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

2020-06-04 21:00刘颖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整合策略识字教学信息技术

刘颖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乃至其他科目的基础。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是当前提高识字教学水平的最优方法。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整合进行分析,提出较为可行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整合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24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辅助课堂教学,丰富识字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有效整合,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寻找科学、合理的应用路径。

一、创建教学情境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小学生活泼好动,精力旺盛,上课时不容易集中精力,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识字教学模式中,教师将生字书写在黑板上,要求小学生反复朗读、摹写,较为枯燥和死板,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识字效率和效果都不理想。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包含了生字本身、图像以及音乐,一方面可以借助舒缓的音乐渲染课堂气氛,舒缓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识字教学,防止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和紧张。

另一方面,可以将字形和字音结合起来,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增强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印象。例如,在《识字2》一课时,教师便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足球运动以及森林环境的教学情境。在教学小学生认识“足”字时,教师可以先播放足球比赛的视频,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在学习“森”字时,教师也可以展示森林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森”字的构成。

二、利用动画进行识字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把静态的汉字转变为动画,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认识生字。

教师把一个个生字制作成可爱的动画形象,在大屏幕播放,这样会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动画识字教学的课件也是基于汉字的造字法而制作的。漢字中形声字和象形字有很多,而且一些字的构成较为复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结合动画的同时,还需要教师对生字进行分解讲析。

例如,在《识字3》一课中,教师在讲解山、石这些字的构成时,可以播放字体演变的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生字的演变过程,轻松地记住生字的字形,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联想能力,回想自己认识的汉字中有没有相同演变形式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博大精深,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演示汉字书写规范

提笔忘字、笔画顺序书写有错是很多人都有的不良习惯,这是在学习生字时记忆不够深刻造成的。传统识字教学是由教师把生字书写在黑板上,然后加以讲解,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学生看不到教师的书写过程,以至于不明确生字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造成很多学生在练习时只能照猫画虎,出现书写错误和不规范的现象。所以,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整合,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演示汉字书写过程,通过动画课件将生字一笔一画地呈现在屏幕上,尽量放大字体,保证视力欠佳和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都能够看清楚。

另外,还要将生字放在“田”字格中,在讲解生字的过程中明确生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规范书写。例如,在讲解“田”字时,在教室前方的屏幕上按照竖、横折、横、竖、横的顺序书写,是为了避免学生发生笔画的错误,因为与田字相似的汉字还有甲、由、申等,一个笔画错误就会错写成别的汉字,如果不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规范,在后续对字形相似的生字进行学习时便很容易混淆,从长远来看是对学生极为不利的。而且,规范书写还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无论是学习语文还是其他科目,严谨的学习态度永远都是达到学习效果最好的保障。

四、丰富教学方法

针对高年级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不光要求学生认识生字,还要理解生字的含义以及常用词组,学习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利用多媒体可以丰富字词教学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

1.猜测法

猜测法,即引导学生猜测词语的含义。虽然是猜测,但也要有一定的根据。通常我们可以利用词语所在的文章,通过思考整段文字的意思,将陌生的词语放到语境中进行理解,分析词语在语段中的作用,来猜测词语本身的含义。虽然这种方法有时不能准确猜测出词语的具体含义,但基本可以领会词语的意思。

除了通过语境来猜测词语的意思,利用陌生字词所在句子中的其他关键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生猜测生词的含义,因为语言都是富有逻辑的,上下句一定有关联,抓住了关键词,理解句子要表达的含义也就容易多了。

多媒体教具功能很多,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运用猜测法来认知生字,理解生词。教师可以把语句呈现在屏幕上,并把需要学习的生词遮挡住,先让学生通读语句或者段落,猜测遮挡处应填写的词语,通过解密和猜谜的模式,寓教于乐,让学生自主发现生词。生字和生词的含义也在猜想的过程中进入学生的脑海中,达到了教学目的。

2.观察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的创造和构成都有其特点。造字上,以象形字和会意字为主,而构成上则以形声字为主。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僻字的结构,拆解生字,将生字分成两个或者多个已经学习的简单字,通过对简单字的理解来分析生字的含义。

例如,在学习“闷”字的时候,可以让小学生先观察生字的构成:“闷”由心和门两个字组成,而心在门里边,被门包住,就好像把心关在门里不让出去,很容易让小学生联想到周末被家长关在家里不让出去玩是什么感觉,这样便可以理解“闷”字的实际含

义了。

观察字词结构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也很必要的方法,因为它是通过分析汉字的组成,即造字的意图来分析字词的意思,对理解字词的帮助很大,而且很容易引起小学生对于字词学习的兴趣。

3.拓展记忆法

拓展记忆法是对学生学习思维的一种延伸拓展,比较适用于对成语等一些长词的理解。在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汉字积累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成语中已经学过的字词的意思,进行延伸拓展,进而理解整个成语的意思,就好比植物的根叶,虽然看似没有直接联系,但茎的连接,使其息息相关。

比如在学习《游山西村》时,课后题中对“山穷水尽”一词的学习便运用了拓展记忆法,先给出“穷尽”的含义:穷、尽意思相近,都表示到极点的意思。而通过学习“穷尽”的含义,再加上“山水”,学生便很容易理解“山穷水尽”的字面意思是山水都达到了尽头,从而也就不难引申出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深层含义了。

在运用拓展记忆法时一定要灵活,通过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理解词语的方法。在学生思路不明确的时候,也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来进行引导,播放符合生字词意境的图片或短片,让学生掌握拓展思路的方法,举一反三,使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能适时运用。

总之,如今,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利用动画来讲解生字还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规范。在实际应用时,教师需要注意合理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云峰《浅谈语文识字写字的有效教学》,《文学教育(下)》2020年第2期。

[2] 张建梅《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西部素质教育》2020年第1期。

[3] 宋莹《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整合》,《基础教育参考》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整合策略识字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合策略浅析
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