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2020-04-19 10:02王利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高中历史教师应

王利

历史作为高中阶段的核心课程,对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功用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是广大历史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笔者在本文结合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与教学现状,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教学策略予以探究,旨在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

一、历史核心素养简述

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其中,家国情怀主要指高中生在学习、掌握历史后,对祖国产生的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并具有捍卫祖国领土的决心与意志。时空观念主要指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学会从宏观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整体性,具有大局意识,能理性地看待历史。史料实证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已学历史知识,能对史料进行正确的辨析,并在理论、事实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历史解释主要指历史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对史事进行理性分析、解释,引导学生学会批判,并借助历史现象深入剖析历史发展的本质,进而更好地学习历史。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深入学习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科特色,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历史认同感、使命感,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1.改变教学方式,注重情感教学。

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注重情感教学。学生只有对历史课程充满情感,才能认同历史,并主动积极地进行历史学习。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积极优化历史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历史学习,增强学生的历史求知欲。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历史教师可借助多媒体,通过影视、音频等资料深入向学生讲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积极引导学生站在历史角度深入分析经济、政治、国力、社会等因素对鸦片战争的影响。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对我国近代史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有效剖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内外原因。高中历史教师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牢记历史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为维护祖国尊严而努力学习。

2.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坚持基础性的教学原则下,高中历史教学应关注学生实际生活,努力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发展相联系。众所周知,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现实生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例如,《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影响。在介绍战争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如果你处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你会如何保家卫国?你怎么看待钓鱼岛事件?通过设置与学生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接着,教师向学生讲解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我国战败的原因。待学生理解战争失败的原因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马关条约》对当时我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注重学生史料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发现知识汇总中的错漏,及时进行补充,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逐渐建立完善的思维机制。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设置的启发性问题并未从学生长远发展视角出发,教学实用性不高。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结合文本资料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认真筛选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歷史思维,进而实现学生史料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在教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教师可通过科学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剖析问题。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成果?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行业开始的?英国为什么首先掀起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当时经济发展产生了多大影响?等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查看相关史料,科学筛选有用信息,并积极思考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4.加强历史与其他课程的衔接、贯通。

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创新时,必须符合新课改教学需求,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探讨历史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科学制订历史教学计划,使学生具备善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培养。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务必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历史教师应适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加强历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高中历史教师应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工业革命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工业革命的扩展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