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管理视角浅谈城市公共艺术节
——以“涂圃”上海国际涂鸦艺术节为例

2020-06-11 07:00顾铭蕾
文化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艺术节涂鸦

◎顾铭蕾

(盛创tandem.中国创意热店 上海 200040)

艺术管理在国内发展较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目前国内艺术类高校已经开始普遍设立这门学科,一些综合类大学有的也开设艺术管理课程,但无论是从学术领域还是艺术市场的应用情况,都与学科起始历史悠久的西方国家有很大差距。如何借鉴和学习西方艺术管理理论和成熟的经验,并结合本土艺术市场实际开展艺术管理实践,对城市公共艺术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一、国内公共艺术领域艺术管理现状

相对于电影、音乐等一些艺术管理领域,国内视觉艺术领域的管理较为滞后,尤其是在公共艺术领域。国内公共艺术大量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如果从最早的50年代公共艺术萌芽期至今,公共艺术虽然伴随国家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但是除少量优秀作品外,整体呈现出芜杂混乱、模仿严重、缺乏原创、与城市和环境交融度差、审美低下以及与社会和公众精神连接度低等问题。

西方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公共艺术,现今除了最早的壁画、雕塑艺术形式之外,摄影、装置、景观小品、行为、表演艺术、公共设施也早已逐步加入,公众的参与互动性也更强。而我国的公共艺术,主要还是停留在壁画和雕塑的艺术形式阶段。目前,活跃在国内艺术市场上为数不多、较为成功的艺术管理者,基本上没有高等艺术管理学科的教育背景,其专业背景大多为纯艺术、艺术史、设计或者其他相关专业,或者是纯商业背景,所以导致目前国内专业的艺术管理人才极为稀缺。

从艺术管理角度,引导公共艺术更好地在城市绽放,体现地区、城市的文化个性,成为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可以让公众更深入地参与和互动,是公共艺术未来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实践和研究课题。

二、艺术管理视角的创意:城市公共艺术节

(一)国内艺术市场发展变化

中国进入2000年后,公众对于文化艺术的消费需求逐步增长,尤其是一线城市在电影、戏剧和音乐等演出市场表现繁荣,各类艺术展、艺术节也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门前经常可以看到长队购票、黄牛倒票的景象;上海文化广场一些经典音乐剧的上演经常受到热捧;每年一度的上海设计周的售票情况也相当乐观,已经逐渐成为公众每年期待观赏的设计盛会。对于这样的文化艺术市场现象,作为艺术管理者应该是敏感的。

深入思考国内的视觉艺术领域发现:长期以来,由于公共收藏系统(美术馆、博物馆)、一级市场(画廊)、二级市场(拍卖行)的不规范、不成熟,导致视觉艺术离公众的距离相当遥远。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的业内人士是主要的构成群体,公共收藏系统承担着起对公众开放、教育的责任,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基本是缺失的。但是,在近年来的上海双年展、艺博会上我们可以发现,大量不同年龄层的普通民众涌向展览,在展览里流连、留影打卡;并且还可以看到在市中心一些绿地、露天商业广场中的空地上,如果有一些公共艺术作品、设施、景观小品出现即会吸引公众的关注、游憩、嬉戏驻留、留影打卡。比如上海来福士中山公园店的露天广场、静安嘉里中心的露天广场由于其较高审美品位的雕塑作品、公共设施、不定期艺术装置的安置引发周末的人潮,其中带领儿童的家庭占有很高比例。

现阶段普通民众在物质基础增长的情况下,已经提升了精神消费的层级,正在从低层次的娱乐消费在向更高层次的文化艺术消费方向递进。但目前视觉艺术领域在满足公众走近艺术方面,无论是方式还是渠道都还远远不够。虽然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画廊与美术馆并不稀缺并且数量还在迅速增长,但是公共收藏系统的完善还有待时日。相对于画廊美术馆、展览这种需要特意去固定室内空间参观艺术品的较为严肃的方式来说,应寻求可以与公众快速亲近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即是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在一个完全开放的自然环境或空间中和公众见面,使公众可以在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公共环境与艺术作品近距离接触,共同沉浸在曼妙的时光里,给视觉及心灵带来极大的愉悦。

