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后踝对踝关节骨折稳定的重要性探讨

2020-07-25 07:09施向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后踝本院踝关节

田 晋,施向春

(黔南州人民医院骨科,贵州 黔南 558000)

踝关节内部结构有内外踝关节和胫距关节组成,且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踝关节的构造中有韧带以及软组织和软骨等组成,目前医学界针对后踝骨折的固定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表明,若不采取固定,后踝骨折可能造成移位,加大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让整个踝关节的负重发生变化[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24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2例采用不固定后踝关节的干预,其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段为36~74岁.实验组12例采用固定后踝关节的方式,年龄段为35~64岁,女性患者7例,男性患者7例,所有患者在分组方式以及基本信息方面到没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以及均知情治疗方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将所有的患者都进行急诊手术处理,按照固定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不进行固定,实验组进行固定处理。让实验组采用俯卧位,在麻醉情况下进行复位踝关节,后踝固定一般从腓骨长短肌后方与 长屈肌间隔暴露后踝,注意保护腓肠神经,显露Volkmann结节及下胫腓后韧带,然后极度跖屈踝关节,待C臂机下透视证实后踝骨块复位好后给予置空心螺钉固定或钢板固定[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就诊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为[n(%)],予以x2检验;计量资料为(±s),予以t检验。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满意度对比(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满意度对比[n(%)]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踝关节内部结构有内外踝关节和胫距关节组成,且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内部组织有韧带以及软组织和软骨等,目前医学界针对后踝骨折的固定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表明,若不采取固定,后踝骨折可能造成移位,加大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让整个踝关节的负重发生变化。这种病症严重影响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效果[3-4]。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24例,将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2例采用不固定后踝关节的干预,实验组12例采用固定后踝关节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研究表示,实验组就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2例(100.00%)VS 10例(83.33%),(P<0.05)实验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固定后踝关节对恢复骨折有效。

综上所述,采用固定后踝对踝关节骨折稳定有效,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提升治疗满意度,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后踝本院踝关节
手术固定后踝骨折块对踝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新型特殊构型接骨板固定后踝骨折的初步研究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如何选择后踝骨折的治疗方式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