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区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与需求调查*

2020-07-24 12:11刘成伟徐黎贤朱其舟舒宽勇
江西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南昌绝经期激素

刘成伟,徐黎贤,朱其舟,舒宽勇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南昌 330006)

围绝经期是女性由青壮年到老年转变的过渡时期,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可以出现潮热盗汗、失眠、抑郁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还常常伴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疾病的发作。2015年中国女性人均期望寿命可以达到79.43岁[1],意味着女性将有1/3的时间在低雌激素环境中度过,绝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解现南昌地区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与对围绝经期认知现状,为今后的妇女保健工作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我院于2019年5月至10月进行了南昌地区社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分别在南昌市6个县区抽取一个社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要求年龄在40-60岁、具有南昌户籍或在南昌居住超过1年的女性。发出问卷828份,完成调查者共计813人,问卷有效率为98.2%。采用现状调查样本含量估计公式N=K×Q/P,α=0.05,容许误差 10%,K=400。P 为某病的预期患病率,Q=1-P,查阅文献[3-6]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较高,文献报道为40-70%,故设P为0.5,估算的N=400。本研究收集问卷813份,符合要求。

1.2 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形式,由全科医生与妇保医生向调查对象一对一询问调查。调查问卷设计参考应用广泛的改良Kuperman评分,自行编制了《南昌地区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与需求问卷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年龄、学历、月经状况、孕产次、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疾病史、围绝经期症状与需求等。

1.3 诊断标准 围绝经期开始的标志为40岁以上的妇女在10个月之内发生两次相邻月经周期长度的变化大于7d,绝经定义为月经停止超过12个月。改良Kuperman评分≥6分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1.4 统计方法 应用Excel与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被调查对象基本人口学特征 调查813人,年龄40-60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40-45岁组共269人(33.1%),46-50岁组共 294人(36.2%),51-55岁组共计167人 (20.5%),56-60岁组共计83人(10.3%)。教育程度小学 96人(11.8%),初中 164人(20.1%),高中 360人(44.3%),大专及以上 193人(23.7%)。工作状态在职567人(69.7%),退休157人(19.3%),失业 20人(2.5%),自由职业 69人(8.5%)。月收入小于 3000元共 88人 (10.8%),3000-5000元共 335人 (41.2%),5000-10000元315人(38.7%),大于 10000元共 75人(9.2%)。婚姻状态已婚人数共778人(95.7%),离异共28人(3.5%),未婚 7人(0.9%)。

2.2 被调查对象月经情况 初潮年龄9-20岁,平均初潮年龄14.0岁。共有277人(34.1%)已绝经,绝经年龄32-57岁,平均绝经49.7岁,行子宫切除术者4人,占1.5%。处于围绝经期女性共256人(31.5%),近期月经正常女性共280人(34.4%)。

2.3 被调查对象的围绝经期症状 被调查对象中,改良Kuperman评分≥6分者共489人(60.1%),轻度(6-15分)者共 383人(78.3%),中度共 99人(20.2%),重度(大于 30分)共 7人(1.4%)。比较不同组别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发现不同年龄、学历、月收入、工作状态、是否吸烟的女性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显著提高 (P=0.001);随着学历与月收入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显著下降;在职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显著低于退休与失业女性(P=0.008)。此外,吸烟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显著高于不吸烟女性(P=0.006),饮酒与家庭关系与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未见统计学关联。见表1。

表1 被调查对象不同组别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检出率比较

比较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的主要症状报告率,肌肉关节痛(65.2%)与疲乏(64.4%)最为常见,报告率最低的是皮肤蚁走感 (14.7%)与抑郁(20.7%)。 见表2。

表2 489名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报告率

2.4 被调查对象的慢性病患病率 被调查对象中,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为高脂血症(12.7%)与高血压(11.3%),其次为尿失禁(10.6%)与甲状腺功能异常(7.6%)、糖尿病患病率为(6.8%)。见表3。

表3 被调查对象围绝经期女性慢性病的患病率

2.5 被调查对象对围绝经期保健的认知与需求情况 被调查对象中,645人(79.4%)仅认为绝经是一种自然现象,无需治疗。对于绝经相关症状如潮热盗汗、失眠等有162人(19.9%)了解其与绝经相关,绝经常见远期并发症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等,仅有94人(11.6%)了解其与绝经有关。对于绝经激素治疗,有176人(21.6%)知晓,主要渠道来源于医院(49.7%),电视媒体(20.7%),网络(19.1%),亲戚朋友(10.5%)。其中共有 95 人(11.7%)愿意接受绝经激素治疗,486人拒绝使用绝经激素治疗(59.8%),主要理由为害怕副作用,187人(23%)表示没想过,45人正在使用或使用过绝经激素治疗,占5.5%。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对象均表示很注重自己的健康状况,想要了解更多围绝经期保健知识,愿意接受的渠道分别是电视媒体(66.6%)、网络(61.0%)、讲座(35.2%)、书籍(29.7%)。3讨论

在围绝经期这个阶段,由于卵巢功能的迅速衰退,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在一段时间的剧烈波动后急速下降至低水平状态,导致了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常常面临着家庭、婚姻、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困扰,加重了女性精神心理上的负担。绝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等[2],也成为妇产科关注的热点。如何对这一阶段的女性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提高女性对绝经的认识,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工作。

本次调查中,被调查者平均绝经年龄为49.7岁,高于北京葛静等[3]2008年报道的48.9岁,与青岛袁丽[4]报道的49.7岁相近。平均初潮年龄为14岁,与深圳程颖莲等[5]报道的15岁,兰州刘明兰等[6]报道的14.45岁稍低,可见初潮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本次调查中,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为60.1%,以轻到中度为主,围绝经期综合征广泛发生于围绝经期妇女,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比较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的主要症状报告率,肌肉关节痛(65.2%)与疲乏(64.4%)最为常见,报告率最低的是皮肤蚁走感(14.7%)与抑郁(20.7%),这一结论国内其他地区的调查研究相近[3],表示肌肉关节痛是中国围绝经期女性最常见的症状。

本次调查中表明,围绝经期综合征仍然存在高检出率与低认知率的情况,而对于绝经激素治疗,广大绝经妇女仍然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绝经激素治疗作为改善围绝经期症状以及减少低雌激素带来远期并发症最有效的一种措施,但在国内女性存在认知度低、顾虑大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它的使用。本次调查中,发现愿意接受绝经激素治疗的人群占11.7%,正在使用或曾经使用过绝经激素治疗的人群占5.5%。郭淑萍等[7]2013年于调查1600例女性发现MHT使用率为0.94%,知晓率为4.63%,低于本次研究调查水平。2014年尚远梦[8]在北京协和医院内部调查发现MHT的使用率为22.29%,高于本次调查水平。表明在南昌市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努力下,南昌地区的围绝经期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距医院MHT使用率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次调查还询问了群众最易接受的科普教育方式,电视多媒体(66.6%)、网络(61.0%)是信息化时代围绝经期女性最受欢迎的科普方式,而纸制书籍接受度较低。今后要加强对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的宣讲与教育,多利用围绝经期女性欢迎的形式开展科普工作,帮助她们顺利度过人生之秋。

猜你喜欢
南昌绝经期激素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南昌护桥记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