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音乐研究的典籍资源(下)

2020-04-18 07:38王小盾
中国音乐 2020年4期
关键词:经籍成书艺文志

○王小盾 张 军

四、存世乐书45种

(一)普通乐书

1.《柘枝谱》一卷,乐史(930-1007)编,《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说郛》宛委山堂本(以下略称“宛本”)卷一○○(4602-4603页)存佚文200余字。

2.《太平广记·乐》三卷,即卷二○三至二○五,李昉等著,成书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后代书目多著录于子部。

3.《太平御览·乐部》二十二卷,即卷五六三至五八四,李昉等著,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后代书目多著录于子部。

4.《事类赋·乐》一卷,即卷一一,吴淑著,成书于990-994年。后代书目多著录于子部。

5.《册府元龟·作乐》六卷,即卷五六五至五七○;《册府元龟·知音》两卷,即卷八五六至八五七。王钦若等著,成书于祥符二年(1013年)。后代书目多著录于子部。

6.《琴笺》一卷,崔遵度(954-1020)著。《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6页)、《通志·艺文略》(767页)、《中兴馆阁书目》(373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7.《则全和尚节奏指法》一卷,则全和尚(?-1045)著。有《琴苑要录》本传世。

8.《皇佑新乐图记》(又名《皇佑乐图》《皇佑乐图记》《皇佑乐记》《皇佑新乐图》)三卷,阮逸、胡瑗著,成书于皇佑二年(1050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6页)、《通志·艺文略》(767页)、《中兴馆阁书目》(372页)、《郡斋读书志》(94页)、《直斋书录解题》(403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6页)、《宋史·艺文志》(5055页)、《文渊阁书目》(33页)、《内阁藏书目录》(363页)、《秘阁书目》(224页)、《玄赏斋书目》(64页)、《国史经籍志》(722页)、《绛云楼书目》(8页)、《读书敏求记》(49页)、《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645页)、《四库全书总目》(320-321页)、《平津馆鉴藏书籍记》(51页)、《爱日精庐藏书志》(327-328页)、《郑堂读书记》(30页)、《吟香仙馆书目》(6页)、《拜经楼藏书题跋记》(66页)、《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98-99页)、《持静斋书目》(90页)、《皕宋楼藏书志》(130页)、《八千卷楼书目》(上册146页)、《抱经楼藏书志》(99-100页)著录。《文献通考·经籍考》云该书成于皇佑四年。

9.《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欧阳修等著,成书于治平二年(1065年)。《郡斋读书志》(79页)、《遂初堂书目》(478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84-5485页)、《宋史·艺文志》(5133页)、《文渊阁书目》(31页)、《国史经籍志》(758页)、《内阁藏书目录》(301页)、《爱日精庐藏书志》(433-435页)、《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181-182页)、《四库未收书目提要》(37-38页)、《宋元旧本书经眼录》(76-77页)、《皕宋楼藏书志》(395-398页)、《善本书室藏书志》(549页)、《八千卷楼书目》(上册 499页)著录。《皕宋楼藏书志》记该书为八十三卷。

10.《碧落子断琴法》(又名《碧落子琴断》)一卷,石汝砺著,疑成书于英宗时期(1063-1067)。《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11.《琴史》六卷,朱长文著,成书于元丰年间(1078-1085)。《直斋书录解题》(401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9)页、《文渊阁书目》(138页)、《万卷堂书目》(582页)、《世善堂藏书目录》(59页)、《玄赏斋书目》(65页)、《国史经籍志》(724页)、《绛云楼书目》(55页)、《传是楼书目》(662页)、《读书敏求记》(50-51页)、《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646页)、《四库全书总目》(970页)、《天禄琳琅书目后编》(333页)、《平津馆鉴藏书籍记》(51页)、《郑堂读书记》(244页)、《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228页)、《玉函山房藏书薄录》(78页)、《文选楼藏书记》(297页)、《皕宋楼藏书志》(584-585页)、《仪顾堂题跋》(109页)、《八千卷楼书目》(中册49页)著录。《玉函山房藏书薄录》记该书为二卷,《皕宋楼藏书志》记该书为十卷。

12.《礼书》,又名《太常礼书》,陈祥道著,成书于元佑四年(1089年)。其中卷一一七至一三○为乐书部分。《郡斋读书志》(90页)、《通志·艺文略》(765页)、《遂初堂书目》(477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366-5367页)、《宋史·艺文志》(5050页)、《万卷堂书目》(581页)、《内阁藏书目录》(301页)、《国史经籍志》(721页)、《澹生堂藏书目》(187页)、《绛云楼书目》(7页)、《传是楼书目》(659页)、《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645页)、《四库全书总目》(178-179页)、《天一阁书目》(77页)、《爱日精庐藏书志》(313页)、《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61页)、《楹书隅录初编》(409页)、《皕宋楼藏书志》(80-83页)、《善本书室藏书志》(424页)、《八千卷楼书目》(上册 92页)、《抱经楼藏书志》(64-67页)著录。

