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2020-07-25 07:09汤太彪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小梁眼压青光眼

汤太彪

(贵港市爱尔眼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青光眼患者同时具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和视乳头萎缩及凹陷的特征,其属于一种不可逆性的眼部疾病,发病率始终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1]。临床上通常表现出视力锐减、流泪、眼痛、头痛、畏光、眼胀等症状,且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病变、高血压和血管神经性头痛,如不能及时有效实施治疗,对眼压加以控制,便会发生不可逆性的视功能损伤,甚至致盲,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2]。近年来,对青光眼的治疗手段众多,以小梁切除手术为主,然而此种方法却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出现,该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3]。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探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0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治疗的青光眼患者40例,以红紫双色球法为分组依据,分为研究组20例,对照组2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2.5±2.13)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7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平均眼压为(42.6±2.06)mmHg;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3.8±2.51)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2例,平均眼压为(41.4±2.01)mmHg。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常规的小梁切除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方法如下:行术眼球周麻醉,制作以角膜缘 为基底的梯形结膜瓣,3 cm×3 cm,约1/2巩膜厚度,做9点钟位前方穿刺。根据患者年龄、术前眼压、目标眼压水平确定丝裂霉素C的浓度及放置时间。将浸泡过0.4 g/L丝裂霉素C的棉片放置于巩膜瓣下5 min,然后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切除1 cm×2 cm小梁组织,做相应周边虹膜切除。取患者眼角膜1毫米位置,以透明角膜板将悬吊线缝入,然后引导悬吊线,将患者眼球向下牵引,针对巩膜内发生出血的患者,应用灼烧法进行止血,术后将巩膜瓣与结膜间的丝裂霉素C棉片取出,再以缓冲液对角膜瓣进行冲洗,实施虹膜周切手术,当缝合结口后,将前房恢复,对患者的前房深度、滤泡形态进行观察,术后对患者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以典必殊滴入眼内,做好手术包扎工作。

1.3 观察指标

①借助于OCULUS Centerfeild视野分析仪(设置程序为30°,-2)对患者的视野改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准则:各个检测点视野敏感度平均分贝值下降为4极其以上,即为视力提高。监测点光敏值上升或下降在4以内,即为视力稳定。光敏平均值升高在4及其以上,即为视力下降。②对患者手术前后眼压进行测量,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40例患者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视力提高率、并发症发生率以(n,%)表示,采用x2检验,眼压水平用(±s)表示,以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视力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视力提高率为80.0%,对照组视力提高率为5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视力提高率对比

2.2 眼压水平恢复情况

手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水平无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的眼压均有明显的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45.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眼压水平对比(±s,mmHg)

表2 2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眼压水平对比(±s,mmHg)

?

表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在传统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之上,采取丝裂霉素C和巩膜瓣缝线拆线,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患者术后并发症得以减少,丝裂霉素是一种对代谢产生抗性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从而使得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后,球结膜瓣下功能滤过泡的形成得到改善[4-5]。术中对患者巩膜瓣缝线加以调整,促使外引流量得到明显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能够将眼压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弥补了术中由于房水滤过过度紧密缝合而产生的术后滤过不足,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6]。

本研究中,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视力提高率分别为50.0%(10/20)、80.0%(16/20),对照组明显比研究组较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3.956,P=0.046);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0%(9/20)、10.0%(2/2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2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6.144,P=0.013);眼压水平比较,术前2组无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072,P=0.472),术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t=4.047,P=0.000)。由此可见,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小梁眼压青光眼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青光眼问答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小梁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补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