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然山水格局的隋唐长安都城区域景观营造研究

2020-05-23 08:48王吉伟
中国园林 2020年4期
关键词:轴线山水景观

王吉伟

刘晓明*

现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以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片段式保护[1-3],缺少将名城本体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水利农田等进行整体保护,而这正是名所依赖的环境基础。同时快速的城市化使得国土典型风貌的认知保护缺失以至肆意破坏,而区域景观是一种基于地理环境与自然特征开展独特的土地整理、土地利用方式营建出的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山水田城体系[4],类似研究能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依据。隋唐为中国园林发展的全盛期,国都长安区域景观是综合规划、区域统筹的营造典范。但现研究主集中于奇特风景要素及特征的发现,如城市轴线、视觉山水网络、八景文化等[5-7],较少将关中地区作为完整的景观单元来研究其形成与整体特征。

1 研究对象、时空范围与逻辑

研究对象为以都城长安为核心,以关中盆地及盆周山地为单元,联合关隘、驿道、水利、农林等支撑体系,构建出的大尺度复合景观。空间范围为自然山水边界与隋唐六上关之交集,南临秦岭,以蓝田关、大散关为界;北依北山诸山及泾洛河谷;西达陇山,以大震关、六盘关为界;东至黄河华崤,以蒲津关、潼关为界。考虑到唐初长安基本延续隋大兴城旧制,安史之乱导致关中发生诸多变化,故时间范围选择具有一定营建规模且相对稳定的时期,即隋开皇元年(581年)至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尔雅·释地》载“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这种从聚落到自然的圈层式结构总结,以及吴良镛、王树声等提出的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五大系统的人居环境系统模型以及内-外-远3层风景体系等[5,8],基于古今逻辑文章提出将长安都城区域景观研究从外圈边界关隘层、中圈水利农田层、内圈城市本体层展开。

图1 隋唐长安周边自然山水格局与驿道关隘分布图

图2 六上关空间结构示意图

2 都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

南侧秦岭巍峨峻峭,夹以谷峪孔道沟通南北,北坡尤陡多峪;北侧北山山系以子午岭、岐山、黄龙山等中低山为主,首饮黄河,尾衔西天,再北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西侧陇山北连朔漠,南带渭河,为渭河平原与陇中高原的分界;东有黄河天险、华岳险峰,共同构成渭河盆地单元最外圈层;内侧依次是相对平缓高敞的台塬及低矮阶地平原;最内层为渭河及诸河河谷滩涂,呈现出高山-台塬-阶地平原-滩涂-河流5个地貌层次的水平多圈层锯齿状嵌套特征,呈现中间低,向南北两侧不对称增高的垂直地形特征。

关中盆地多水南北汇渭,渭水横贯东西,东流入黄,构成以渭河为核心骨架,以南北支流衔接内外地貌圈层的水网结构,而“长安八水”为关中地区多水汇流壮丽景象的典型代表,《上林赋》述:“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9],唐杨炯《宴族人杨八宅序》载“望望八川,苔发璜溪之水”,可见八水至唐时水量依然充沛[10](图1)。

关中盆地的自然资源为王朝定都于此奠定了形胜和农林发展基础,如娄敬所言“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11]。考虑到隋唐至今关中整体地貌未剧烈变化,且诸水水道仅在下游平原滩涂段摆动较强烈,故在后续讨论景观营造与自然山水格局关系时,以国家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的高程数据为基础,以古文献修正之。

3 外圈边界关隘层景观营造

由长安沟通天下四至之地的陆路水路等战略要道多设关以控,关隘的宏观选址与微观营建是对边界自然山水的综合认知、评估和利用的结果。依据关中四面4类山水空间,采用不同介入方式营造出4类典型的关隘景观:北侧梁卯沟壑纵横,水源匮乏,植被稀疏,谷底为最重要通道,关隘多为谷底关城或重要水关;西侧陇山山高谷浅,坡度稍小,水多而缓,林木繁密,关隘多占山控水;南侧秦岭山峻谷深,水流湍急,关隘多占山谷高地或滨水;东侧黄河天堑隔绝东西,关隘为控河筑城以成关形式,文章以蓝田关、散关、潼关、蒲津关、大震关、六盘关六上关[12-14]为例展开研究(图1、2)。

3.1 占山谷高地或滨水型关隘景观

蓝田关:长安东南出蓝田关经武关至商州下南阳盆地的商山路为秦楚交通大动脉,商山路所途避开秦岭主峰高山,多趋峪谷顺水行之,蓝田关把控其北段,概在今蓝桥河上源,牧护关镇山头上[15],蓝关四围“回抱於天,秀欲染眸,危将惊魄”“千岩作锁,万障为栓。难图其形。莫状其秀。双扉未开,天地如斗”[16]。