13.《乐府诗集》一百卷,郭茂倩(1041-1099)著。《直斋书录解题》(446页)、《遂初堂书目》(500页)、《郡斋读书志》(96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9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晁氏宝文堂书目》(666页)、《万卷堂书目》(582页)、《内阁藏书目录》(354页)、《澹生堂藏书目》(254-255页)、《玄赏斋书目》(65页)、《绛云楼书目》(75页)、《传是楼书目》(661页)、《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710页)、《四库全书总目》(1696页)、《天一阁书目》(521页)、《爱日精庐读书志》(641页)、《吟香仙馆书目》(67页)、《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362页)、《皕宋楼藏书志》(1278-1279页)、《善本书室藏书志》(882页)、《八千卷楼书目》(中册 600页)著录。

14.《琴书类集》(又名《琴曲谱录》)一卷,僧居月著,成书于北宋中后期。《徐氏家藏书目》(297页)、《澹生堂藏书目》(239页)、《千顷堂书目》(58页)著录。有《说郛》本、《琴学正声》本、《五朝小说》本传世。

15.《乐书》二百卷,陈旸著,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年)。《直斋书录解题》(404页)、《文献通考·经籍考》(468-5469页)、《宋史·艺文志》(5055页)、《文渊阁书目》(33页)、《万卷堂书目》(582页)、《澹生堂藏书目》(188页)、《徐氏家藏书目》(297页)、《内阁藏书目录(363页)、《玄赏斋书目》(64页)、《国史经籍志》(722页)、《绛云楼书目》(8页)、《传是楼书目》(660页)、《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645页)、《天禄琳琅书目》(89-91页)、《四库全书总目》(321页)、《平津馆鉴藏书籍记》(61页)、《天一阁书目》(89页)、《爱日精庐藏书志》(328-331页)、《吟香仙馆书目》(6页)、《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99页)、《玉函山房藏书薄录》(78页)、《楹书隅录初编》(409页)、《持静斋书目》(90页)、《皕宋楼藏书志》(130-136页)、《善本书室藏书志》(448页)、《八千卷楼书目》(上册 147页)、《抱经楼藏书志》(100-105页)、《积学斋藏书记》(25页)、《善本书所见录》(19-20页)著录。

16.《琴声经纬》一卷,陈旸著。载见于宛本《说郛》卷一百(4575-4576页)。

17.《皇朝类苑·典礼音律》三卷,即卷一八至二○。此书又名《事实类苑》《皇宋事实类苑》,江少虞著,成书于绍兴十五年(1145年)。后代书目多著录此书于子部。

18.《海录碎事·音乐部》一卷,即卷一六,叶廷珪编,成书于绍兴十九年(1149年)。后代书目多著录此书于子部。

19.《碧鸡漫志》一卷(又有五卷本),王灼著,成书于绍兴十九年(1149年)。《郡斋读书志》(1196页)、《澹生堂藏书目》(257页)、《传是楼书目》(774页)、《读书敏求记》(133-134页)、《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687页)、《四库全书总目》(1826页)、《文选楼藏书记》(434页)、《八千卷楼书目》(中册 730页)著录。

20.《通志·乐略》两卷,即卷四九至卷五○,郑樵著,成书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后世书目著录此书于史部。

21.《三器图义》一卷,程迥著,其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应成书于南宋中期。《拜经楼藏书题跋记》(89页)著录。

22.《律吕新书》两卷,蔡元定著,成书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文献通考·经籍考》(5470-5471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文渊阁书目》(33页)、《内阁藏书目录》(363页)、《秘阁书目》(224页)、《世善堂藏书目录》(8页)、《澹生堂藏书目》(188页)、《玄赏斋书目》(64页)、《国史经籍志》(722页)、《绛云楼书目》(8页)、《读书敏求记》(50页)、《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645页)、《四库全书总目》(321-322页)、《玉函山房藏书薄录》(78页)、《八千卷楼书目》(上册147页)著录。

