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果桑产业的影响及防控技术建议

2020-05-25 09:13刘刚龚自南黄盖群殷浩危玲曾益春王香君代洁夏川林姚永权吴劲轩
四川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果桑桑椹菌核病

刘刚 龚自南 黄盖群 殷浩 危玲 曾益春 王香君代洁 夏川林 姚永权 吴劲轩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2 四川省蚕丝学校,四川 南充 637000)

蚕桑产业历来是我省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我国市场经济转型发展,蚕桑也在转型升级中实现生态型多元化高效益发展,其中,果桑是蚕桑多元化开发利用的新兴产业。果桑以采摘优质桑椹为主,兼顾桑蚕饲养,桑椹营养丰富,号称“中华果王”,且富含芦丁、花青素、白黎芦醇、褪黑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药用价值高,具有多种食用、保健及治疗功效,被医学界誉为“21 世纪最佳保健果品”,是国家卫生部确定的首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农产品。桑椹既可鲜食、也可加工,加工的桑果汁、桑果酒、桑椹醋、桑果干、桑果酱、果干粉等功能型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巨大。因此,发展果桑产业有利于发挥果桑巨大的经济功能,帮助桑农实现助农增收;有利于发挥桑树强大的生态功能,加大生态脆弱区生态治理;有利于发挥蚕桑丝绸悠久深厚的文化功能,发展高效观光生态蚕业;有利于发挥果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功能,延伸蚕业产业链,提高蚕桑业的附加值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对推动四川蚕桑产业转型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发展高效观光生态蚕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四川果桑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9 年,全省有规模以上果桑基地县20 余个,已建成1.0 万hm2(15 万亩)优质果叶兼用桑园,鲜果产量18 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全国仅有的两个“中国果桑之乡”落户德昌县、盐边县。全省拥有规模以上桑椹加工企业30余家,研发和生产10 大类、50 余种桑果系列产品并投放市场,已形成年加工能力2 万t 的果桑产业配套加工体系。已在城市近郊相继建立果桑观光、采摘基地50 余个,发展各类农家乐80 余家,年吸引游客超200 万人次。果桑产业总产值接近20 亿元,其中:桑果销售收入8.6 亿元,桑果加工产值10 亿元,休闲农业产值1 亿元以上。果桑已成为贫困地区桑农脱贫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

2 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果桑产业发展的影响

四川是我国果桑产业主产区,多数果桑园由于栽植较早,病原积累较多,加之种植密度较大,桑园通风透气差、湿度大,同时,春季高温多湿,桑椹菌核病和桑椹浆瘿蚊高发易发,尤其是椹菌核病具有只能防、不能治、来势猛、发病快的特点,发病严重的果桑园甚至颗粒无收,已成为果桑产业毁灭性的病害,因此,在每年春季进行果桑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确保果桑优质高产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雨水将至,气温回升,春耕在即,农事不待。当前,正值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果桑病虫害防治十分重要的时期。但是,受疫情影响,果桑病虫害综合防治产生诸多困难。一是防控物资及装备采购不畅:目前,我省多地采取了交通管制、商户暂停营业等防疫措施,导致购买病虫害防控药剂困难、农资和设备运输困难;二是防控人员及队伍组建困难:由于禁止人员外出和聚集,导致果桑春季田间管理、病虫防治人员缺乏;三是技术人员及技术培训跟不上:交通不畅阻碍了科技人员和农技人员到基层一线直接对果农开展科技示范和现场指导,大规模技术培训也难以进行。

3 疫情防控期间果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随着气温回升,果桑将陆续发芽开花,即将进入病虫害防治关键阶段。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果桑生产有序进行,保障我省果桑产业健康发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狠抓防治技术措施到位。果桑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病害防治和食品安全并重的原则,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正确使用化学防治的防治策略。

3.1 农业防治

3.1.1 及时修剪

对冬季没有修枝的果桑园,要及时剪除细弱枝、病虫枝、下垂枝、生长重复的枝条,保证有效枝条3000-4000 根/亩(667m2),有效总条长4500-6000m/亩(667m2),确保桑园通风透气,降低桑园湿度,同时方便喷施农药。

3.1.2 清洁桑园

春季桑树和杂草发芽前,通过人工铲除或者用95%草甘膦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对桑园及周边进行除草杀菌,降低地面湿度,抑制菌核萌发和瘿蚊羽化;及时清理桑园内枯枝落叶,并带出桑园外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果桑园套种的作物及时收获,保证3-4 月果桑园内为净作,既降低桑园湿度、又方便病虫防治。

