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联合运动松解推拿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28例观察*

2020-05-30 13:03吴叶琪叶雨文罗华送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推拿法浮针肩部

吴 婷 吴叶琪 叶雨文 詹 强 罗华送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本观察采用浮针联合运动松解推拿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2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自杭州市中医院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推拿科门诊及病房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35±2.4岁;平均病程5.34±2.48个月。对照组男13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13±3.8岁;平均病程5.92±1.2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宋柏林等著《推拿治疗学》第2版中关于肩周炎的相关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患者取正坐位,医者先站其身后,予一指禅推法、法沿肩胛骨周围肌群松解5分钟,有条索样结节处重点使用弹拨法松解;再站其侧身一手托住腕部或肘部并逐渐被动外展上举、内收、背伸患侧上肢,另一手予拨法、拿捏法作用于肩前、肩外侧及肩后部,直至耐受为度;然后医者半蹲位,将患侧上肢搭于医者肩上,双手扣握于患者肩部,逐渐站起并抬高上肢,可感到肩关节上举受限,可做小幅度向上牵拉,再握于患者腕部做肩关节内收、上举、背伸运动,幅度由小逐渐增大;后双手掌面环抱于患者肩部并按揉。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浮针治疗:嘱患者坐位,充分暴露肩部及上肢,用碘伏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医者双手戴无菌橡胶手套,采用一次性浮针针具,左手通过患者自诉或在病灶寻找压痛点,在压痛点上方或下方5~10cm处进针,进针角度朝向病灶,右手持针保持针体与皮肤呈15°~20°快速透皮至皮下筋膜层中,沿浅筋膜向前推进并行水平扫散动作,并嘱患者做肩关节受限方向的运动,治疗时间1min(次数约100次),患者感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好转时可停止扫散,结束后抽出针芯,用无菌敷贴固定软套管,留置12h后拔出。

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1周为1疗程,共治疗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评分是对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X线评价、关节稳定性的评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功能越好。

3.2 疗效标准:治愈:肩部无明显疼痛,且功能恢复正常;显效:肩部有轻微疼痛,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好转:肩部疼痛减轻,关节活动时肩部仍有疼痛;无效:肩部疼痛、功能受限同治疗前。

3.3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JOA总分41.86±6.49 88.96±6.56*#39.82±5.54 78.04±8.3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评分7.14±3.17 25.54±3.69 5.54±3.69 22.86±4.80功能评分6.32±2.00 17.75±1.69 5.86±1.43 16.18±3.20活动度评分8.86±2.40 26.68±1.77 9.43±1.95 20.00±3.27

3.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28例治愈18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愈显率85.71%;对照组28例治愈12例,显效5例,好转7例,无效4例,愈显率60.71%。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体会

肩周炎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外感风寒湿邪,久伤劳作损及筋脉;或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充,筋骨失养,致肩部手三阳、手太阴经所行之处经络不通,筋脉失养,气血痹阻,不通则痛,从而出现疼痛和活动障碍。浮针疗法通过浮针在肌筋膜触发点周围及邻近四肢的皮下组织进行扫散手法,能解除局部肌肉、筋膜筋挛,促进炎症介质吸收,消除肌筋膜触发点,或使显性肌筋膜触发点转为隐匿性。运动松解推拿法可以使粘连的关节组织充分松解,改善关节活动度并缓解疼痛。本次观察显示,浮针联合运动松解推拿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等方面疗效突出,标本兼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推拿法浮针肩部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浮针联合自拟通便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四十九)——小儿眼保健推拿法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中医调理儿童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