散关:位于秦岭与陇山交接垭口——“南山自蓝田而西,至此(散关)方尽,又西则陇首突起”[17],立于南嘉陵江和北清姜河分水岭的今秦岭正脊大散岭之上,对南北两侧均据建瓴之势,横绝连接关中和川蜀之南北通途,为“川陕咽喉”,与东侧和尚原互为犄角,《关中胜迹图志》载:“自观距和尚原才咫尺,两山关控斗绝,出可以攻,入可以守,实表里之形势也。[18]”

3.2 控河筑城型关隘景观

潼关:为长安东出第一要塞,驿道“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为天险”,因黄河水下切,黄河南岸和麟趾塬间可行,关城在天授二年(791年)北迁原下阶地,故此北有渭、洛汇黄抱关而下;西一里隔潼水与华山相望;南上麟趾原,接禁沟与十二连城;东为远望沟口及黄巷坂,黄巷坂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有“五里暗门”之说[19],形成防御纵深深远,体系完备之雄关。

蒲津关:运城盆地与渭河盆地隔黄河相望,因平原段水势平缓,两岸无山势依托,故跨河置蒲津关,为河东陆道西入关中第一锁钥,营建重点在河、桥、城一体化建设上,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建铁索连舟固定式曲浮桥,铁牛为锚,“链如游龙,势若长虹”“横亘百丈,连舰千艘”,夹岸置关城,河中之渚置中浑城,河桥连三城,其规制宏壮,设计周详,为“关西之要冲,河东之辐凑”。

图3 水利农田景观分区示意图

3.3 占山控水型关隘景观

大震关:为陇山交通孔道,岑参诗《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云“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三秦记》载“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陇山顶有泉,清水四注”,知其地据陇山重岗之上,把控水源。

六盘关:位于今六盘山镇西侧山顶,扼守沿泾水入长安要道,山道“自西向东,尚不甚陡峭”,而自东向西,则“峻崿百重,绝壁万仞”“自绝顶俯瞰众山,深不见底,左旋右转,窄处只容一舆”,诚为天险,关西山口为西瓦亭,东南山口为瓦亭故关,互为照应,瓦亭故关近处为弹筝峡,近泾水水源,“群山怒起,路随峰转,绕行涧底”,形势奇险,水势激荡,六盘关、西瓦亭所依山势和瓦亭故关所邻弹筝峡共同构成长安西北最重要关隘体系。

4 中圈水利农田层景观营造

渭河盆地光照、温度、降雨等气候因子近似,唐中期前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550~650mm,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左右,粟、麦、水稻、竹、梅、柑橘等均可在此生长[20-22]。但区域内水文、地形、土壤及植被等在小尺度范围内仍有一定差异性,使得作为水利开发、农田分布重点区的台塬和阶地平原形成6类景观风貌区(图3)。

4.1 渭河北部地区

渭北地区高平广阔的黄土台塬及阶地平原,多是坡度小于5°的适宜耕作区,且泾河、洛河、汘河等是渭北主要河流,水量丰富,奠定了农田水利发展的良好基础。但渭北水利工程规模、效益、农作物种类以及风貌特征等亦有所差异。

渭北西侧为较高海拔台塬区,地势高于渭河、汘河等重要水源,故塬上多植粟、麦等旱作农作物,仅在台塬与渭河之间狭窄平原上引渭河、汘河、武安河及漆水诸水,修复建设成国渠、升原渠、斗门堰渠系以成灌区,种植水稻等灌溉农作物,形成北临黄土台塬、南连浩瀚渭水与滩涂湿地的狭长水网景观带。渭北中东部地区北侧台塬同西侧塬上,为旱作景观;中南侧为古三门湖所在,后形成从西北向东南微倾,地势低洼,多湖泊沼泽地区,局部水土多带卤性,为盐碱土、沙土严重区。而泾水及其旁诸水皆为高泥沙河流,易淤积但肥力高,从秦修郑国渠开始引水淤灌以改良土地,鉴于水资源有限,且洛水在流过商颜山后海拔过低,无法继续向东南疏导以淤灌或灌溉,故此良田美壤多集中于渭北中东低平地区的西北部,至永徽年间(650—655年)三白渠灌溉面积可达万余顷,加之郑国渠及六辅渠系继续发挥效益,泾洛之间发展为关中最大灌区,构成干支斗渠渠系完备,引输分水堰斗门闸等设施齐全的灌溉水利体系,形成沃野千里,良田万顷之景,有诗云:“泾渭傍润,郑白疏流,荷锸成云,决渠为雨,粳稻漠漠,黍稷油油。”而东南部仍多盐湖沼泽、盐碱地及沙丘地,以牧马功能为主,呈现出沙碛累累,湖池片片,丰草青青之景,一派塞外风光[12,23-24]。在洛河以东黄河以西部分,也有引洛水及黄河水灌溉形成的中小型灌区,以种水稻。