23.《记纂渊海·律历》一卷,即卷三;《记纂渊海·音乐》一卷,即卷七八。潘自牧辑,成书于嘉定二年(1209年),有明万历刻本。后代书目多著录此书于子部。

24.《乐书正误》一卷,楼钥(1137-1213)著。载见于杨绍和《楹书隅录初编》(409页)。

25.《白石道人歌曲》四卷别集一卷,姜夔(约1154-1221)著。《直斋书录解题》(630页)、《文献通考·经籍考》(6625页)、《文渊阁书目》(114页)、《内阁藏书目录》(363页)、《四库全书总目》(1818-1819页)、《善本书室藏书志》(919页)、《八千卷楼书目》(中册702页)著录。《文献通考·经籍考》称《白石道人集》三卷,《善本书室藏书志》称《白石道人词》。

26.《斫匠秘诀》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南宋人。未见书目著录,存于宋人所编《琴书要录》中。

27.《乐府指迷》一卷,沈义父著,约成书于宋理宗时期(1224-1264)。《四库全书总目》(1826页)、《善本书室藏书志》(925-926页)、《八千卷楼书目》(中册730页)、《千顷堂书目》(59页)著录。

28.《古琴疏》一卷,虞汝明著,作者疑为南宋人。《徐氏家藏书目》(297页)、《澹生堂藏书目》(239页)、《千顷堂书目》(58页)、《绛云楼书目》(53页)著录。

29.《衙鼓吹格》一卷,作者不详,疑即《说郛》所载《鼓吹格》。《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30.《玉海·音乐》八卷,即卷一○三至一一○,王应麟著,成书于咸淳年间(约1270年)。后世书目多著录此书于子部。

31.《琴统》一卷、《琴统外篇》一卷,徐理著,成书于祥兴元年(1278年)。《绛云楼书目》(55页)、《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228页)著录。

32.《文献通考·乐考》二十一卷,即卷一二八至一四八,马端临(1254-1323)著,成书于元代初期。后代书目著录于史部。

33.《词源》两卷,张炎(1248-1320?)著。《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719页)、《四库全书总目》(1834页)、《四库未收书提要》(47页)、《皕宋楼藏书志》(1359-1360页)、《善本书室藏书志》(926页)、《八千卷楼书目》(中册 730页)、《郋园读书志》(743页)著录。《千顷堂书目》(59页)著录张炎《乐府指迷》二卷。

34.《辽史·乐志》一卷,即卷五四,脱脱等著,成书于至正四年(1344年)。后世书目著录于史部。

35.《金史·乐志》两卷,即卷三九至卷四○,脱脱等著,成书于至正四年(1344年)。后世书目著录于史部。

36.《宋史·律历志》十七卷,即卷六八至卷八四;《宋史·乐志》十七卷,即卷一二六至一四二。脱脱等著,成书于至正五年(1345年)。后世书目著录此书于史部。

(二)道教乐书

1.《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又有一百二十卷本、一百二十四卷本),其中卷七三(歌辞)、卷九六(赞颂歌)、卷九七(歌诗)涉及音乐。张君房编,成书于天圣七年(1029年)。《郡斋读书志》(752页)、《直斋书录解题》(348页)、《遂初堂书目》(489页)、《文献通考·经籍考》(6200-6201页)、《宋史·艺文志》(5196页)、《世善堂藏书目录》(58页)、《道藏目录详注》(863-864页)、《绛云楼书目》(61页)、《传是楼书目》(752页)、《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735页)、《四库全书总目》(1252页)、《天一阁书目》(321页)、《郑堂读书记》(343页)、《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267-268页)、《皕宋楼藏书志》(750-751页)、《善本书室藏书志》(666-667页)、《善本书所见录》(133页)著录。

2.《金箓斋三洞赞咏仪》三卷(又称太宗、真宗、徽宗《御制金箓斋道词》各一卷、《太宗真宗三朝传授赞咏仪》两卷),张商英编,成书于大观二年(1108年)之前。《通志·艺文略》(790页)、《宋史·艺文志》(5197页)、《道藏目录详注》(822页)著录。

3.《玉音法事》三卷,作者不详,成书于政和年间(1111-1117)。《道藏目录详注》(838页)、《绛云楼书目》(61页)、《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734页)著录。

4.《道门通教必用集》九卷,吕太古始编,马道逸改编,成书于嘉泰元年(1201年)。《道藏目录详注》(877页)著录。

5.《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五十七卷,留用光传,蒋叔舆编,成书于嘉定十六年(1223年)。《道藏目录详注》(833页)著录。

6.《上清灵宝大法》四十五卷,金允中编,成书于理宗(1225-1264)年间。《道藏目录详注》(875-876页)著录。

7.《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三百二十卷,宁全真传,林灵真编,成书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道藏目录详注》(830-832页)著录。

