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阈下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2020-05-09 10:41刘艳芹董立华赵琳琳
职业时空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能力OBE理念

刘艳芹 董立华 赵琳琳

摘要:校企合作采用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联合培养模式,而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对实践教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多年的改革实践经验,根据OBE成果导向理论,文章从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实施和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校内外双创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四个方面给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主要策略,探索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多途径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院校;OBE理念

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国地方本科应用型高等院校的重要发展模式,校企双主体采用协同育人的培养方式。在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实现自主创业的重要技能。

一、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现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整合高校和企业的双重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充分地融合,为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发展注入能源动力,既解决学校理论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实际情况,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并量身定制应用型人才。

随着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展开,企业将宽裕的资金投入到高校,提供先进的设备、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而高校将丰硕的理论成果反馈给企业,提供理论支撑,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行必要的准备和“特制”。通过产教融合[1,2],学校的智力资源与企业的财力能源有效凝结在一起,为学校的专业发展提供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拓宽了企业的智力来源,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共赢。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是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由创业活动带动就业的重要举措[3]。

自国家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创新创业政策以来,伴随政策文件的指导,各地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掀起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潮,在兼顾学校专业定位,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开创性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对教育教学改革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4,5],主要问题有以下2点。

1.创新创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比少,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实践课时偏少,没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实践教学效果也不够明显,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式滞后,一些专任教师重理论、重讲授、轻训练,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效果大打折扣等现象。

2.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受到限制。有限的教学经费只能维持必要的教育教学实习实践, 由于资金的匮乏,很难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践教学及实习基地建设中去;另外, 受到实习场地、实验设备等各种实践条件的限制, 一些实习实训活动不能随理论内容的讲授及时地进行。

二、基于OBE理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策略

在地方院校应用性转型的背景下,企校合作双主体的培养模式给地方本科应用型院校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自2011开始,德州学院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置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智能软件开发方向)、应用统计学(互联网金融方向)、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在校企双方联合共建专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并于2018年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结合本校近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6],文章从四个方面给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策略。

(一)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实施和优化

1.校企双主体共建创新创业体系。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双方在遵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还要紧密结合市场发展及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需要从两个主体、多个方面充分地考慮。主要兼顾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和培养个体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地方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校企实践平台在企业内部进行开创性工作。

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 理念是一种聚焦于产出和导向的教育[7,8], 奉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具备什么样能力和能够完成什么样的工作,该理念以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要求整个教育过程、一切教育活动和课程设计都要围绕这一中心来开展。

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基于OBE成果导向理念,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建设模块化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素质提升课程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来,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于校企合作专业而言,除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相关人文素养课程外,还应密切关注并跟踪区域、行业发展,及时地调整和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

结合学校和校企合作专业自身的特点,开设创新创业特色专业课程,构建相对完善以分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指出的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为,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和起点,创新创业教育要建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但创新创业教育又不局限于某种专业教育,它将各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整合与优化,切实地服务于该专业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甚至是跨专业灵活就业的能力。

2.校企双主体实施并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贯穿“以学生为本”的OBE理念,校企双主体在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OBE理论关注五大主要问题:目标、需求、过程、评价和改进,其中目标对应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需求对应为什么要取得,过程对应如何有效地取得,评价对应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最后的改进则对应如何保障学生能够取得。

OBE理念关注的目标、需求、过程、评价和改进五大问题贯穿于校企合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全过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體系到后期的教学评价机制、持续改进等。OBE理念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优化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基于该理念的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流程如图1。图1的反向教学设计,是成果导向的,不同于传统的正向教学设计,正向教学设计是以课程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切入,而构建的目的主要就是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反向教学设计从需求做切入口,由内外部对人才的需求反向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再由人才的培养目标反向设计学生的毕业要求,进而通过学生达到的毕业要求反向设计教学课程体系。贯穿OBE成果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这时的“内外需求”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需要强调的是,反向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是由内外部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目标,由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学生学什么来设计毕业要求,再按照毕业要求进行分解得到细化的指标点,进而由怎么学指标点来设计课程体系,再由如何教课程决定课程设计,再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确定教学要求,之后进行教学评价反馈教的怎样,从而持续改进,循环进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培养,将OBE教育理念细化在每门课程、每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优化研究。

3. 校企双主体共同完善保障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和完善,其中的政策和师资保障是主要方面。政策保障属于顶层设计,规划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保障高校借助企业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既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也能够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性人才。师资保障是确保校企合作专业顺利开展的有利支撑,企业向高校老师提供专业性的强化培训,每年的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中有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师资培训,高校一些能力强的教师,特别是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师资培训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综合支教能力。

(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

实践平台的搭建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设置多元化、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如论坛讲座、第二课堂等,也包括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科技竞赛、开放性实验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学校搭建校内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平台,并且积极地开展第二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竞赛的培训,加大各类科技竞赛的投入,为学生创造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与企业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积极开展探究式的实践教学,建立并开放数学实验室。通过研讨式教学、开放型、课题型作业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遵循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理念,改进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主要采取案例式和研讨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导,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觉获取新知识的创新能力。

面向全体校企合作专业学生讲授基本的创新创业内容,包括学科前沿、创业基础等知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理念和创业理论,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创业意识,挖掘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将教师前沿教研科研成果、企业最新创新成果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做好基础知识和创新实践的衔接,启发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充分应用到创新创业活动中。

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注重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师、注册会计师等)获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校内外双创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企双主体内外联动共同建设校内和校外双创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创造一切机会与企业深度融合,派遣师资进入企业进行短期的工程实践,参与企业实际项目丰富技术经验,掌握产业前沿动态。企业为学校提供案例教学和实训课程培训,配合学校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校企双方要找准符合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方向,充分融合高校和企业双方的师资和创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4],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社会发展和地方的经济对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学生就业的实现。

校企双方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实践活动和实践项目的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运用的转化[4],不断探索从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到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转变。

三、结语

地方应用型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学生为本”,并在OBE成果导向理念的指导下,有效整合了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多样式的创新创业资源,产教融合视阈下探索了多途径、多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晓林.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校企合作育人视角[D]. 荆州:长江大学,2017.

[2] 薛培军.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 科教论坛,2018(11): 68-69.

[3] 高晓杰,曹胜利.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 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91-93 .

[4] 沈树周,段素梅.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研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9): 70-73.

[5] 王生龙.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8.

[6] 徐凤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以德州学院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3(01): 57-59.

[7] 李志义. 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J]. 中国大学教学,2015(03): 32-39.

[8] 李志义. 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一: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和强化什么[J]. 中国大学教学,2016(11): 10-16.

[9] 于明星. 校企双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 河北职业教育,2019,30(05): 105-108.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能力OBE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与框架设计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试论应用型院校教学与科研评价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