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黄芪化学成分的影响

2020-04-17 01:37李曼曼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毛蕊异黄酮炮制

李曼曼 刘 永

1许昌市中医院中西药房,河南许昌 4610002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广东惠州 516007

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属于常用的中药材,其中黄酮类、糖类、氨基酸类、皂苷类是其主要成分。临床应用黄芪治疗疾病时,普遍通过炮制的方法以降低药物毒性、提高疗效。研究[1]表明,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会导致中药的成分含量产生差异,从而导致效用存在差别。因此,本研究采用炒黄芪、酒黄芪、生黄芪三种炮制方法,探究其对黄芪黄酮类、糖类成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笔者选用的中药黄芪,均为同一批次,且购买自同一家药材公司。所需器材及药品为:紫外线分光光度仪(上海天呈医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721-110)、电子分析天平(美国梅特勒公司,精密度0.001 g)、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海费尔伯恩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型号:26963);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浓硫酸、苯酚、葡萄糖对照品、甲醛、甲酸、蒸馏水等,均购自上海纯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炮制方法

炒黄芪:取出300 g黄芪,使用文火翻炒黄芪,直至颜色转为棕黄色,并晾干备用;酒黄芪:取出300 g黄芪,加入米酒60 ml搅拌,黄芪、米酒充分浸润后,静置1 h,并炒干备用;生黄芪:取出300 g黄芪,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5 min,浸泡后用温麻布覆盖在黄芪上进行润化,2 h后切成小片,并干燥至恒重,最后晾干备用。

1.3 样品溶液制备

①水溶性糖的提取:从炮制的各类黄芪中,分别取出100 g研磨成粗粉,放置于锥形瓶,加入30 ml的85%乙醇混合,混合充分后放置水浴锅中水浴,温度为50℃,时间60 min,水浴后,使用纱布过滤,并加热去除乙醇,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吸取2 ml到25 ml的量瓶,加水至相应刻度备用;②还原性糖的提取:从炮制的各类黄芪中,分别取出100 g磨成粗粉,放置于圆底烧瓶,加入蒸馏水20 ml回流,并离心过滤残渣,在残渣中加入热水洗涤3次,过滤液混合,加入Ba(OH)2、5% ZnSO4,直至无沉淀产生,过滤到容量瓶,定容到100 ml,再吸取1 ml到25 ml的量瓶,加水至相应刻度备用;③多糖的提取:从炮制的各类黄芪中,取出定量的黄芪磨成粗粉,加入10倍量蒸馏水回流60 min,并离心过滤残渣,残渣使用8倍量的水回流30 min,滤液混合备用;④取黄酮类对照品,进行精密称重,加入甲醇后,移至50 ml容量瓶,定容后摇匀,获得不同质量浓度的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等对照样品液。

1.4 检测项目

①检测不同炮制方法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包括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等的含量;②检测不同炮制方法糖类成分的含量,包括水溶性糖、还原性糖、多糖等的含量。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炮制方法黄酮类含量比较

炮制后,酒黄芪毛蕊异黄酮含量显著高于生黄芪、炒黄芪(P<0.05);酒黄芪、生黄芪芒柄花素含量均显著高于炒黄芪(P<0.05),其中酒黄芪与生黄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黄芪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含量显著高于生黄芪、炒黄芪(P<0.05),其中炒黄芪含量最低;酒黄芪、生黄芪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显著高于炒黄芪(P<0.05),其中酒黄芪与生黄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成分酒黄芪炒黄芪生黄芪毛蕊异黄酮158.06±6.30*△106.30±8.44104.32±10.39芒柄花素77.90±8.32△41.35±5.33*72.03±7.01△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469.32±32.01*△315.54±20.01*403.32±30.20△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148.02±10.33△118.36±3.01*147.30±10.39△

与生黄芪比较*P<0.05;与炒黄芪比较△P<0.05

2.2 不同炮制方法糖类含量比较

炒黄芪、酒黄芪水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生黄芪(P<0.05),其中炒黄芪、酒黄芪水溶性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炒黄芪还原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酒黄芪、生黄芪(P<0.05);炒黄芪、酒黄芪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生黄芪(P<0.05),其中炒黄芪、酒黄芪多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炮制方法黄芪糖类成分含量比较

与生黄芪比较*P<0.05;与炒黄芪比较△P<0.05

3 讨论

中药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的功效,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临床常用于治疗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浮肿、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难愈、支气管哮喘、乙型肝炎、慢性肾炎等病症。相关研究[2]显示,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黄芪的功效影响较大,因此,需要了解不同炮制方法的效用差别。临床中,炒黄芪侧重于益气健脾,主治食欲不振、便溏气虚;酒黄芪侧重于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止血,主治肺热咯血、咳嗽目赤;生黄芪侧重于固表止汗,主治自汗浮肿、心悸体虚。本研究结果表明,酒黄芪毛蕊异黄酮含量明显高于生黄芪、炒黄芪,且酒黄芪、生黄芪芒柄花素含量高于炒黄芪;酒黄芪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含量高于生黄芪、炒黄芪,而酒黄芪、生黄芪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高于炒黄芪;表明酒黄芪的炮制方法所保留的黄酮类成分较多,多于炒黄芪、生黄芪,并且其含有较多的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这与李利明[3]研究结果一致。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癌、降血糖、神经保护、骨骼保护、改善疲劳等作用[4],对于治疗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病症具有重要作用[5]。此外,炒黄芪、酒黄芪水溶性糖含量高于生黄芪,炒黄芪还原性糖含量高于酒黄芪、生黄芪,炒黄芪、酒黄芪多糖含量高于生黄芪,表明炒黄芪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黄芪的糖类成分,且多于酒黄芪、生黄芪,这与余文强[6]的研究结果一致。糖类成分属于黄芪中的重要活性部分,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对于调节机体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7]。然而,江国荣等[8]研究结果表明,生黄芪的水溶性糖含量,酒黄芪的多糖成分,均要高于炒黄芪,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三种炮制方法对黄芪糖类成分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黄芪的黄酮类及糖类成分影响较大,因此,须根据临床具体需要选择适宜的炮制方法。

猜你喜欢
毛蕊异黄酮炮制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aircraft elevator made with new lightning protection material
毛蕊异黄酮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我的梦想
酱油渣异黄酮抗氧化功效成分纯化研究
分析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对药效的影响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北芪五加片中7种成分的含量
女性朋友们,你需要补补大豆异黄酮了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大豆异黄酮和DEHP对雌性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超声波酸浸-次灵敏线GFAAS测定明矾炮制药材中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