(二)西方公共艺术节例举

公共艺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现如今西方国家的公共艺术随处可见。他们的很多艺术节不仅是表演艺术的盛会,同时也会囊括各种其他形式的艺术,视觉艺术就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在艺术节中,公众不仅可以和艺术近距离接触,还可以参与其中。经常可以看到公众围坐在行为艺术家旁和他们互动,或者和演出的艺术家群体共同行进。

如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的第四基柱,从1999年起被用来轮流展示非永久性的现代雕塑作品。第四基柱的艺术品作者来自世界各地,每个展示作品皆展出至少一年,第四柱基成为英国最独特的现代雕塑“展场”。不管是民众还是媒体都很期待每一次的艺术品评选,没人能准确预期下一个站上第四柱基的会是什么。又如美国纽约极其著名的大规模艺术节——DUMBO艺术节。整个艺术节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开放而有互动性的艺术平台,它集视觉艺术、音乐、文学于一体,其中包括各类户外装置作品、数码艺术作品以及大型空间及灯光项目,还有各类街头艺术。观众可亲自动手参与到街景墙壁的绘画中来,舞蹈演员、诗人以及表演充斥着街区和公园的各个角落。

(三)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艺术的公共性

回顾国内艺术市场现状,国内视觉艺术领域对公众的展现形式还很传统,接触点也少。为满足当下公众需求,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经验,艺术节的模式应是可以给国内普通民众提供与艺术相拥的出口,也是精神消费递进后创新生活方式的一个出口。

这是艺术管理者可以用专业服务于公众的一个时机。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艺术的公共性,我们用艺术节来实现它。

三、城市公共艺术节的艺术管理

(一)将艺术家与艺术品的价值最大化

艺术管理即是艺术管理者将有艺术价值的各类艺术,在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后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与方式将其推入艺术市场,向公众呈现,让公众了解、欣赏、体验的过程。它可以是公益的,也可以是商业的,都需要将艺术家与艺术品的价值最大化,这是艺术管理的本质。所以,项目管理的目标必须围绕管理的本质,当艺术家与艺术品在项目中体现的价值越大时,肯定也是项目的市场价值(无论是公益的还是商业的)最大时。

图1 2018涂圃国际涂鸦艺术节开幕式

图2 2018涂圃国际涂鸦艺术节公众纷纷来参加

图3 2018涂圃国际涂鸦艺术节涂鸦艺术家在与公众们打招呼

对于一个城市公共艺术节来说,什么是艺术家与艺术品的价值最大化呢?对艺术家来说,通过城市公共艺术节,有更多的公众认识和了解他的艺术创作理念、创作能力,欣赏他的艺术作品;在节日期间展出或者创作出杰出的作品,为他增添声誉、拓展出个人更大的艺术市场是价值的最大化;对艺术作品来说,通过城市公共艺术节,亮相于公众面前,为更多的公众所欣赏,并且每一届的城市公共艺术节后有的作品被当地长期收藏或展览,成为城市公共艺术的组成部分,甚至有的成为当地标志性的公共艺术,同时艺术作品的衍生品得以制作并被广泛销售是价值的最大化。

当艺术家与艺术品的价值最大化在节日内得以体现时,城市公共艺术节必定会吸引大量的公众前来参与,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甚至可以形成粉丝效应,城市公共艺术节的价值也必将达到最大化。

(二)艺术与商业能力齐头并进

艺术管理在国内作为一个新的的艺术项目应该包括项目设想、项目确立、项目规划、项目执行这4个管理阶段。如果最初的项目设想有问题,没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做支持,那就是空中楼阁,哪怕后面的规划和执行再好,都不会有很好的市场效应和反馈;如果项目设想很好,但是缺乏规划执行能力,也不可能成功。对本土市场进行洞察以及参考借鉴西方国家公共艺术史、各类艺术节的发展与经验,只是形成项目设想的初期阶段,之后的项目确立阶段还需要更多理性的市场、消费者、商业模式研究才可以正式确立。

而在后期的项目规划与执行的管理阶段,基于上述所说的管理目标,必须思考如下关键问题:

1.规划阶段:这个城市现在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哪些艺术家适合被邀请至艺术节展出作品或者创作作品?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向公众引荐艺术家?艺术作品以什么形式、在城市哪个区域里呈现?艺术作品的在地性如何体现?围绕公共艺术这个节日核心内容,其余与其相关的内容需要哪些?西方的成熟模式与经验可以被借鉴和适用的有多少?盈利方式有哪些?盈利目标怎么设立(公益的不需要考虑)?