4.2 渭河南部地区

渭南地区为堑断地带,秦岭沿断层上升,渭河沿断层下降,故渭南坡陡,河流众多且短小流急,河流下切,形成高于河面的众多狭长塬面,尤其是西部和东部地区,导致其不具备营建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条件与必要,加之都市、漕运及林业的排斥,渭南农田水利水平较低,整体景观风貌异于渭北地区。

渭南西侧台塬、平原区在唐时专设司竹监专事竹林经营,《大唐六典·司农寺》载:“司竹监,今在京兆鄠、盩厔”[25],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可见竹的经济价值之高,所以竹产业排斥农业,几无水利工程兴建,由此渭南长安以西呈现茂林修竹之景。渭南中部地区依托秦岭,奇峰迭出,林木葱郁,台塬原隰相间、错落有致,诸河虚与委蛇、景态各异,天然湖泊点缀其间,风景秀丽,遂为皇家禁苑、韦杜家族世居地、权贵文人园林别业、寺庙庄园、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提供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之都城对生活及园林生态用水的巨大需求而大力开渠凿池,引城南诸河以蓄水,以致长安城中湖沼达113个[10],此区发展成为自然河流与人工渠池相得益彰,林麓薮泽,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丰富的近郊风景游赏区,水资源的灌溉之责退居其次。渭南东侧因渭河水道曲折,泥沙多淤积,丰水期与枯水期水量悬殊,漕运不畅,而都城粮食短缺,于是从长安至潼关的狭窄平原台塬区修复开凿漕渠以供水运,仅局部平原地段有小型灌溉工程。

5 内圈城市本体层景观营造

5.1 选址朝对与区域山水格局关系

5.1.1 追求高敞的宏观选址

隋初建,文帝嫌汉长安屈居渭滨,地势低洼,易遭水患,水皆咸卤,面积狭小,故想另建新都,隋开皇二年(582年)文帝亲自部署勘察西安附近地形大势。广义的龙首山指浐潏之间,从秦岭北麓伸向渭河的诸高岗梁原的统称,《三秦记》载“龙首山长六十里,头入渭水,尾达樊川”。其南半部海拔较高,由少陵原等诸多小原构成,北半部海拔较低平缓,多东北至西南向的梁洼相间地貌,最北土梁为狭义龙首原;东侧为地势高亢白鹿原,控制潼关、蓝田关两主驿道;西侧及北侧如上所述,一侧原小河急,一侧原高缺水及关中粮仓;再外围便是不宜建设的山区。而龙首山周边多水环绕,水源充沛稳定,故此文帝言“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在此基础上,宇文恺认为龙首山南部过高,引水困难,北部以狭义的龙首原至少陵原段地势开场宽广,扩建余地更大,顺地势引水便捷,遂定都于龙首山北段[11,26-28](图4)。

5.1.2 “表南山以为阙”的朝对关系

朝对关系确定是将人工与自然两大系统有意识地衔接构成区域空间主干,是控制营造区域景观结构层次的宏观手段。关中层次分明的自然山水结构、既有山水意象对长安城朝对关系提供丰富的地理坐标参照。自秦以降,都城或者重要宫殿均秉承以“南山为阙”的朝对原则[6],但也依据选址改变而有所改变,隋唐长安中轴对秦岭石鳖谷[6,23],但将邻近子午谷通过子午大道连接,以交通联系的方式融入区域轴线之中,以传承“子午”意向。在后期建设的大明宫轴线以南五台、牛背峰为朝对(图4)。

5.2 “六爻”模式的空间规划与轴线体系演变

5.2.1 “六爻”模式的空间规划

长安城可分高敞东部与平洼西部二区,东侧从北向南分布10条东西向黄土梁、洼地,宇文恺以周易六爻附和北段6条高坡,对高敞之地进行功能定位以分区营建。《雍录》载:“宇文恺之营隋都也,曰朱雀街南北尽郭有6条高坡,象乾卦六爻。故于九二置宫殿,以当帝王之居;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元都观兴善寺以镇其地。[29]”上九之地“潜龙勿用”故设禁苑,九二高坡置太极宫;九三高坡置皇城,将中央行政办公机构统置于宫城南侧。九五高坡置元都观、兴善寺,东侧高坡乐游原为都城最高,着力经营游览地以借景周边景色,如终南山、汉陵等。后期延续高敞地营寺观、公共游览区原则于九六高地置大慈恩寺,借景包括秦陵、终南山、芙蓉园、曲江池等;再南池洼混杂,结合前朝曲江池、汉武泉等自然人文风景,新辟为公共景区曲江池和皇家游览区芙蓉园,远借汉陵、乐游原、终南山等城外之景(图5)。

