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价针刺联合走罐治疗非特异性颈痛的临床价值

2020-05-30 13:03肖小鹏胡萍香蔡玉英古玉珍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方肌走罐颈痛

肖小鹏 胡萍香 蔡玉英 古玉珍 谢 露

深圳市中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33

笔者通过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分析针刺联合走罐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颈部肌肉的硬度,旨在探讨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非特异性颈痛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我院非特异性颈痛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36.2±8.3岁;选取同一时期健康志愿者4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36.9±7.2岁。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志愿者和患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枕部、颈部及肩胛后区域持续或间断疼痛大于3个月。排除标准:①颈椎疾病引起神经根压迫症状或体征;②颈部外伤或手术病史;③脊髓病变;④颈肩部风湿性疾病;⑤颈椎肿瘤或结核;⑥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没有有效控制的全身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分述如下。

1.2.1 检查方法:用迈瑞Resona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14MHz,选择肌肉骨骼检查模式。嘱检查者俯卧位,充分暴露颈部,胸前垫一软垫放松颈部,先进行斜方肌及头夹肌二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常规扫查斜方肌及头夹肌,观察斜方肌及头夹肌形态、内部结构及彩色血流信号,然后检查者持探头给予斜方肌、头夹肌适当的压力,启动SWE模式,等图像稳定后冻结图像,测量杨氏模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

1.2.2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把适量的医用石蜡油(跌打万花油)涂抹在僵硬酸胀的颈后部、肩胛内上缘、斜方肌走行区,然后选择中号火罐,点燃95%酒精棉球,使用闪火法将火罐吸附于颈后部皮肤上,顺着颈部肌肉的走行来回走动火罐,直到走罐区域的皮肤潮红或发热为止,然后用干净毛巾或纸巾擦净走罐区皮肤,并严格消毒。取颈夹脊、天柱、风池、肩中俞、肩井、阿是穴,用25.0mm×0.3mm华佗牌针灸针进行针刺。天柱、风池向鼻尖方向针刺0.5~0.8寸,颈夹脊、肩中俞直刺0.5~0.8寸,肩井、阿是穴直刺或平刺0.5~0.8寸,进针后使用捻转手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手动捻转行针1次,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所有非特异性颈痛的患者,第1次针刺前均进行走罐治疗,之后可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必要时再行走罐治疗,治疗期间注意保暖。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其进行VAS疼痛评分,并观察斜方肌及头夹肌的内部形态及回声的变化情况,进行斜方肌及头夹肌弹性变化测量、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斜方肌、头夹肌肉杨氏模量值及VAS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杨氏模量及VAS疼痛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杨氏模量及VAS疼痛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观察组治疗前比较,*P<0.01。

组别V A S评分(分)时间 斜方肌 头夹肌观察组(5 2例)对照组(4 3例)5.0 2±0.8 0 2.0 2±0.3 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4 2.2 2±6.5 1#3 0.3 6±5.7 8*2 9.2 6±5.6 4 1.0 8±6.2 3#2 9.4 0±5.8 3*2 8.3 5±4.8 3

2.2 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斜方肌、头夹肌杨氏模量比较:见图1。

图1 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斜方肌、头夹肌杨氏模量图

3 讨论

针灸是目前颈痛治疗中常用的缓解疼痛的方法之一,采用针刺颈后部、肩部四周与神经节段支配区密切相关的穴位,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止痛的目的。以往评价非特异性颈痛的治疗效果常运用VAS评分来评价,虽然VAS评分是一种量化指标,但每个非特异性颈痛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敏感性不同,其评分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杨氏模量作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人体组织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其测值越大,提示该组织硬度越高。本研究结果说明非特异性颈痛患者治疗前颈部肌肉僵硬,其硬度增加;而通过针刺联合走罐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颈部肌肉放松,肌肉硬度减低。不过本研究中有个别患者经针刺联合走罐治疗后杨氏模量减低,但其临床症状不能明显缓解,这可能说明少数患者的疼痛不完全因为肌肉僵硬单方面所致。因此,该类患者需综合VAS评分来评估其治疗效果。总之,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能较好地评估非特异性颈痛治疗的临床疗效,为该类患者的疗效评估提供了相对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猜你喜欢
方肌走罐颈痛
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军事飞行人员颈痛的风险因素与康复研究进展
走罐疗法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正常人不同臂展角度上斜方肌的弹性
三向牵伸法治疗颈痛的临床观察
空降兵颈痛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人腰方肌的肌构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