8.《灵宝玉鉴》四十三卷(另附目录一卷),作者不详,成书于南宋时期。《道藏目录详注》(835页)著录。

9.《太极祭炼内法》三卷,郑思肖(号所南,1241-1318)著。《道藏目录详注》(835页)、《传是楼书目》(752页)著录。

五、散佚乐书19种

1.《乐纂》(又名《景德乐纂》《太常乐纂》)一卷,李宗谔于景德二年(1005年)进上。佚文存于陈旸《乐书》、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宋祁《宋景文文集》(《论太乐署有舂牍之名而无舂牍之器》篇)等书中。《通志·艺文略》(767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2.《景佑乐髓新经》(又名《乐髓新经》)两卷(或一卷),宋仁宗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佚文见存于《宋史·律历志》等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6页)、《遂初堂书目》(478页)、《中兴馆阁书目》(371页)、《通志·艺文略》(767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3.《大乐图义》两卷(又说一卷),宋祁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序文存于宋祁《景文集》卷四五。《崇文总目》(19页)、《遂初堂书目》(478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6页)、《宋史·艺文志》(5053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遂初堂书目》称“大乐图议”。

4.《景佑广乐记》(又名《景祐广乐图记》)八十卷或八十一卷,冯元、宋祁、聂冠卿等合编,成书于景佑三年(1036年)。少量佚文见存于陈旸《乐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5页)、《通志·艺文略》(767页)、《遂初堂书目》(478页)、《直斋书录解题》(403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7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5.《乐论》八篇,范镇著,成书于元佑初年(约1086年)。佚文存见于《宋史·乐志》《文献通考·乐考》等书。有序文,载见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九一。

6.《元丰新修大乐记》,又名《元丰大乐记》五卷(初为三卷),杨杰著,成书于元丰年间(1078-1085)。佚文见存于《宋史·乐志》《宋会要辑稿》等书。《遂初堂书目》(478页)、《宋史·艺文志》(5055页)著录。

7.《平律书》三卷,杨杰著,成书于元丰年间(1078-1085)。序文见杨杰《无为集》卷八。《玉海》(145页)著录。

8.《大乐十二均图》一卷,杨杰著,成书于元丰二年(1079年)。序文载在杨杰《无为集》卷八。《玉海》(145页)著录。

9.《元佑乐议》七篇,杨杰著,成书于元佑三年(1088年)。佚文见存于《宋史·乐志》《文献通考·乐考》《宋会要辑稿》等书。《遂初堂书目》(478页)著录。

10.《乐书》五卷,吴良辅著,成书于元丰年间(1078-1085)。佚文见存于熊鹏来《瑟谱》等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中兴馆阁书目》(372页)、《宋史·艺文志》(5055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11.《乐府集》十卷、《乐府集序解》一卷,刘次庄(?-约1098)著。佚文见存于《诗话总龟》《能改斋漫录》《玉海》等书。《郡斋读书志》(1215页)、《中兴馆阁书目》(371页)、《直斋书录解题》(445-446页)、《文献通考·经籍考》(6686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刘次庄《乐府题解》十卷。

12.《大晟乐书》(又名《乐书》)二十卷,刘昺著,成书于大观三年(1109年)。佚文见存于《宋史·乐志》等书。《通志·艺文略》(767页)、《直斋书录解题》(404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9页)、《宋史·艺文志》(5055页)著录。

13.《乐论》八卷,刘昺著,成书于大观年间(1107-1110)。佚文见存于李攸《宋朝事实》《宋史·乐志》等书。《宋史·艺文志》(5055页)著录。

14.《乐书》一卷,李如箎著,成书于南宋初期。佚文见存于《宋史·律历志》。《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15.《系声乐府》(又名《系声乐谱》)二十四卷,郑樵著,成书于绍兴年间(1131-1162)。作为《通志·乐略》的前期成果,部分内容见存于《通志·乐略》。《中兴馆阁书目》(372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16.《燕乐原辨》(又名《燕乐》),卷数不详。蔡元定著。佚文见存于《文献通考·乐考》《宋史·乐志》等书。《文渊阁书目》(138页)著录。

17.《乐议》(一名《大乐议》)一卷,姜夔著,成书于庆元三年(1197年)。佚文见存于《宋史·乐志》《文献通考·乐考》等书。

18.《律通》两卷,欧阳之秀(又名欧阳士秀)著,应成书于蔡元定《律吕新书》之后。佚文见存于《宋史·律志》、曹庭栋《琴学》外篇等书。倪灿《宋史·艺文志补》(6页)著录。

