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立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处理及运行长效机制的探讨

2020-07-21 09:14杨国峰李建功宋海霞王晓佩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12期
关键词:粪污有机肥畜禽

杨国峰,胡 爽,李建功,宋海霞,王晓佩

(1.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8;2.济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河南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现状,为切实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财政资本的撬动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政府、社会资本和养殖企业合作模式,加快构建“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综合利用”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和推广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等第三方运作模式,培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对区域畜禽养殖散养户粪污的排放进行统一规划,从建立粪污收集体系长效机制、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长效机制、转变政府监管方式等方面着手,探索建立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处理运行长效机制,按照“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社会化服务,综合利用”的路径,扶持建设规模适中、技术成熟、成本可控的粪污收集处理服务中心,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种植和养殖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平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让农村更整洁、农业更清洁、农产品更安全,提升河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1 建立粪污收集体系长效机制

1.1 建立区域散养户畜禽粪污产生源数据信息库

构建有效的收集体系是推进小型分散养殖业治污的前提。为有效破解原料收运难题,针对小型分散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以及地形、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建立区域散养户畜禽废物产生源数据库和服务区域信息地图,摸清收集点、收集位置、收集频率和需要的人工,评估人力、物力和运行等收集成本费用,合理确定运输距离(5 km内),平衡设计收集路线。

1.2 完善小型分散养殖户基础配套设施

对规模以下的小型分散畜禽场(户)建设标准化防雨、防渗、防漏的粪污收集池和干粪堆积棚,以有效容积满足贮存3~5 d的排污量设计,有道路通达,便于吸粪、运粪车辆通行操作。

1.3 建立粪污收运利用付费措施

当地农牧局、发改委根据实际联合制定养殖场、户粪污收集标准,明确粪污分级定价收集模式,要求收集粪污浓度达到6%以上,低于6%每立方收费10~15元,浓度低于6%的粪污对第三方企业来讲,处理产生的收益远低于成本支出。养殖户不愿意付费处理造成污染的,由政府相关部门予以处罚。双方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紧密结合,建立起完善和谐的长效机制。

1.4 组建专业化清运队伍、配置粪污收集设备

以第三方企业为依托,组建专业清运队伍,配置自吸式吸粪车和自卸式运粪车等专用收集车辆,尽可能采用直接运输为主、一级转运为辅的工艺路线,对交通方便的散养户,采用“车辆流动收集方式”,对于远离公路的散养户,采用“中转站收集方式”,采用罐密运输,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抛、洒、滴、漏及散发臭气而导致环境污染。

2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是确保收集服务体系持续运行的动力。巩固治污成果,必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走长效管护之路,在集中收集处理中心和养殖户之间建立起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养殖业发展与环境优化的双赢目标,真正做到资金保障落实、管护服务落实、检查考核落实。

2.1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确保经费及时到位

对于小型分散养殖污染问题,仅靠养殖户自身无法根本解决,但单纯依靠政府无限制的投入也是低效率和不经济的。应在政府引导下借助市场的力量,有效调动和配置各类资源,近期可采取适当收费、进行生态补偿等途径给予必要的扶持,按照“使用者付费、受益者补偿、运营者盈利”的原则,由项目县政府探索建立“补贴+付费”机制,使第三方企业能够真正持续运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同时,市、县财政将重点支持“分散畜禽养殖粪便区域性集中处理中心粪污收集体系建设”,把有限的财力用于补助分散畜禽场预处理设施设备、运输工具购置等环节。

2.2 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完善运行服务体系

以“收集物业化,服务专业化”为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农民合作社型”、“专业公司型”及“龙头企业带动型”等管理主体,建立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委托运营、设施管理台账、岗位人员培训和运行责任追究等制度。政府指导第三方企业与养殖场户、种植户分别签订“沼液配送协议书”和“沼液储存池建设及使用协议书”等长效管护合同和安全责任书。

2.3 探索市场运作机制,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将分散的非规模养殖场集中起来,走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制之路,引导培育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粪污收集处理服务企业,实现产品商品化、运营专门化、融资多元化,使其成为处理农业废弃物的企业,成为生产有机肥料、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商,形成从粪污收集、加工、运输到生物质有机肥的生产、销售到农作物利用的循环产业链。使企业既服务于各养殖、种植农户,又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紧密地把工程效益同各方利益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使工程设计更合理、工艺流程更科学、专业设备更先进,运行维护更精细。

2.4 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信贷体系

支持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形成畜禽粪污处理全产业链。培育壮大多种类型的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实行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地方财政要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投入,支持规模养殖场、第三方处理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投资基金,创新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

3 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长效机制

3.1 加强技术指导

各地农业部门要组织专家分区域、分作物制定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好关键技术。培育新型服务组织,开展有机肥加工、运输、施用等社会化服务。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关,研发推广一批有机肥生产施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集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易操作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

3.2 创新服务机制

各地政府因地制宜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模式,采取向有机肥生产企业、规模化养殖场、专业合作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快有机肥推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发挥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示范作用。通过有机肥补贴、贷款贴息,以及鼓励设立引导性基金等方式,撬动各类资本支持有机肥生产和应用。

4 转变政府监管方式

政府部门创新监管方式,明确作为自身责任和公益事业来治理,以不增加散养户经济负担和收运处理简便易行为原则,着力改变小型分散养殖场发展无序的状况,保护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整体产业转型。

4.1 将散养户粪污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本着发展与保护并重、同步的原则,出台监管评估标准、规范,落实责任考核细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为散养户粪污处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明确养殖业主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规范收集、处理、利用等合同的签订,建立养殖户与粪污处理中心良好的监督关系和利益协调机制;制定对分散畜禽养殖环境监测、废弃物收集、贮存和运输、沼液沼渣利用等技术规范。

4.2 制定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发展规划

根据区域环境容量和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积极引导养殖业主根据周边环境消纳能力确定养殖种类和规模,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监测分散养殖户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引导建立相应规模的收集处理中心,确定消化容量和处理方案,实现粪污就近消纳,解决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脱节的问题。

4.3 制定引导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在政策制定上,对畜禽养殖污染减排,要以疏导为主,少采取管制和惩罚性手段,多采用鼓励性、支持性措施,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成立专业化服务组织,提倡农牧结合、生态养殖,研究“三沼”利用、有机肥推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对小型养殖业主的培训指导,把粪污治理技术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持证上岗,促使其自觉采取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规范自身养殖行为。

猜你喜欢
粪污有机肥畜禽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并非越高越好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施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苎麻光合特性的影响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