3.1.3 及时翻耕

2 月中下旬,翻耕果桑园土壤,深度10 cm以上,将地表菌核深埋,切断传染途径。

3.1.4 开沟排水

开厢沟深度30-40cm、边沟深度40-60cm,保持桑园田间不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恶化病虫生长所需的环境。

3.2 物理防治

3.2.1 地膜覆盖

2 月中下旬-3 月初,桑芽脱苞前对果桑园及其四周进行地膜全覆盖,用于阻隔子囊孢子侵入桑花,同时,可阻隔桑椹浆瘿蚊羽化后的成虫飞出在桑果内产卵,抑制杂草生长。

3.2.2 摘除病椹

在桑椹菌核病发病期间,定期巡视桑园,摘除和清理病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

3.3 化学防治

3.3.1 防治适期

桑椹菌核病防治时期及次数: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品种观察桑树发育情况,在桑树开花期间进行药剂防治,进入初花期后,应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及时进行防治。对桑树生育期不整齐、花期较长的果桑品种,应在初花期、盛花期和盛末期分别用药1 次,每次用药间隔6-8d;对桑树生育期整齐、花期较短的果桑品种,可在盛花期和盛末期分别用药1 次,两次用药间隔7-10d。

桑椹浆瘿蚊防治时期:3 月中旬开始,要注意观察桑园内瘿蚊羽化情况,当发现桑椹浆瘿蚊的成虫在桑花上产卵时,用药防治1 次即可。此次用药可结合菌核病用药进行统一防治。

3.3.2 防治药剂选择

桑椹菌核病防治药剂: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等4 种药剂进行交替使用。

桑椹浆瘿蚊防治药剂:选用10%吡虫啉2000 倍液进行防治,采叶养蚕的农户则用40%乐果乳油1500 倍液进行防治。

3.3.3 施药方法要点

药剂配制:配药时应先统一配母液,再进行稀释,以确保药剂稀释均匀。防治时农药浓度须按标准配制,不可任意提高浓度。

施药机具:菌核病和浆瘿蚊防治时期,桑花易被桑叶遮掩,为了确保施药效果,推荐使用无人机、汽油高压喷雾器或者电动喷雾器进行防治。

施药方法:施药在晴天进行,喷施药剂时做到雾化效果好,喷洒均匀、周到,充分湿润果桑的花、叶、枝,以滴水为度。如遇阴雨天,待桑花完全干透时喷药。喷药后5h 内若遇降雨,雨停后应补喷一次。

4 强化落实防疫防治综合措施

4.1 强化疫情防控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政府要制定严密的防疫措施,做好摸底排查和人员隔离,提供必要的防护物资保障,要教育引导果农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保持清醒认识。二是果农群众行动自觉:一要戴口罩,疫情防控期间,果农要坚持外出戴好口罩;二要勤洗手,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认真做好房前屋后的消毒防病,坚持外出回家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三要不聚集,尽量避免农民聚集式劳动,尽量采取分散式、错时段作业,多人参与情况下保证人员间距2m 以上。

4.2 强化安排部署

镇(乡)、村要高度重视果桑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要广泛宣传动员、积极安排部署、科学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组织推动,要加大对防治物资及装备政策扶持,做到统一发动、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4.3 强化物资保障

各地蚕桑管理部门要结合疫情形势,通过微信、QQ 等方式摸清果桑病虫害防控物资采购和准备情况,加强供需监测,严防过期失效农药投放市场;对于田间管理需求的农资采用统一购买或网上购买或配送到家的方式保证供给。各地对农资运输车辆发放绿色通行证,保证物资正常转运。

4.4 强化人员保障

各地蚕桑管理部门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要充分利用返乡农民工、留守劳动力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组建临时修剪队、喷药队、农机队。大力培育果桑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推行“村(社区)两委+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户”模式,支持购买自动或半自动桑园管理机械和无人机等植保机械,既避免人员密集、又提高生产效率。

4.5 强化线上指导

各地蚕桑管理部门通过建立微信群、QQ 群等方式将省内果桑栽培和植保专家、当地蚕桑技术人员、果桑种植经营户等集中起来,建立线上技术服务平台。果桑种植经营户适时发送果桑生长发育态势、田间管理及病虫防治情况、当地天气情况等信息。专家定期发布果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一对一或一对多答疑解惑,进行线上或电话咨询指导,确保果桑病虫防控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猜你喜欢
果桑桑椹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发生流行趋势与防治技术对策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春天手作“桑椹膏”
桑椹(外一首)
桑椹
四川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情况与防控对策
阆中果桑产业园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华坪县果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