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多元化经营 推动蚕桑业振兴

2020-05-25 09:13沈卫星高春凤兰丽盼
四川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蚕蛹蚕业桐乡市

沈卫星 高春凤 兰丽盼

(1.桐乡市梧桐街道沈莉高农场,浙江 桐乡314500;2.桐乡市蚕业管理站,浙江 桐乡314500)

蚕桑产业是桐乡市农村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长期以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 世纪90 年代的一段时间内,桐乡市蚕桑产量曾位居全国县级首位,但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出现农业用工荒和产业比较效益下降明显,且产业链短,最终产品单一,单位面积产值低,导致蚕种饲养量逐年下降,尤其是近几年下滑严重,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减。2018 年桐乡市有桑园面积9.96 万亩(0.66 万hm2),蚕种饲养量13.45 万张,蚕业资源利用率只有50%左右。为此,笔者认为要振兴提升蚕桑产业,必须转变产业思路,推进产业多元化经营,寻找蚕桑业“破茧重生”的机会,特进行了传统蚕区的蚕桑产业萎缩症结探究,同时实施蚕桑产业多元化生产,为传统蚕区产业振兴提升提供技术保障和有效途径。

1 蚕桑产业萎缩的症结

1.1 蚕茧价格偏低

蚕桑产业的萎缩原因之一,是蚕茧价格长期处于低迷态势,图1 反映了2009-2018 年蚕茧各期的价格变化,相比近十年来物价的飞涨以及工资水平的增长,蚕茧价格涨涨跌跌,变化甚微,蚕茧价格比值偏低,极大地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1.2 资源利用率低

蚕业生产过程复杂且产品单一、资源利用率低,导致亩桑产出率低,从而影响对产业经营积极性和投入。长期以来蚕桑产业仅以生产蚕茧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并作为“带带过的产业”来经营,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低,因而使经营蚕桑产业的积极性下降,在传统蚕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蚕桑产业生存土壤贫瘠,难以振兴提升。

1.3 机械化程度低

现代农业的发展,势必会凸显传统农业的弱势。传统蚕桑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低,用工量大,用工成本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以2018 年的调查为例:一亩(666.7hm2) 桑园地人工成本30 工×80 元/工=2400 元(包括桑园管理10 个工,养蚕8 工/张×2.5张/亩=20 工);物化成本800 元/亩(666.7m2),总成本3200 元。人工成本逐年上升,蚕茧价格萎靡不振,导致传统蚕桑区单位面积产值和比较效益逐年下降。

1.4 劳动力计酬低

桐乡市经济发达,是全国百强县市,经济板块分布明显,濮院镇主要以生产羊毛衫为主,石门镇、洲泉镇以生产皮鞋、皮革为主,崇福镇以生产皮草为主,各镇都有工业开发区,吸纳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也方便了本市农户在家门口上班,导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出现农业用工荒。

2 蚕桑产业振兴提升的有效途径

基于蚕业生产“四低”现状,亟待实施蚕桑产业多元化生产,开展蚕业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寻找出蚕业生产振兴提升的有效途径,才能达到蚕桑产业的复兴。

2.1 利用桑芽生产“浙桑茶”

桑叶作为药食两用的原料,自古以来,中医就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中药应用于临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叶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活性成分,桑叶中特有的成分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糖苷酶抑制剂,具有a-1,4 葡萄糖类似结构,能竞争抑制a-糖苷酶的活性,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衰老、清除自由基、抗肿瘤等功效,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目前桐乡市桑结合桑园管理中摘芯环节,进行桑芽茶的开发和利用,对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桐乡市蚕桑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沈莉高农场从2013 年开始研发桑茶,2015 年在全国蚕桑产业多元化会议(广州)上做桑茶产品研究成果汇报。2018 年,为迎合发展需求建成炒茶车间,并取得桑茶生产许可证,通过研发和优化桑茶的制作工艺,开发了“色、香、味、形”等指标优异的桑茶,通过参加过各类形式的农展会和农博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拥有年生产1000kg 以上的产能。其中桑茶在第11 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2 利用蚕蛹生产“蛹虫草”

