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准中考脉搏完善初中历史总复习

2020-04-19 10:02程旭东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考题考纲史料

程旭东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历史教学承担着普及历史知识和提高人民文化素养的重要任务,历史开卷考试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为学生减负和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考纲新增和变化的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将教材内容习题化并具备提取史料的能力,在解题时能够放眼大格局。开卷考试涉及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更大,只有对书本知识进行积累和总结,脚踏实地地复习,才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仔细研读考纲,注意调整部分

考纲是初中历史中考考试的权威资料,从历年中考试题可以看出,一般考纲里的增加部分,都成了当年的命题重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总复习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考纲在古代史中增加了四部分,即:(1)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2)三国鼎立的形成;(3)武则天、遣唐使;(4)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近代史增加了:(1)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民国社会习俗变化;(3)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4)詹天佑、侯德榜等重要人物及成就。现代史增加了:(1)“大躍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发展;(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二、严格专题复习,构建知识框架

通过对历年历史中考题的研究不难发现,除选择题外,历史考题基本都以专题形式出现,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和归纳能力。在总复习时进行专题复习,理顺框架性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形成宏观的历史观点,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有重要作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2018年中考题第15题材料分析题,题目给了两个不同时期的材料。材料一描述了乾隆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材料二描述了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的转变。根据材料分别提出以下问题: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并概括其原因。材料二中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根据两个材料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可以看出,这两个材料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近代史时,要将清政府的外交政策进行专题复习,了解清政府从闭关锁国到进行谨慎外交接触(洋务运动)的原因,在解题时便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三、善于提取新史料

安徽历史中考题主要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材料分析题在主观题中占有较大比重,是拉开成绩差距的重要题型,需要教师和学生引起足够重视。题目中的材料基本从史料中提取,且都是新史料,这样既增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提升了考试的难度,从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应试综合能力等角度达到考试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中考总复习的过程中,在课堂上务必要加强史料教学,选取合适的史料、时事热点等。例如,2018年安徽历史中考题第16题的三个材料,分别是“共产党宣言”“苏联模式”和“中国革命的《论新阶段》”,三组材料的落脚点就是改革,题目除了要分析这些历史重大改革的利弊,更引入到“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例,阐述材料三的观点”,即引入到改革开放的专题上,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符合当年时政和周年热点的考查方向,在进行总复习时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四、解题放眼大格局

历史中考既然选择开卷的形式,在题目设置上必然做到考查范围广、内容综合性强等。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一条主线,在解题过程中放眼古代、近代、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从世界史来讲,有工业革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等;从古代史来讲,有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改革问题(如奴隶制改革、封建社会改革)、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等;从近现代史来讲,有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鸦片战争、近代化的探索、近现代政治格局的发展与变化、统治者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变化等。以“大历史”的眼光将这些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放眼历史问题去关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与发展,关注历史发展趋势。这也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方面要用“大历史观”进行教学,让学生正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因为学习历史的作用就是要以史为鉴,推动现代社会的正向进步。

综上所述,在中考历史总复习时还是要仔细研读考纲,回归课本来理清知识框架,以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同时,通过加强对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史料的阅读训练,逐渐总结规律,最终做到“放眼大格局”。

猜你喜欢
中考题考纲史料
一道中考题的多种解法
从一道中考题的三种解法说起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由一道中考题引出的规律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一道中考题的拓展及推广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