2.执行阶段:节日的资金来源?需要多少资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支持规划(公益的与商业的都需要考虑)?团队成员是否有足够的的专业能力与经验来执行规划?如何推广?

事实上,对于有经验的专业艺术管理者或者团队来说,在对市场有深入的研究和判断之后,在进行项目设想的同时就已经在考虑资金来源了,因为资金来源直接涉及项目是否可以真正实现以及项目的规模与质量。艺术管理是一门必须具备商科类专业知识的学科,所以为项目寻找到足够的资金并进行良好的财务管理与懂艺术是齐头并进的。一个城市公共艺术节要获得成功,这是必须的。事实上,对于需要商业运营的艺术节来说,艺术管理者的商业能力某种程度上比艺术领域的专业能力更为重要。想要持续举办运营的商业性城市公共艺术节需要一份完善的商业计划,必须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以达到有自我造血能力的长期持续运营,最终形成一个艺术节IP。

图4 两届涂圃国际涂鸦艺术节上特邀国际一线的涂鸦艺术家们现场创作

图5 涂圃国际涂鸦艺术节上参加年度“金涂奖”的国内涂鸦艺术家们

图6 涂圃国际涂鸦艺术节上“金涂奖”颁奖典礼与参加年度“金涂奖”的部分国内涂鸦艺术家们在现场完成作品后的合影

图7 亲子涂鸦区孩子们快乐地涂鸦

四、“涂圃”上海国际涂鸦艺术节的实践

“涂圃”是一个创办于中国上海的国际城市公共艺术节,它是以当代涂鸦艺术、装置艺术、雕塑、行为艺术这些公共视觉艺术为核心内容,音乐、演艺、美食、创意市集为辅助内容的城市公共艺术节。“涂圃”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东方美特点的国际公共艺术节,也是亚洲最大的国际公共艺术节。“涂圃”填补了中国公共艺术节的空白,“涂圃”年度奖为职业艺术家们打造了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与专业经纪通道,丰盛的节日内容为公众打造了一个可以亲近艺术、色彩斑斓、释放自我的快乐节。“涂圃”是一个让公众可以充分享受艺术与生活的城市艺术节。

“涂圃” 已经成功在上海东方美谷——奉贤举办过两届。“涂圃”邀请了当今国际与国内活跃的知名涂鸦艺术家进行现场创作,并且通过年度涂圃奖发掘了国内很多优秀的年轻涂鸦艺术家。“涂圃”希望在开放式的自然环境中,公众可以随时欣赏到艺术家们的创作,可以与艺术亲近,也可以在“一起涂”区域中自由地表达,在被视觉艺术、音乐、美食、娱乐所环绕的环境中充分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每年艺术节精彩纷呈的各类公共视觉艺术作品长期留存在当地,成为当地公共艺术中极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是吸引公众流连的城市艺术风景和永久的城市记忆。

“涂圃”是按照艺术管理的管理原则与管理方式进行的市场实战。涂鸦艺术是公共艺术最早的艺术起源形式,也是最早源自于西方的艺术形式,所以公共艺术首先以涂鸦这个单一的形式进入国内市场,与公众见面。在艺术节的定位与规划中,邀请西方一线涂鸦艺术家来到中国并通过年度“金涂奖”赛事的形式邀请本土年轻的涂鸦艺术家群体来广泛积极参与,这是和西方涂鸦艺术节非常不同的地方。既然在中国做公共艺术,那就要有在地性体现、有中西文化的交融,使公众不仅可以现场观赏来自西方的涂鸦艺术,也了解国内的涂鸦艺术。另外,艺术节还加入了亲子家庭涂鸦作品现场创作等版块,这也是根据本土青少年缺乏美育教育、缺乏艺术活动参与的实际市场状况规划设置的内容。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涂圃”取得了很大成功,不仅奉贤地区的公众蜂拥而至,也有很多市区的公众特地赶往。虽然由于是创新实践,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两届艺术节基本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五、结语

西方的城市公共艺术节在长期良性循环运营的情况下拉动了当地的经济,成为当地非常重要的文旅IP。对于我们国内来说,还只是开始。真正懂得艺术管理、运用艺术管理,是一件对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发展极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中国也需要更多专业的艺术管理者投身于这个行业之中,以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助力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艺术节涂鸦
遇见艺术节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创意涂鸦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创意涂鸦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书封与现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