19.《乐府杂记》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南宋人。佚文见存于吴淑《事类赋》、耶律铸《双溪醉隐集》等书。《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

六、存名乐书111种

1.《蜀雅乐仪》三十卷,作者不详。《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2.《九弦琴谱》二十卷,宋太宗编于至道元年(995年)。《宋史·艺文志》(5053页)著录。

3.《五弦阮谱》十七卷,宋太宗编于至道元年(995年)。《玉海》(1924页)《续资治通鉴长编》(705页)等书著录,与《九弦琴谱》同记。

4.《琴杂调谱》十二卷,朱文济(宋太宗琴待诏)著。《宋史·艺文志》(5055页)著录,记作者名为朱文齐。

5.《乐说》五卷,和岘(933-988)著。《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6页)、《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6.《补亡乐书总要》(又名《补亡乐书》)三卷,房庶著。成书于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郡斋读书志》(94-95页)、《通志·艺文略》(767页)、《中兴馆阁书目》(371页)、《遂初堂书目》(478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7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7.《真馆饮福等》一卷,房庶著。《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8.《乐府要略》两卷,宋仁宗著,成书于康定元年(1040年)。《中兴馆阁书目》(371页)著录。

9.《审乐要记》两卷(又说一卷),宋仁宗著,成书于康定元年(1040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6页)、《中兴馆阁书目》(37页)、《通志·艺文略》(7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10.《明堂新曲谱》一卷,宋仁宗著,成书于皇祐二年(1050年)。《中兴馆阁书目》(371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11.《律管说》一篇,阮逸,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书名亦见《玉海》(143页)、《宋会要辑稿》(282页)等书。

12.《律吕说》一篇,阮逸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书名见《玉海》(1926页)。

13.《琴准图》一卷,阮逸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5页)著录。

14.《钟律制仪》三卷,阮逸著,成书于康定元年(1040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5页)著录。

15.《景祐乐府奏议》一卷,胡瑗著,成书于景祐年间(1034-1038)。《中兴馆阁书目》(371-372页)、《直斋书录解题》(402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7页)、《宋史·艺文志》(5055页)著录。

16.《皇佑乐府奏议》一卷,胡瑗著,成书于皇佑年间(1049-1054)。《中兴馆阁书目》(372页)、《遂初堂书目》(478页)、《直斋书录解题》(402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7页)、《宋史·艺文志》(5055页)著录。

17.《三圣乐书》一卷,宋祁著。《直斋书录解题》(403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7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18.《大乐图》一卷,宋祁著。《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19.《景佑大乐图》二十卷(一说三十卷),聂冠卿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崇文总目》(18-19页)、《通志·艺文略》(767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6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20.《新纂乐书》三十卷,聂冠卿著。《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21.《景佑乐本图》一卷,安宋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书名见于《玉海》(1926页)、《宋会要辑稿》(282页)等书。

22.《古今乐纂》一卷(又说六卷),何文广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书名见于《玉海》(1926页)、《宋会要辑稿》(282页)等书。

23.《乐纂造律》一卷,何文广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书名见于《玉海》(1926页)、《宋会要辑稿》(282页)等书。

24.《乐府秘诀》一卷,何文广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书名见于《玉海》(1926页)、《宋会要辑稿》(282页)等书。

25.《乐府杂录》一卷,何文广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书名见于《玉海》(1926页)、《宋会要辑稿》(284页)等书。

26.《应天旋宫昭庆集》并《乐图》十三卷,苏齐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书名见于《玉海》(1926页)、《宋会要辑稿》(282页)等书。

27.《新术律管算草》三卷,丁涛著,成书于景佑二年(1035年)。书名见于《玉海》(1926页)、《宋会要辑稿》(282页)等书。

28.《景佑大乐制度》一卷,作者不详,成书于景佑年间(1034-1038)。《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29.《三乐谱》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崇文总目》(21页)、《通志·艺文略》(767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4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30.《阮咸谱》二十卷(又说一卷),喻修枢著,疑为北宋人。《崇文总目》(22页)、《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5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31.《古今乐律通谱》,卷数不详,王洙(997-1057)著。成书于北宋中期。书名见于王钦臣《王氏谈录》(169-170页)。

32.《乐要》三卷,令狐揆著。揆与宋庠、宋祁同时。《中兴馆阁书目》(372页)、《遂初堂书目》(478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33.《琴谱》,卷数不详,令狐揆著。书名见于王得臣《麈史》(38-39页)。

34.《乐议》(又名《乐仪》)十卷(又说三卷),李上交著,成书于仁宗年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6页)、《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35.《乐府记》一卷,李上交著。《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36.《乐府古词》(又名《和乐府古辞》)一卷,裴煜和著。裴煜和疑即裴煜,书成于仁宗年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