隋唐长安的地形空间秩序营造在考虑大尺度地形(龙首山)的基础上,结合小尺度(梁洼相间)的地形进行控制性的空间规划建设,于高坡地带设置宫殿、政府机构、寺观及风景游赏地等关键性视觉焦点、控制中心,于低洼处理水造景,高下呼应,强化立体空间关系,互为借景,层次分明,同时又与城外自然山水充分沟通,以尊重小尺度地形的人工之势来细化丰富大尺度自然之势。

5.2.2 城内轴线体系演变

基于朝对关系确定南对石鳖谷为礼仪性轴线的营造根本,轴线对称是对政治建筑、礼制建筑、里坊等的根本要求,但都城本底地形特征的差异使得其居住条件不对称,致使城市发展出现突破原有轴线对称的功能区块,市民群体分区分层,最终形成长安城严格对称的礼仪轴线和不均衡对称区块共存状态,使其具有强烈秩序美感同时又有不同景观特征。

1)均衡对称的礼仪性轴线景观。

整个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纵贯南北的中轴,政治、宗教、文娱、经济等功能的人工之物对称设置,以满足礼仪上的均衡需求,把控城市总体布局。宫城区据城北正中,以太极宫主殿-承天门为轴,掖庭宫、东宫东西相对;皇城区以承天门街为轴,安上门街与含光门街对称,太庙、大社分设东南、西南对称,以及各中央官署多对称设置。外郭城区在平面上东南西各边设三门,以门相对形成“九经九纬”形式的主干道,总体为棋盘式的108坊,东市与西市、佛教大兴善寺与道教玄都观、长安县寺宝国寺与万年县寺禅林寺、文庙与武庙,以及西南大庄严寺塔和东南芙蓉园等均东西对称[30-31]。长安是里坊制的集大成者,是皇权至上意识在城市结构上的典型体现,是较符合《周礼·考工记》范式的典型案例,深深影响洛阳及日本平城、平安及长冈等城的营建[31-32]。

轴线景观本身在功能、形式、虚实、尺度上亦有丰富的变化。城区轴线线性区段包括国家大典、政治活动中心、郊天祭祀通道的承天门街、朱雀大街等,与轴线垂直相交的承担元旦、元宵、赐酣等大型活动的承天门横街,及诸多相对较窄的街巷等共同构成尺度各异、均衡对称的虚轴线空间;在宫城、皇城、外城与各街巷相交处以及宫城内设置重要建筑物,宫门承天门、皇城朱雀门、外廓城明德门以及宫内太极门、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及各坊门等成为街道轴线的重要对景、城市大空间的构图焦点(图6)。

图4 秦汉隋唐长安选址朝对关系图

图5 唐长安空间规划布局示意图(高地边界改绘自参考文献[28])

图6 初唐时期长安均衡对称的礼仪性轴线空间

图7 大明宫、兴庆宫引导下的唐长安非均衡对称的功能性区块空间(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31])

2)非均衡对称的功能性区块景观。

随着王朝统治的稳固,都城逐渐从早期重视其作为宇宙、礼仪之都方面转向注重人,实施宫殿新建、土地功能转变等,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等皇家宫殿的建设直接促使整体空间形态重心东移,形成太极宫主轴线外的含元殿-大雁塔次要轴线,街东中北部诸坊成为高级官员亲王聚居区,举人于此聚集,而街东中部乐游原北部诸坊位于地势偏高的原,亦适合建造高级住宅,街东南部在原有的优良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景胜之地,在相对低洼的街西成为平民商人居住区[31],相应的东市更适应皇室、贵族等的需求,商业活动有所制约,西市繁杂异常,民间商业活跃,整体功能上呈现一定的不对称性(图7)。

6 结语

文章基于自然山水圈层特征,综合古代城市的都、郊、野的过渡特征及人居环境系统模型等,提出将景观营造与自然山水格局关系这一问题分解为三圈层进行讨论的方法,分别为外圈关隘景观体系对应宏观大山大水边界之陇山、北山、秦岭、黄河特征,中圈水利农田景观对应靠内侧之塬、原、滩、河结构,内圈都市本体景观对应龙首山宏微观山水关系,总结出基于不同尺度范围下的区域自然山水的一系列空间景观规划营造的依据与方法措施。文章得出城市景观的规划营造重在自然山水形态格局、特性功能的解析,以自然山水为基底来建构区域空间结构与分区、引领空间分化生长,实现人工格局与自然格局协调。所以上述研究方法与结论对研究古代城市景观营造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有利于中国传统山水城市的认知保护以及营建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轴线山水景观
利用轴线交错修整砂轮凸度曲线的方法探讨
景观别墅
复杂建筑群项目的建筑轴线相关性分析
爱在一湖山水间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火山塑造景观
山水之间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