,治宜理气化痰,常用的药物有石菖蒲、半夏、地龙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的兴奋-镇静有双向调节作用,且有抗抑郁功效;半夏在一定程度上可止痛、镇静催眠,在治疗抑郁症、脑梗死等疾病方面有一定疗效[4]。活血化瘀也是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主要原则,常用的药物包括川芎、当归、丹参等。实验研究表明,川芎嗪在抗抑郁的治疗上疗效显著;丹参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具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调节内分泌的功效[5]。在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中,养心安神类药物也较为常用。中风后抑郁患者脑络痹阻,神脑失调,进而产生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因此治疗应安神定志[6]。常用药物包括远志、酸枣仁、茯苓等。酸枣仁有宁神定志的作用,可以补益阴血,缓解患者烦躁、失眠、惊悸等症状;远志具有安神定惊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酸枣仁皂苷、酸枣仁黄酮在镇静催眠上具有积极的作用[7]。

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失健运,则气血运行不畅,五脏六腑皆受之影响,进而影响到脑部,加重中风及抑郁的病情;若脾胃健运,气血顺畅,五脏六腑得以濡养并传输到脑部,脑髓得以滋养,中风及抑郁的病情均可缓解。因此从脾论治中风后抑郁,可固本培元,祛瘀生新,标本兼治[8]。本研究中,健脾和胃的药物使用量较多,显示了调理脾胃在治疗中风后抑郁中的重要性。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的过程中,除了针对本病治疗外,还需要兼顾患者其他方面的症状,避免顾此失彼。

本研究所涉及的中药因其独特的药效在治疗中风后抑郁中发挥了作用。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有些中药取的并非是其主要功效,如柴胡,作为一种解表药,其主要功效为解表退热,在治疗中风后抑郁时则取的是柴胡疏肝理气的功效;甘草在治疗时取的是“益气补中”的功效,而非公认的调和诸药的功效等等;因此本研究入选中药的用药类型仍有可商榷之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本文的有关信息,给未来临床组方及新药制备研究提供指导,进而探寻出最有效、最安全的中风后抑郁中药处方。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以疏肝解郁、温中理气、健脾和胃、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为基本治法,同时兼顾其他病理因素,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疏肝理气柴胡活血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北柴胡与藏柴胡鉴别
柴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
柴胡种间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活血化痰益气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乳腺癌的处方特征分析及辨证思维探讨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乳腺结节41例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