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黄膏穴位贴敷对脊柱骨折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

2020-05-30 13:03陈娟红陆燕群马培芳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卧床脊柱穴位

陈娟红 陆燕群 马培芳

嘉兴市中医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01

笔者对脊柱骨折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参黄膏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脊柱骨折长期卧床的便秘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3例,女43例,年龄37~49岁,平均43.78±3.52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37~47岁,平均42.85±2.54岁。观察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37~49岁,平均44.35±3.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确诊患者脊柱骨折需长期卧床;排便间隔时间在72小时以上;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在20分钟以上;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且反复发作。排除标准:肠道创伤患者;对所用药物过敏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已知情,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参黄膏穴位贴敷治疗。参黄膏方组成:大黄、党参各5g,炒枳壳、厚朴、丹参各3g,将所有药材碾成细粉。取参黄膏150g,用凡士林50ml,甘油150ml,按比例3:1:3配比膏药,每天新鲜配制,每贴敷2.5g左右,贴于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等处。每日1次,贴敷6小时后取下,3次为1疗程。对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进行评估,操作前、后各评估1次,以后每天评估1次,若有好转可酌情减少药量。

2.2 对照组:服用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苁蓉通便口服液(甘肃天水岐黄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次10ml,每天2次。根据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进行评估,若有好转可酌情减少药量。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第7日和第14日的效果:1天内排便为显效,2天内排便为有效,3天未排便为无效。②治疗前后病人的排便频率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1天排便1次为0分,每周排便3次为1分,每周排便2次为2分,每周排便少于2次为3分[1]。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48)

3.3 两组用药前后排便频率的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排便频率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排便频率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0.33±0.36*1.56±0.68例数48 48治疗前2.71±0.87 2.65±1.02

4 体会

脊柱骨折患者因相关神经受到压迫容易导致肠胃功能障碍,加之行动不便需长期卧床,更容易引发便秘。西医常用开塞露、缓泻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使用不方便且可能产生依赖性[2]。参黄膏组成方中,大黄、丹参能荡涤肠胃,消积导滞,泻热通便;党参能健脾益气、和胃生津;枳壳、厚朴行气消滞。通过穴位刺激和中药调理,能够对便秘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3]。中脘穴能调和胃气、通腑泻浊,神阙穴与脾胃肾密切相关,调理腑脏之气,关元穴主治大便不通,使用参黄膏在诸穴贴敷,能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润肠通便的作用。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参黄膏穴位贴敷治疗因脊柱骨折长期卧床的患者的便秘,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运用观察。

猜你喜欢
卧床脊柱穴位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夏季穴位养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