蚕蛹虫草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蚕蛹虫草是用野生天然蛹虫草菌株孢子接种到活体蚕蛹上人工培育而成的虫菌结合体。经分析检测证明,蚕蛹虫草所含虫草素、喷司他丁、虫草酸、虫草多糖等超过天然冬虫夏草、北虫草和柞蚕虫草,是一种真正能与野生冬虫夏草相媲美的虫草。2018 年通过农洽会招商,桐乡市引进科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成功落地濮院镇,该公司是一家集蚕蛹虫草研究、育种、种植、深加工、农业科技旅游、销售为一体的浙商高新技术企业,并与浙大科研队伍共同进行蚕蛹虫草开发研究,极力打造浙江首家整体化、规模化、科技化蚕蛹虫草培育基地。目前该企业拥有设施完善的培育基地,占地面积82.62 亩(5.51hm2),其中无菌培育室6000m2,蚕蛹虫草展示厅2000m2、优质果桑30 亩(2hm2),形成了完整的农业科技一体化培育基地。

沈莉高农场在2013 年研发成功的平面茧蚕丝被,是真正做到茧蛹分离,该蛹可以直接作为蚕蛹虫草的原料,省去了人工削茧的过程,为蛹虫草原料采购提供了优化选择。

2.3 利用彩色蚕茧“黄金被”

桐乡市历来享有“中国蚕丝被、真丝毯”生产基地称号,目前桐乡市饲养的蚕品种主要是“秋丰×白玉”和“华康2 号”,为白色茧蚕品种,生产的丝绵被为白色丝绵,缺乏产品的更新与提高。近几年来,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培育了多种天然彩色茧,其中黄色茧因成色金黄,寓意较好,很受人们欢迎。为探索天然黄色茧蚕品种在桐乡市的推广饲养及应用研究,2016-2017 年度我们引进三个黄色茧蚕品种进行农村两期饲养试验,筛选出适合桐乡推广的黄色茧蚕品种“秋芳×金玉”。2018 年开始,桐乡市钜汪家纺与水星家纺协作,在洲泉镇建立黄金蚕丝被生产基地,示范面积100 亩(6.67hm2),并引进“秋芳×金玉”进行饲养,开发黄金蚕丝被。由于目前市面上黄金蚕丝被较少,价格偏高,黄金茧供不应求。2.4 开展农旅结合建“蚕桑产业观光园”

蚕桑休闲农业指的是以休闲、旅游为平台,依托桑园绿色低碳的特性、养蚕休闲观光的功能,将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融入蚕桑业,实现蚕业资源的综合利用。2013 年本场建立了“桐乡市蚕桑产业观光园”,占地面积58 亩,目前已获国家AA 级旅游景区称号,是一处集观光、采摘、科普和游玩休闲的蚕业旅游观光园,对传承蚕业文化、普及蚕业技术和增加桐乡市旅游景点及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蚕业技术展示区、果桑区、桑园养鸡区、休闲垂钓区、农家餐厅等建成规模的基础上,观光园推出烧野火饭、采果桑等经营内容,实现经营收入50 万元,同时,积极开发桑果酒、桑叶茶、桑叶面、桑叶饼干、平面茧、蚕蛹等蚕桑多元化产品,扩大蚕桑综合利用面,销售额逐年上升,借助桐乡发展旅游大县的东风,推出创新产品、组织营销活动,已形成稍具影响的蚕桑旅游景点。

3 展望

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探索,契合了桐乡市发布的桐振办[2019]7 号文件《关于加快蚕桑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特别提出“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即鼓励引进工商资本投资,利用桐乡市丰富的蚕桑产业资源,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桑、蚕产品,延伸蚕桑产业链,推进蚕桑产业振兴与提升。

开展蚕业多元化经营是振兴提升蚕桑产业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加强蚕桑产业综合利用的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产业附加值,鼓励新型主体投入蚕桑产业在实现理想运作、寻求理想回报的前提下,为蚕桑产业振兴提升做出典范,从而达到传统蚕区蚕桑产业的提升与振兴。

猜你喜欢
蚕蛹蚕业桐乡市
好吃的炸蚕蛹
蚕蛹入馔功效多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如果我是……
长寿花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吃蚕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