37.《古今大乐指掌》(又名《大乐指掌》)三卷,李南玉著,应成书于北宋中期。《中兴馆阁书目》(372页)、《遂初堂书目》(478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38.《五音会元图》一卷,胡俛(?-1074)著。晁补之《尚书司封员外郎胡公墓志铭》一文载有胡俛著《五音会元图》之事,故应成书于北宋中期。《郡斋读书志》(95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8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39.《大乐演义》三卷,房审权著,成书于元丰四年(1081年)。《直斋书录解题》(403-404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7-5468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蜀中广记》(20页)著录。

40.《浙操琴谱》一册,朱长文著。《玄赏斋书目》(65页)、《绛云楼书目》(8页)著录。

41.《范蜀公乐书》(又名《新定乐法》《元祐新定乐法》)一卷,范镇著,成书于元祐初年(1086-1088)。《郡斋读书志》(95页)、《通志·艺文略》(767页)、《中兴馆阁书目》(371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8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蜀中广记》(19-20页)著录。

42.《律吕图》三卷,杨杰著,成书于元丰年间(1078-1085)。书名见于《玉海》(145页)。

43.《元佑祀典乐歌》,卷数、作者皆不详,成书于元佑年间(1086-1094)。《遂初堂书目》(478页)著录。

44.《琴谱》一卷,吴良辅著,应成书于崇宁、祥符年间。《中兴馆阁书目》(373页)、《宋史·艺文志》(5055页)著录。

45.《乐记》三十六卷,吴良辅著。《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中兴馆阁书目》(372页)、《宋史·艺文志》(5055页)著录。《中兴馆阁书目》称为《乐纪》。

46.《诗乐说》三卷,吴良辅著。《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47.《乐论》一卷,沈括(1031-1095)著。《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中兴馆阁书目》(371页)、《通志·艺文略》(767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48.《乐器图》一卷,沈括著。《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49.《三乐谱》一卷,沈括著。《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50.《乐律》一卷,沈括著。《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中兴馆阁书目》(371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51.《乐府诗》一卷,僧灵操著,应成书于北宋中后期。《宋史·艺文志》(5055页)著录。

52.《乐本书》二十卷,王箴(1049-1101)著。《通志·艺文略》(76页)、《遂初堂书目》(47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53.《黄钟徵角调》两卷,宋徽宗著,成书于政和年间(1111-1118)。《中兴馆阁书目》(371页)、《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54.《运谱四议》二十卷,刘昺著,成书于大观二年(1108年)。《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55.《政和颁降乐曲乐章节次》一卷,刘昺著,成书于政和年间(1111-1117)。《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56.《政和大晟乐府雅乐图》(又名《大晟乐府雅乐图》)一卷,刘昺著,成书于政和年间(1111-1117)。《郡斋读书志》(98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57.《燕乐新书》,卷数不详,刘昺著,成书于政和六年(1116年)。书名见于《宋会要辑稿》(322页)、《文献通考》(4419页)、《宋史》(3345页)等书。

58.《乐书》,卷数不详,彭几(又名彭渊材)著,成书于政和二年(1112年)之前。书名见于《玉海》(1934页)、《宋史·乐志》(3002页)、《宋会要辑稿》(242页)等书。

59.《琴义》一卷,刘籍著,应成书于北宋中后期。《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中兴馆阁书目》(373页)、《直斋书录解题》(400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5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60.《宝钟释文》一卷,任之奇(1053-1114)著。《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3页)著录。

61.《雅乐均声格》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6页)、《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

62.《正声五弄谱》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6页)、《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

63.《明堂教习音律》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6页)、《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3页)著录。

64.《乐演卦》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

65.《韶义》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著录。

66.《乐传》两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

67.《歌舞式》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68.《琴指》,又名《琴指图》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69.《进琴式》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70.《劈阮指法》,又名《擘阮手法》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

71.《琴传》七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

72.《隐韶集》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

73.《琴阮二弄谱》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74.《琴谱商调》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著录。

75.《飘风乐颂》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8页)著录。

76.《历代歌词》,又名《历代歌》六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6页)、《通志·艺文略》(767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国史经籍志》(723页)著录。

77.《乐府犹龙》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6页)著录。

78.《钟书》六卷,作者不详,疑为北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257页)、《通志·艺文略》(767页)著录。

79.《隆韶导和集》(又名《隆韶道导和集》《隆韶道百和集》)一卷,姚分立(又名姚公立)著,约成书于大观年间(1107-1110)。《通志·艺文略》(767页)、《直斋书录解题》(405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9页)、《国史经籍志》(722页)著录。

