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用蚕品种“湘彩黄1 号”农村试养报告

2020-05-25 09:13胡卫东谢秋香
四川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湘潭县蚕种蚕茧

胡卫东 谢秋香

(湘潭县信达茧丝绸有限公司,湖南 湘潭 411218)

目前,农村推广使用的家蚕品种几乎都是白色蚕茧品种。将这些蚕茧加工成市场上使用的多彩丝绸,必须要经过煮茧、缫丝、精练、丝织、印染、整理等多个加工工序。印染过程中会产生工业废水,使用的染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含有对人体有害甚至致癌的物质[1]。天然彩色茧作为一种特色原料茧,用其生产的生丝及丝绸织品能保持色调柔和的天然彩色,免去了印染工序,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同时,天然彩色丝具有更加显著的保暖、吸湿、通气、抑菌、抗氧化、防紫外线等特殊功能[1-2]。因此加强对天然彩色茧品种的示范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商业化前景。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已于2015 年育成了天然彩色茧新品种“湘彩黄1 号”[4]。为了解该品种的生产性状以及在湘潭市秋季生产条件下的饲养技术要点,2016~2019 年秋季湘潭县信达茧丝绸有限公司连年多批次在夏秋季进行该品种的试养示范。其中,2018~2019 年还利用了本公司承担国家蚕品种试验的B 组农村区域试验的机会,按照《国家桑蚕品种试验生产鉴定实施方案》要求,对“湘彩黄1 号”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蚕品种:试验蚕品种为“湘彩黄1 号”,对照蚕品种为国家桑蚕品种试验生产鉴定(B 组)指定对照种“两广二号”(9·芙×7·湘)。试验时间为早秋,均为散卵蚕种,卵量(25000 粒/张)。试验蚕种为育成单位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提供,对照种由广西自治区蚕业管理总站提供。

1.2 试验地点和方法

1.2.1 试验地点

所有参试品种均在国家桑蚕品种试验生产鉴定点湘潭县信达茧丝绸有限公司的花石、谭家山标准化饲育大棚中进行。每个大棚均可一批全程饲养10 盒蚕种,共5 个大棚。每对参试品种每季饲养正、反交各5 盒,共10 盒。每个标准饲育大棚饲育每对品种的正交、反交蚕种各1 盒。各标准化饲养大棚的饲育条件和技术处理均按《国家桑蚕品种试验生产鉴定实施方案》要求执行,确保一致性。

1.2.2 蚕种的处理及饲养

彩黄1 号、两广二号分别于2018 年7 月30日、2019 年8 月5 日出库,催青采取简易催青方法,即:蚕卵戊3 以前为24℃,干湿差2~2.5℃;戊3以后为25.5~26℃,干湿差1~1.5℃。小蚕共育均在湘潭县信达茧丝绸有限公司的花石共育室。1~2 龄27~28℃,干湿差0.5~1℃;3 龄26~26.5℃,干湿差1~1.5℃。4 龄饷食除沙后分发到各标准化饲育大棚,各对品种的正交、反交蚕种分别相邻饲养。各标准化饲育大棚不同参试品种的桑叶均为相同品种,其中花石的2 个大棚为农桑14 号,谭家山的3 个大棚为粤桑11 号,前者采取地面片叶育,后者采取地面条桑育。大蚕期加强大棚温度降温,当温度超过32℃时设法降温。上蔟采取自动上蔟方法,蔟具为塑料折蔟,每盒蚕种约为50 个。蔟中保持蔟室光线明暗均匀,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震动、强风直吹、强光直照和温度剧变。

1.2.3 蚕茧调查

采茧均在上蔟后第6 日采茧。蚕茧按普通茧、双宫茧、次下茧(穿头茧、印烂茧、薄皮茧、绵茧、畸形茧)分类,茧层结实的蛆孔茧、鼠害茧按普通茧计数,但另外放置。分品种、分正反交调查普通茧重量和总收茧量,计算普通茧重量百分率。每一标准化饲育大棚每对品种抽取鲜茧2.0kg,正、反交蚕茧等量(各1kg),调查公斤茧粒数,然后全部切剖,调查健蛹率。

1.2.4 丝质调查

在各饲养大棚的各参试品种正反交普通茧中单独抽样0.5kg,相同品种正反交蚕茧分别均匀混合进行烘烤。鲜茧烘烤利用湘潭县信达茧丝绸有限公司的车子风扇烤茧灶统一烘烤。采取二冲烘茧法进行烘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的饲育成绩

对“湘彩黄1 号”“两广二号”正反交各5 盒分别调查,正交、反交分别统计,在农村饲养成绩见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湘彩黄1 号”“两广二号”的5 龄经过与全龄经过相当,总收茧量、普通茧率也基本相当,公斤茧粒数略多于对照两广二号,2018 年“湘彩黄1 号”的健蛹率略高于对照“两广二号”,2019 年“湘彩黄1 号”的健蛹率略低于对照“两广二号”。综合2 年饲养成绩,天然彩色茧品种“湘彩黄1 号”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在发育经过、产茧量、健蛹率等丰产性、强健性指标相仿。

表1 2018~2019 年秋季各参试品种农村饲养成绩

2.2 不同品种的缫丝成绩

将“湘彩黄1 号”“两广二号”正反交干茧分别抽取0.5kg 混合,送至中国干茧公证检验南充实验室(四川省蚕业研究所)进行样茧缫丝,其缫丝成绩见表2。

表2 2018~2019 年秋季农村生产蚕茧样茧缫丝成绩

从表2 可以看出,连续2 年的缫丝成绩中,“湘彩黄1 号”的茧丝长比对照品种平均长19.5m,解舒率相当,解舒丝长也比对照略长,茧丝纤度相当,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略小,净度相当。

3 小结与讨论

湘潭县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长沙综合试验站的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之一。本公司从2016 年起连续多批次饲养新蚕品种,每年饲育8~10 批,每批饲育15~40 盒,均表现出了发育整齐,眠性快,就眠齐一。壮蚕期食桑旺盛,较为粗壮,上蔟营茧快。与其育成时的亲系品种“两广二号”的多项农村饲养调查指标相仿[4],通过此次连续2 年农村生产鉴定的各项丝质鉴定成绩也与对照品种相当。

本次连续2 年早秋蚕期开展的饲养试验,大蚕高温干燥,特别是5 龄后期均是30℃以上的高温,叶质较差,新蚕品种表现出了与此季节主推蚕品种“两广二号”一致的耐高温、耐粗食特点。“湘彩黄1 号”适合在湘潭,乃至在湖南的夏秋季推广。

为了充分开发该品种蚕茧为天然黄色茧的特点,本公司开展了鲜茧或干茧水丝绵加工,加工后丝绵具有明显的天然黄色,体现了较好的色彩稳定性[4],所生产的丝绵加工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在不加大蚕茧生产成本的条件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其产业化开发前景十分看好。

猜你喜欢
湘潭县蚕种蚕茧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湖南省湘潭县农村房有“身份证”了
湘潭市湘潭县推进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筑牢“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