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山地优质嫁接良桑苗快速建园试验

2020-05-25 09:13赵凯何建梅
四川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川南蚕业建园

赵凯 何建梅

(宜宾市蚕业管理站,四川 宜宾 644000)

近年来,在“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西南生态脆弱地区及高贫困发生率地区紧抓大好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生态蚕桑产业,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取得显著提高,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但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空心化严重,劳动力明显减少,传统的杂交桑“一步成园”加冬季无性繁殖技术,因劳动强度大、嫁接成本高、投产周期长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标准桑园基地的建设,影响了蚕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步伐。此外,引进良桑嫁接苗还存在品种单一、适应性差,桑苗根系不发达、丰产年限短,病虫危害重等问题。

为了推动川南山地现代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探索适合川南山地优质嫁接良桑苗快速繁育技术,开展了相关试验,总结了适合我市气候特点和地理特性的优质嫁接良桑苗快速繁育生产经验,以期为宜宾市乃至川南蚕业发展提供实践素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接穗:一年生强桑1 号枝条,由本市桑树品种保存园取得;

砧木:测试发芽率在80%以上的桂桑优62号种子,购自广西省蚕业推广站。

1.2 试验方法

1.2.1 砧木准备

5 月10 日,桑种浸水处理后,以1.0kg/亩(666.7m2)用量撒播并覆膜;桑苗两片子叶展开时揭膜并间苗定苗;每30 天施肥一次,前期按照10kg/亩(666.7m2)标准施用氮肥,后期按照15-20kg/亩(666.7m2)标准增施磷钾肥。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害,保证桑苗强健、根系茂盛。当年12 月20 日,选取根颈直径0.5-1cm 主根完整、根系健康的桑苗起苗,100 株一捆绑扎备用。

1.2.2 接穗准备

选用直径0.5-0.8cm 厘米的芽胞饱满、健壮枝条。存放在温度10℃以下,温度75%的背风、阴凉、不淋雨的地方分类保管。

1.2.3 嫁接方法

次年1 月10 日,选择健壮饱满无虫病害的穗条和砧木,在室内嫁接形成嫁接体。选择健壮饱满桑芽,在桑芽叶痕基部以下0.3-0.4cm 厘米处下刀,飘削成长度约3cm 左右削面;在削面左右各削一刀,削口呈45°角向下露出部分皮层,削至第一刀尾端;第二、三刀处理后,在第一刀尾端横切一刀,切断软青皮皮层;在芽尖上方0.3cm处剪断枝条。选择强健砧木,剪去病根、破损根、过长根和过多根,在根颈部青黄交接界斜口45°角剪去上部枝条,砧木长度6-7cm。将剪好的砧木用拇指搓捏剪口形成袋口,再将削好的接穗轻轻反插于袋口中,插牢、插正、不插破皮。将25 支嫁接体一捆捆绑,根系浸泡多菌灵药液,后平放于垫有塑料薄膜并铺放稻草的塑料框箱内,温度5-8℃、相对湿度75%-80%环境中保存,注意防失水、蒸热、霉变、干瘪[1]。

1.2.4 嫁接体移栽

嫁接体存放20 天后,抹去砧木上萌动的芽,拣出干枯、霉烂、松动的嫁接体。将待建桑园地块放水除草去杂物、深耕开沟平厢后,按照“6·2·2”规格(200cm×67cm×67cm)移栽嫁接体。移栽后覆盖细土至穗头刚盖没,用白色塑料薄膜覆盖厢面,四周用土压实,15-20 天后或气温连续超过20℃时揭膜,揭膜后按常规要求管理苗木。同时,在同类型地块建立苗圃底作为对照,苗床开深25cm、宽15cm、沟距25-30cm 的栽植沟,株行距5cm×40cm,栽植密度为3 万株/亩(666.7m2)左右,苗木管理同上。

1.3 结果调查

根据建园前种植类型不同,选取水稻田、旱地台式地、石漠化坡地三种不同类型,随机抽取新建桑园4 个苗区地块作为调查小区,每区调查100 株,进行成活率壮苗率等指标的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壤条件下嫁接体成活率的比较

由表1、表2 可知,水稻田栽植嫁接苗的成活率和壮苗率较高,分别为87.5%和82.5%;台式旱地次之,分别为82.0%和76.3%;石漠化坡地最低,分别为76.8%和71.3%;三个地块中嫁接体的成活率均高于江浙根接法嫁接体直接栽植的成活率61.4%[2]。由此可见,嫁接体的成活对桑园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土质深厚肥沃的沙壤土较为适宜,粘土及贫瘠土壤对成活率有不好影响。

2.2 苗圃培育和直接栽植的嫁接体成活率

由表1、表2 可知,嫁接体苗圃移栽成活率高于桑园直接栽植成活率。这可能是直接栽植因为嫁接部位伤口愈合组织没有形成,嫁接部位接触面小,没有进行捆扎,嫁接后立即进行栽植,在栽植过程中容易造成接穗与根系脱落,影响嫁接体的成活率,苗圃园地内土壤整理得更细,将嫁接体插放在浅沟内后壅土操作容易些,不易造成嫁接体脱落,因而成活率更高些。生产中发现,较远的栽植地块成活率稍低,可能也与运输与搬动使嫁接体愈伤组织松动有关。

表1 不同土地类型、不同栽植方式成活情况调查表

表2 不同土地类型、不同栽植方式成活情况统计

3 小结与讨论

3.1 嫁接良桑苗快速建园方法的优势

本方法可以在川南山地蚕桑基地建设中实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当年冬季直接栽植成良桑园,省去了建立苗圃园的环节,结合本区域试行的“一干两支四分杈”快速养型法[3],第2 年夏季就可以投产养蚕,实现了桑园快速投产见效的目的。此外,在嫁接体发芽期发现未成活株,可以立即补栽新的嫁接体,大大提高了改造桑园的速度和效率,缩短了改造桑园的时间。另外,室内进行嫁接,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有效解决了雨天和晚上不能进行嫁接的问题,效率更高,劳动成本更低。

本方法所用砧木是原生根系,主根、侧根得以充分保留,桑苗成活后根系发育快、生长能力强,能够保证桑树生长过程的养分充足,良桑园进入盛产期周期短,盛产期持续时间长,有效避免了外调嫁接苗不完全适应本地气候地理环境、桑树易老化、发条能力弱、桑园易衰败、病虫害疫情风险高等问题。

3.2 形成川南山地桑树快速建园技术体系

近年来,我市桑苗引进费用占省、市产业扶持项目资金的30%左右,对其他提质增效等建设内容相对形成了挤压,不利于我市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文述嫁接良桑苗快速建园方法对土地条件、嫁接人员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操作过程不宜远距离搬动运输,但经过适应性改良可以形成集砧木育苗、嫁接技术、嫁接体移栽管理、树形快速养成为一体的适应川南山地优质嫁接良桑苗快速建园技术体系,建立以本土育苗为主、引进为补的桑苗生产新格局,为宜宾市乃至川南丘陵山区桑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川南蚕业建园
川南城市群空气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黄土高原山地苹果规模化建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不想在你心中枯萎
川南地区144份家蚕品种资源的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茶桑示范基地高标准建园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