80.《燕乐》三十四册,蔡攸著,成书于政和八年(1118年)。《宋史·艺文志》(5054页)著录。

81.《乐书》,卷数不详,盛元升撰。成书于北宋后期。书名见于《两浙著述考》(609页)。

82.《韶武遗音》一卷(又说三卷),滕康叔(疑为滕康)(1085-1132)著。《遂初堂书目》(500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83.《琴说》一卷,李如箎著,成书于南宋初期。《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84.《阮咸弄谱》一卷,李昌文著,成书年代不详。《中兴馆阁书目》(373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玉海》(2015页)“宋朝琴谱”著录。

85.《琴声律图》一卷,赡著,成书年代不详。书名见于《玉海》(2015页)。

86.《琴声韵图》三卷,王大方著,成书于南宋初期。《通志·艺文略》(767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国史经籍志》(724页)、《文渊阁书目》(138页)、《玉海》(2015页)“宋朝琴谱”著录。

87.《琴谱三均》一卷(又说三卷),马少良(又名马以良)著,《中兴馆阁书目》(374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玉海》(2015页)“宋朝琴谱”著录。

88.《琴筌》十卷,苟以道(又名荀以道)著。《郡斋读书志》(98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69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郡斋读书志》记为“皇朝苟以道”,《国史经籍志》记为“宋荀以道”,但《玉海》(2013页)将其列入“唐琴谱、琴书、琴声律图”条。

89.《皇府三校歌诗》十卷,作者不详。《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3页)著录。

90.《舞鉴图》三卷,作者不详,疑为南宋人。《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91.《采莲舞谱》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南宋人。《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92.《琴说》一卷,郑文佑著,疑为南宋人。《通志·艺文略》(767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93.《乐书》(一名《庆元乐书》)三卷,姜夔著,成书于庆元元年(1195年)。书名见于《玉海》(1934页)等书。

94.《琴瑟考古图》一卷,姜夔著,成书于庆元三年(1197年)。书名见于陆心源《宋史翼》、陈思《白石道人年谱》等书。

95.《乐舞新书》两卷,吴仁杰著,成书于南宋中期。《遂初堂书目》(478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71页)、《宋史·艺文志》(5056页)、《国史经籍志》(724页)著录。

96.《琴谱》八卷,作者不详。嘉定十二年(1219年),陈振孙于鄞县魏王旧邸得之。《直斋书录解题》(402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70页)著录。

97.《乐书》一百卷,临海姜仲谦撰。成书于南宋中期。书名见于《两浙著述考》(610页)。

98.《琴谱》十六卷(又说两卷),石孝隆著,应成书于宁宗、理宗时期。《直斋书录解题》(402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70页)、《世善堂藏书目录》(59页)著录。

99.《琴操谱》十五卷,张严著,应成书于南宋中后期。《直斋书录解题》(402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70页)著录。

100.《调谱》四卷,张严著,应成书于南宋中后期。《直斋书录解题》(402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70页)著录。

101.《制琴法》一卷,作者不详,疑为南宋人。《直斋书录解题》(401页)、《文献通考·经籍考》(5470页)著录。

102.《徐门琴谱》(又名《徐氏琴谱》)十卷,徐于(字天民)著,应成书于南宋中后期。《玄赏斋书目》(65页)、《国史经籍志》(724页)、《绛云楼书目》(8页)著录。

103.《紫霞洞琴谱》十三卷,杨缵(1210-1269)著,应成书于南宋中后期。《千顷堂书目》(58页)著录。

104.《琴指法》,卷数不详,赵希旷著,应成书于南宋中后期。书名见存于张大命《太古正音琴经》等书。

105.《注明蔡邕指法》,卷数不详,赵维则(又名赵惟则)著。书名见于《太古正音琴经》等书。

106.《乐说》三卷,赵德先著,疑为南宋人。《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107.《乐书》三十卷。赵德先著,疑为南宋人。《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108.《大乐署》三卷,作者不详,疑为南宋人。《宋史·艺文志》(5056页)著录。

109.《律吕新书赘述》,卷数不详,宋遗民程时登(1249-1328)著,成书于作者晚期。《千顷堂书目》(58页)、《补辽金元艺文志》(21页)、《补元史艺文志》(9页)著录。

