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投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2020-05-30 13:03陈勇华李晓一吴鸿珠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头穴精神状态血管性

徐 燕 陈勇华 李晓一 吴鸿珠

1 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2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3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浙江 宁波 315800

中风后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缺血或出血性意外事件后继发脑组织退行性改变,致认知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常用降压、降脂等治疗改善脑部循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延缓或改善痴呆的发生[1],但存在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偏低,整体疗效欠佳的缺陷。基于此,笔者将头皮针联合穴位贴敷中医外治手段运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某院针灸科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头穴投刺组各40例。其中,头穴投刺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1~82岁,平均63.21±6.02岁;病程6~36个月,平均14.25±6.11个月;其中22例合并高血压病,7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例合并血脂异常。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2~79岁,平均60.99±4.78岁;病程8~38个月,平均15.21±7.07个月;其中18例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冠脉粥样硬化,2例合并血脂异常。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具有脑梗死病史,影像学具备明确影像学特征;②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弱,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在10~26分之间,符合血管性痴呆表现;③年龄低于80岁;③进行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7分;⑤患者第一授权亲属知晓本观察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配合观察方案。

1.3 排除标准:①年龄>80岁,或合并其他系统严重脏器功能衰竭等;②合并非血管性因素导致痴呆疾患,如阿尔茨海默病等;③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研究,或不同意参与观察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内科治疗结合康复治疗。内科治疗:①根据患者基础病及既往服药情况,采取控制血压、调控血糖、稳定血脂等脑血管原发病二级预防等基础治疗;②抗痴呆治疗:晚饭后予多奈哌齐10mg,口服治疗,每日1次,共服用30日。康复治疗:①认知功能训练:根据患者实际痴呆情况,采取智力、语言、注意力、定向力、逻辑思维、记忆功能训练,隔天训练1次,以15次为1个疗程;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训练: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包括洗脸、刷牙、穿衣、购物、整理内务等常规动作,隔天训练1次,以15次为1个疗程。

2.2 头穴投刺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头皮针抽提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头皮针抽提法:①针具:使用华佗牌0.25mm×40mm的一次性不锈钢毫针;②取穴:根据“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选取四神聪、水沟穴(人中)、顶中线、额中线、额旁1线(双侧)、额旁2线(双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③进针:皮肤消毒后,除顶中穴向前顶刺百会穴外,其余穴位均保持与头皮保持15~30°角的方向、以指切法由上而下方向进针,当进针约1寸、手下有“吸住”感时,则以爆发力迅速向外抽提1寸,抽提后又缓慢插入1寸左右,反复运针12次后,留针约30分钟。④频率:以上操作隔日治疗1次,以15次为1个疗程。中药熏蒸治疗:①仪器、药品准备:将地龙、防风各9g,桂枝、延胡索、伸筋草、川芎各10g,当归6g,倒入4L水中,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取其中的3L浸泡液放入御沣牌中药熏蒸器中备用,调节熏蒸器液汁温度在37℃;②方法:患者在留针等待过程中,将中药熏蒸器头部对准患者面部翳风穴,与面部保持约50cm左右的距离,以保证熏蒸过程中浸泡液的均匀喷洒;③频率:同头皮针抽提法。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下列评价以了解其改善情况。①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ADL[2]采取100分制,评价患者14项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高则证明患者所具备的生活能力越强。②精神状态:根据MMSE[3]对患者当下精神状态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认知障碍的程度越低。

3.2 疗效评价指标:①临床疗效:将治疗前后ADL量表、MMSE量表得分进行叠加,评分指数=(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根据评分指数进行疗效评价。显效:高于20%;有效:在12%~20%;无效:低于12%。②脑部血流情况: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TCD),比较其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两侧椎动脉血管的血液流速。

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涉及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4.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评分情况:两组治疗后的ADL评分及MMSE得分高于治疗前,且头穴投刺组治疗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评分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评分情况(±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头穴投刺组ADL评分治疗后19.40±4.11#25.54±1.00#△例数40 40治疗前47.01±3.75 46.98±2.39治疗后61.63±8.80#76.07±9.00#△MMSE评分治疗前17.13±4.89 17.02±4.76

3.4.2 两组患者TCD血流动力学情况:经过治疗后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双侧椎动脉血管血液流速均得到改善(P<0.05),头穴投刺组上述血管血液流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TCD血流动力学比较(±s,cm/s)

表2 两组患者TCD血流动力学比较(±s,cm/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40例)头穴投刺组(40例)大脑前动脉治疗前35.64±4.52治疗后51.47±4.45#大脑中动脉治疗前42.11±7.71治疗后55.72±10.65#大脑后动脉治疗前15.45±2.28治疗后20.03±2.67#双侧椎动脉治疗前21.80±4.55治疗后30.53±6.09#35.11±4.8854.62±4.13#△42.13±1.2261.46±10.62#△15.59±6.0735.53±6.00#△21.58±4.3635.47±4.85#△

3.4.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栓塞或长期高血压继发脑血管出血的基础上,发生的脑组织弥漫性退行性萎缩,进而发生慢性、进行性智能改变。由于认知功能障碍及智能改变,患者诊疗依从性低,导致心脑血管原发性疾病无法得以控制,加剧了血管性痴呆的进展。

血管性痴呆可归属中医学“呆病”范畴,其病位在脑。头为诸阳之会,头穴与全身脉络密切相关[4]。本研究通过采用头皮针投刺的方法,对头穴加以刺激,可以起到沟通内外、激发全身之精气、营养肢体的目的,使得精气得充,神明得复,从而改善血管性因素引起的痴呆症状。投刺完成后,再辅以活血化瘀药物局部熏蒸,起到活血通脉、充养脑髓的目的,从而加强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头穴投刺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ADL及MMSE评分均显著提高,且TCD检测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双侧椎动脉血液流速改善明显。头皮针头穴投刺加药物熏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减轻痴呆症状,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头穴精神状态血管性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头穴丛刺干预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应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拥有五方面的精神状态
头穴丛刺对AD大鼠cAMP-PKAc-CREB及胆碱能的影响*
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万玛才旦的寓言式小说——在深层意识对精神状态的叙述
头穴电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言语失用伴口颜面失用的临床研究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