110.《琴谱》,卷数不详,苗彦实(?-1232)著,耶律楚材元太宗四年(1232年)作序。金代乐书。《补元史艺文志》(9页)著录。

111.《律吕律历礼乐杂志》三十卷(又说七卷),杜瑛(1204-1273)著。金代乐书。《千顷堂书目》(58页)、《补辽金元艺文志》(21页)著录。

七、参考文献

(一)宋代及元代文献

1.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北京,下同),1961年新1版。

2.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3.吴淑撰注,冀勤、王秀梅、马蓉校点《事类赋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

4.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版。

5.王尧臣撰,(清)钱东垣等辑释《崇文总目》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宋代卷第一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6.王钦臣撰,夏广兴整理《王氏谈录》,载《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十册,大象出版社(郑州,下同),2003年版。

7.王得臣撰,黄纯艳整理《麈史》,载《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十册。

8.叶德辉考证《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宋代卷第一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9.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下同),1981年版。

10.叶廷珪《海录碎事》,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下同),据明万历卓显卿刻本影印,1989年9月第1版。

11.晁功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2.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13.陈骙等撰,赵士炜辑考《中兴馆阁书目辑考》,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宋代卷第一册。

14.尤袤《遂初堂书目》,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宋代卷第一册。

15.潘自牧《记纂渊海》,中华书局,1988年版。

16.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7.王应麟《玉海》,广陵书社(扬州),据清光绪九年浙江书局刊本影印,2003年版。

18.马端临《文献通考》,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中华书局,2011年版。

19.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20.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21.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2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二)明代文献

1.陶宗仪等《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2.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一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3.钱溥《秘阁书目》,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一册。

4.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一册。

5.朱睦《万卷堂书目》,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一册。

6.徐《徐氏家藏书目》,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二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7.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二册。

8.张萱等《内阁藏书目录》,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一册。

9.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二册。

10.祁承《澹生堂藏书目》,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二册。

11.白云霁撰,李杰注《道藏目录详注》,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三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12.董其昌《玄赏斋书目》,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二册。

13.曹学佺《蜀中广记·著作记》,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三册。

(三)清代及近代文献

1.黄虞稷撰,瞿凤起、潘景郑整理《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钱谦益撰,陈景云注《绛云楼书目》,载《丛书集成初编》第35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3.倪灿著,卢文昭订正《补辽金元艺文志》,商务印书馆(上海),1937年版。

4.徐乾学《传是楼书目》,载《续修四库全书》第9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钱曾撰,管庭芬、章钰校证《读书敏求记》,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五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6.钱曾《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7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7.于敏中等《天禄琳琅书目》,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十一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8.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9.彭元瑞等《天禄琳琅书目后编》,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十一册。

10.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载《丛书集成初编》第14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11.孙星衍《平津馆鉴藏书籍记》,商务印书馆(上海),1936年版。

12.范邦甸等撰,江曦、李婧点校《天一阁书目、天一阁碑目》,载《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3.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五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14.马瀛撰,潘景郑校定《吟香仙馆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5.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九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16.吴骞撰,吴寿旸辑录《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商务印书馆(上海),1939年版。

17.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四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18.马国翰《玉函山房藏书薄录》,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十二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19.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商务印书馆(上海),1935年版。

20.阮元撰,王爱亭、赵嫄校定《文选楼藏书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21.莫友芝撰,邱丽玟点校,杜泽逊审定《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22.杨绍和《楹书隅录初编》,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四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23.丁日昌撰,路子强、王雅新标点《持静斋书目》,载《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4.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一册、第二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25.丁立中《八千卷楼书目》,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北京),2009年版。

26.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三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27.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六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28.叶德辉撰,杨洪升点校《郋园读书志》,载《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29.徐乃昌,柳向春、南江涛整理《积学斋藏 书记》,载《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30.罗振常著,周子美编订《善本书所见录》,商务印书馆(北京),1958年版。

31.宋慈抱著,项士元审订《两浙著述考》,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1985年版。

32.倪灿著,卢文弨订正《宋史艺文志补》,载《丛书集成初编》第1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33.陆心源,《仪顾堂题跋》,载《清人书目题跋丛刊》第二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

34.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猜你喜欢
经籍成书艺文志
Majorana zero modes,unconventional real–complex transition,and mobility edges in a one-dimensional non-Hermitian quasi-periodic lattice
彝文经籍《祭龙经·祭彩虹经》中的敬畏自然观研究
《四库全书总目》对《国史经籍志》的利用与考订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Analyze differ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rticulation in Schubert’s Impromptu Op.90 No.1 and No.2
中国瑶族文化经籍的海外传播及其意义
《尸子》成书年代考
浮生若梦,落眉成书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著录标准商榷
《汉书·艺文志》“辑而论篹”句释说——“论语”二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